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328詞典 2分類詞匯 326
共326,分22頁(yè)顯示  上一頁(yè)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yè)
分類詞匯(續(xù)上)
文鱗
雕文
黼藻
雕玉
華章
碎錦
采章
花樓
冰紋
花錦
云花
龜背
堆紅
錦窠
織文
《漢語(yǔ)大詞典》:文鱗(文鱗)
(1).魚鱗形花紋。文選·司馬相如〈上林賦〉:“玢豳文鱗,赤瑕駁犖?!?呂延濟(jì) 注:“玢豳、文鱗,玉文理也?!?br />(2).指魚。 晉 葛洪 抱樸子·知止:“文鱗瀺灂,朱羽頡頏?!?唐 柳宗元 《登蒲州石磯望橫江口潭島深迥斜對(duì)香零山》詩(shī):“浮暉翻高禽,沉景照文鱗。” 清 彭孫遹 《蘇幕遮》詞:“欲倩文鱗傳尺素, 婁水 無情,不肯西流去?!?/div>
《漢語(yǔ)大詞典》:雕文(彫文)
(1).飾以彩繪、花紋。韓非子·十過:“四壁堊墀,茵席雕文?!?span id="ds4hlhp" class="book">《舊唐書·職官志三》:“中尚令,掌供郊祀之圭璧、玩器之物。中宮服飾,雕文錯(cuò)綵之制,皆供之。”
(2).指以彩繪、花紋為飾的物品。《韓詩(shī)外傳》卷八:“士不造無用,雕文不粥於肆?!?span id="iy94ua9" class="book">《后漢書·宦者傳序》:“狗馬飾雕文,土木被緹繡?!?br />(3).猶美文。 唐 褚亮 《十八學(xué)士贊·記室參軍虞世南》:“篤行揚(yáng)聲,雕文絶世,網(wǎng)羅百世,并包六藝?!?br />(4).刻文字于碑石。 宋 葉適 《林正仲墓志銘》:“喪死者焚尸,糜其骨,眾薰合和,凌風(fēng)飄颺…… 正仲 雕文禁止,治塚甓藏之,始變其俗?!?br />彫文:雕繪文采。晏子春秋·諫下一:“今 齊國(guó) 丈夫畊,女子織,夜以接日,不足以奉上。而君側(cè)皆彫文刻鏤之觀,此無當(dāng)之管也,而君終不知?!?漢 賈誼 《虡賦》:“妙彫文以刻鏤兮,象巨獸之屈奇兮?!?span id="4banv4y" class="book">《后漢書·郎顗傳》:“減彫文之飾,損庖廚之饌?!?span id="mj99dnr" class="book">《晉書·武帝紀(jì)》:“二月乙亥,禁彫文綺組非法之物?!?
《漢語(yǔ)大詞典》:黼藻
(1).書·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繡?!?孔 傳:“藻,水草有文者……黼,若斧形?!焙笠浴绊朐濉敝富y、雕刻、彩畫之屬。 北齊 劉晝 新論·因顯:“匠者採(cǎi)焉,製為殿堂,涂以丹漆,畫為黼藻,則百辟卿士,莫不顧眄仰視?!?宋 王仲言 《慈寧殿賦》:“寳琲象栱,列星間梁,橑桷欒楶,黼藻鉛黃。”
(2).指華美的辭藻或文字。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有杞梓之貞心,協(xié)丹采之輝被;伊吾人之陋薄,雖黼藻之何置?!?曹融南 校注:“黼藻,謂華美之辭藻?!?span id="4jjzddt" class="book">《隋書·經(jīng)籍志四》:“爰逮 晉氏 ,見稱 潘 ( 潘岳 )、 陸 ( 陸機(jī) ),并黼藻相輝,宮商間起。” 宋 曾鞏 《送鄭州邵資政》詩(shī):“笑談成黼藻,咳唾落瓊瑰?!?br />(3).謂修飾使臻完美。
《漢語(yǔ)大詞典》:雕玉(彫玉)
刻有花紋之玉。史記·滑稽列傳:“臣請(qǐng)以彫玉為棺,文梓為槨,楩楓豫章為題湊?!?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1336598'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 楚 王乃駕馴駮之駟,乘彫玉之輿,靡魚須之橈旃,曳明月之珠旗?!?郭璞 注:“刻玉以飾車也?!?
