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385,分26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豐茂
倒生
山枯
霜叢
兜羅綿
叢莽
卉物
秋黃
苦地
山燒
灌叢
水芹
岑蔚
回落
蕓黃
《國語辭典》:豐茂(豐茂)  拼音:fēng mào
豐富茂盛?!豆茏印K亍罚骸给B獸得之,形體肥大,羽毛豐茂?!?/div>
《漢語大詞典》:倒生
(1).草木由下向上長枝葉,故稱草木為“倒生”。《淮南子·原道訓》:“秋風下霜,倒生挫傷。” 高誘 注:“草木首地而生,故曰倒生?!?br />(2).謂樹木向下生長。藝文類聚卷八八引 晉 葛洪 抱樸子:“ 天陵 偃蓋之松, 太谷 倒生之柏,皆為天齊其長,地等其久?!?/div>
《漢語大詞典》:山枯
謂山中草木枯萎。 漢 嚴遵 道德指歸論·善為道者:“陰陽失序,萬物盡傷,山枯谷竭,赤地數(shù)千?!?前蜀 貫休 《懷洛下盧縉云》詩:“木落多詩稿,山枯見墨煙。”
《漢語大詞典》:霜叢(霜叢)
經(jīng)霜的草木。 宋 晏幾道 《臨江仙》詞:“煙雨依前時候,霜叢如舊芳菲?!?宋 蘇軾 《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黃薑收土芋,蒼耳斫霜叢?!?宋 黃庭堅 《種決明》詩:“霜叢風雨餘,簸簸場功畢?!?/div>
《漢語大詞典》:兜羅綿(兜羅綿)
(1).[梵tūla]棉。亦為草木花絮之總稱。翻譯名義集·沙門服相:“兜羅,此云細香……或名妬羅綿。妬羅,樹名。綿從樹生,因而立稱如柳絮也。亦翻楊華。” 明 曹昭 格古要論·古錦論·兜羅綿:“兜羅綿,出南番、西番、 云南 ,莎羅樹子內(nèi)綿織者,與剪絨相似,闊五六尺,多作被,亦可作衣服?!?br />(2).喻云或雪。 宋 楊萬里 《題曾無愧月窗》詩:“阿兄作云巢,阿弟作月窗……兜羅綿上住兄子,銀色界中著吾弟。” 金 元好問 《讀書山雪中》詩:“山靈為渠也放顛,世界幻入兜羅綿。” 清 趙翼 《途遇大雪》詩:“世界幻入兜羅綿,恍見洪荒萬萬古。”亦省作“ 兜羅 ”。 趙樸初 《訪云岡石窟及華嚴寺》詩:“鑿巖造佛高數(shù)丈,示現(xiàn)手如兜羅綿?!?/div>
分類:草木
《漢語大詞典》:叢莽(叢莽)
叢生雜亂的草木。 唐 柳宗元 《永州法華寺新作西亭記》:“叢莽下頽,萬類皆出?!?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向杲:“﹝ 向杲 ﹞下山伏舊處,見己尸臥叢莽中,始悟前身已死?!?袁鷹 《紅星永不隕落》:“幾十年前,在多災多難的 中國 ,正是這閃閃的紅星,使我們在暗夜中看到晨曦……在叢莽荊棘中聞到花香。”
《漢語大詞典》:卉物
(1).草木物產(chǎn)。《隋書·高祖紀上》:“ 龍首山 川原秀麗,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br />(2).泛指財物。
《漢語大詞典》:秋黃
草木至秋而枯黃。亦指秋天枯黃的草木。 漢 枚乘 《七發(fā)》:“秋黃之蘇,白露之茹?!?唐 孟郊 《上達奚舍人》詩:“??直姎е?,春葉成秋黃?!?/div>
《國語辭典》:苦地  拼音:kǔ dì
荒廢貧瘠,草木不生的土地。
《漢語大詞典》:山燒(山燒)
猶山火。山中草木焚燒而燃起的火。 唐 賈島 《酬胡遇》詩:“移居見山燒,買樹帶巢烏。” 宋 蘇軾 《東坡志林·游白水書付過》:“暮歸,倒行,觀山燒,火甚?!?/div>
《漢語大詞典》:灌叢(灌叢)
草木叢聚茂盛貌。文選·張衡〈西京賦〉:“嘉卉灌叢,蔚若鄧林?!?薛綜 注:“灌叢、蔚若,皆盛貌也?!?span id="fvvhxt7" class="book">《文選·左思〈吳都賦〉》:“洪桃屈盤,丹桂灌叢?!?劉逵 注:“所在叢聚,無他雜木也?!?span id="rbbb1xl" class="book">《文選·蜀都賦》:“百藥灌叢,寒卉冬馥?!?/div>
《國語辭典》:水芹  拼音:shuǐ qín
植物名。傘形科水芹屬,多年生草本。高約二十至八十公分,一至三回羽狀裂葉,互生,小裂片卵形至線形。五月至七月間開小白花,復傘形花序頂生及側(cè)生。莖葉可供食用。生長于水田或濕地。也稱為「楚葵」。
《國語辭典》:岑蔚  拼音:cén wèi
草木繁盛茂密?!缎绿茣?。卷二一六。吐蕃傳下》:「蘭州地皆粳稻,桃、李、榆、柳岑蔚?!?/div>
分類:草木深茂
《漢語大詞典》:回落(迴落)
謂水位、物價等上漲后又下降。如:風平浪靜,河水回落。如:人們盼著棉價回落。
謂草木春夏回生繁盛,秋冬衰落枯萎。 唐 李端 《鮮于少府宅看花》詩:“迴落報榮衰,交關(guān)鬭紅紫?!?/div>
《漢語大詞典》:蕓黃
草木枯黃貌。語出詩·小雅·苕之華:“苕之華,蕓其黃矣。” 南朝 宋 劉鑠 《失題》詩:“朱華先零落,緑草就蕓黃?!?唐 上官儀 《奉和潁川公秋夜》:“泬寥空色遠,蕓黃凄序變。”一說黃盛貌。詩·小雅·裳裳者華:“裳裳者華,蕓其黃矣?!?毛 傳:“蕓黃,盛也?!?鄭玄 箋:“華蕓然而黃,興明王德之盛也。” 孔穎達 疏:“蕓是黃盛之狀?!?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毛詩中:“蕓其黃矣,言其盛,非言其衰?!?/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