《漢語(yǔ)大詞典》:華章(華章)
(1).華美的辭章。亦用作對(duì)別人詩(shī)文、書信的美稱。 晉 葛洪 抱樸子·擢才:“華章藻蔚,非矇瞍所玩;英逸之才,非淺短所識(shí)?!?宋 秦觀 《李端叔見寄次韻》:“華章藻句饒風(fēng)力,頃刻朱紅迭畛域?!?毛澤東 《和柳亞子先生》:“三十一年還舊國(guó),落花時(shí)節(jié)讀華章?!?br />(2).美麗的花紋。 三國(guó) 魏 曹丕 《瑪瑙勒賦》:“稟金德之靈施,含白虎之華章?!?宋 文同 《翡翠》詩(shī):“其心肯謂爾,被體凝華章。”
《漢語(yǔ)大詞典》:碎錦(碎錦)
(1).細(xì)碎的錦緞;小花紋的錦緞。 晉 潘岳 《射雉賦》:“毛體摧落,霍若碎錦?!?北周 庾信 《奉和趙王游仙》:“石紋如碎錦,藤苗似亂絲?!?br />(2).比喻細(xì)碎的花朵或波光。 唐 李德裕 《山桂》詩(shī):“臨風(fēng)飄碎錦,映日亂非煙。” 太平天囯 洪仁玕 《頒新政宣諭》:“百鳥來王於幼主,室閃紅光;和風(fēng)獻(xiàn)瑞於 洞庭 ,浪鋪碎錦?!?/div>
《漢語(yǔ)大詞典》:采章
(1).彩色花紋。多指有彩紋的旌旗、車輿、服飾等。左傳·宣公十四年:“臣聞小國(guó)之免於大國(guó)也,聘而獻(xiàn)物,於是有庭實(shí)旅百;朝而獻(xiàn)功,於是有容貌采章嘉淑,而有加貨?!?杜預(yù) 注:“采章,車服文章也?!?孔穎達(dá) 疏:“謂主人陳設(shè)物采文章以接賓?!?span id="n499tq9" class="book">《隋書·宇文愷閻毗等傳論》:“稽前王之采章,成一代之文物?!?唐 元稹 《鎮(zhèn)圭賦》:“備采章以盡飾,瑑崇高而定位?!?br />(2).借指官吏。 明 沈德符 野獲編補(bǔ)遺·兵部·武弁僭服:“偶犯令輒和衣受縛,宛轉(zhuǎn)於鞭撻之下,少頃,即供役如故。孰知一二品采章,辱褻至此!”
(3).喻才華。后漢書·楊終應(yīng)奉等傳論:“ 應(yīng)氏 七世才聞,而 奉 劭 采章為盛。”《宋書·鄭鮮之傳》:“伏見行參軍 謝絢 ,清悟?qū)徴?,理懷通美。居以端右,雖未足舒其采章;升庸以漸,差可以位擬人。”
《漢語(yǔ)大詞典》:花樓(花樓)
(1).華美的樓。 唐 鄭愔 《奉和幸大薦福寺》:“蘭圖奉葉偈,芝蓋拂花樓?!?唐 陳標(biāo) 《長(zhǎng)安秋思》詩(shī):“金刀玉指裁縫促,水殿花樓絃管長(zhǎng)?!?宋 賀鑄 《小重山》詞:“花樓連苑起,壓漪漣。”
(2).指提花織機(jī)上用人力按花紋樣稿控制經(jīng)線起落的部分。 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機(jī)式:“凡花機(jī)通身度長(zhǎng)一丈六尺,隆起花樓,中托衢盤,下垂衢腳。”
《漢語(yǔ)大詞典》:冰紋(冰紋)
亦作“ 冰文 ”。 人字形傘蓋狀的花紋。 唐 李益 《寫情》:“冰紋珍簟思悠悠,千里佳期一夕休,從此無心愛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樓?!?唐 常袞 《晚秋集賢院即事》:“墨潤(rùn)冰文繭,香銷蠹字魚?!?清 姚衡 《寒秀草堂筆記·賓退雜識(shí)一》:“ 端州 石以 水巖 大西洞 為上,冰紋尤為 大西洞 之最?!?清 龔自珍 《水龍吟·題家繡山停琴聽簫圖》詞:“有相思兩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紋斷?!?/div>
《漢語(yǔ)大詞典》:花錦(花錦)
織有彩色花紋的錦緞。宋史·外國(guó)傳六·大食國(guó):“ 雍熙 元年,國(guó)人 花茶 來獻(xiàn)花錦。”
《漢語(yǔ)大詞典》:云花(雲(yún)花)
(1).云朵;云片。 南朝 齊 王融 《永明樂》詩(shī)之六:“香風(fēng)流梵琯,澤雨散云花?!?span id="aj494ox" class="book">《藝文類聚》卷七七引 南朝 陳 徐陵 《報(bào)德寺剎下銘》:“梵妓宵唱,云花晝飜。” 元 袁桷 《善之?dāng)y酒招游西湖值雷雨分韻得杯字》:“南山樹影糊輕煤,北山云花玉崔嵬?!?馮金堂 《挖塘》:“這時(shí)天上沒有半點(diǎn)云花,月色格外分明?!?br />(2).云狀花紋。新唐書·儀衛(wèi)志上:“左右衛(wèi)黃氅,黃地云花襖、冒。”
《漢語(yǔ)大詞典》:龜背(龜背)
(1).龜?shù)谋巢?。亦形容物體中部隆起之狀。 漢 楊修 《孔雀賦》:“首戴冠以飭貌,爰龜背而鸞頸?!?宋 蘇軾 《萬山》詩(shī):“回頭望西北,隱隱龜背起?!?span id="sl99lxq" class="book">《元史·祭祀志三·宗廟上》:“祏室,每室紅錦厚褥一,紫錦薄褥一,黃羅復(fù)帳一,龜背紅簾一,緣以黃羅帶飾?!?明 劉若愚 酌中志·大內(nèi)規(guī)制紀(jì)略:“﹝忠義﹞室三間,黃琉璃瓦,緑琉璃龜背腰墻。”
(2).一種形似龜背的六角形裝飾花紋。
(3).佝僂病。因患者背脊隆起,故名。也叫駝背。孔叢子·嘉言:“吾觀 孔仲尼 有圣人之表,河目而隆顙, 黃帝 之形貌也;脩肱而龜背,長(zhǎng)九尺有六寸, 成湯 之容體也?!?span id="mrdl9bq" class="book">《醫(yī)宗金鑒·雜證·龜背》:“龜背坐早被風(fēng)吹,傴僂背高狀如龜?!?郭沫若 《高漸離》第二幕:“ 李斯 說他的樣子太怪,龜背,缺牙巴,耳朵又聾,一看就有些怪氣,并沒有什么仙氣。”
(4).菜肴名。 宋 孟元老 東京夢(mèng)華錄·會(huì)仙酒樓:“若別要下酒,即使人外買軟羊、龜背、大小骨、諸色包子、玉板鮓、生削巴子、瓜薑之類?!?br />(5).家具名。指一種架在壁上安放食物的橫板。 清 施鴻保 《閩雜記》:“俗於壁上加橫板,安置食物,吾鄉(xiāng)稱為龜背, 建 邵 等處亦同。”
《國(guó)語(yǔ)辭典》:堆紅(堆紅)  拼音:duī hóng
漆器上所堆成的朱色花紋。
《漢語(yǔ)大詞典》:錦窠(錦窠)
(1).錦上的界格花紋。亦比喻排列有序的華美物品。 唐 元稹 《早春登龍山靜勝寺贈(zèng)幕中諸公》詩(shī):“山茗粉含鷹觜嫩,海榴紅綻錦窠勻。”
(2).瑞錦窠的略稱。 唐 司空?qǐng)D 《少儀》詩(shī):“昨日登班綴柏臺(tái),更慚起草屬微才。錦窠不是尋常錦,兼向 丘遲 奪得來?!?宋 王禹偁 《五哀詩(shī)·故尚書兵部侍郎瑯琊王公祐》:“錦窠應(yīng)列宿,星垣吟藥樹?!眳⒁姟?瑞錦窠 ”。
《漢語(yǔ)大詞典》:瑞錦窠(瑞錦窠)
唐 代對(duì)禮部員外郎或禮部郎中的稱呼。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上:“按 唐 舊説,禮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謂之‘南宮舍人’……又謂員外郎為‘瑞錦窠’?!?宋 李頎 《古今詩(shī)話·瑞錦窠》:“禮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謂之瑞錦窠。”
《漢語(yǔ)大詞典》:織文(織文)
(1).染絲織成花紋的絲織品。書·禹貢:“厥貢漆絲,厥篚織文?!?孔 傳:“織文,錦綺之屬?!?孔穎達(dá) 疏:“綺是織繒之有文者,是綾錦之別名,故云錦綺之屬,皆是織而有文者也。” 唐 劉禹錫 《觀市》:“在巾笥者織文及素焉,在幾閣者彫彤及質(zhì)焉,在筐筥者白黑巨細(xì)焉?!?清 劉大櫆 《游黃山記》:“岡多異松,而棋枰松尤奇,高不盈二尺,而覆十圍,枝葉糾結(jié)平密,如掌,如席,如織文,其上可弈?!?br />(2).旗幟上的紋樣??棧ā?幟 ”。《詩(shī)·小雅·六月》:“織文鳥章,白斾央央?!?鄭玄 箋:“織,徽織也?!?朱熹 集傳:“織,幟字同?!?/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