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5詞典 7分類詞匯 58
《國語辭典》:榮譽(榮譽)  拼音:róng yù
1.光榮的名譽?!侗阕印M馄?。行品》:「聞榮譽而不歡,遭憂難而不變者,審人也?!固?。常建漁浦〉詩:「榮譽失本真,怪人浮此生。」
2.只是一種頭銜,不是實際上的。如:「榮譽博士」。
《漢語大詞典》:體育運動榮譽獎?wù)?/div>
中國體育運動的最高榮譽獎。由國家體委頒發(fā)。授予世界紀錄創(chuàng)造者、世界冠軍和為體育事業(yè)作出重大貢獻的運動員、教練員和其他人員。1959年第一屆全運會上首次頒發(fā)。
《國語辭典》:榮譽學(xué)位(榮譽學(xué)位)  拼音:róng yù xué wèi
一所大學(xué)認定某人在某方面有杰出表現(xiàn)或成就,而直接授予的學(xué)位,不論此人是否在該校修畢學(xué)位所需學(xué)分。如「榮譽法學(xué)博士」。
《國語辭典》:榮譽勛章(榮譽勛章)  拼音:róng yù xūn zhāng
表揚在各種領(lǐng)域中有顯著功績的人,而所授予的榮譽獎?wù)隆?/div>
《國語辭典》:國家榮譽(國家榮譽)  拼音:guó jiā róng yù
國家的尊榮與美譽。如:「參加奧運的選手們,為了爭取國家榮譽,無不全力以赴?!?/div>
《國語辭典》:榮譽榜(榮譽榜)  拼音:róng yù bǎng
表彰有光榮事跡者的布告。也稱為「光榮榜」。
《國語辭典》:榮譽軍人(榮譽軍人)  拼音:róng yù jūn rén
對因作戰(zhàn)而受傷的軍人的敬稱。縮稱為「榮軍」。
《國語辭典》:哀榮(哀榮)  拼音:āi róng
1.哀指死時哀痛;榮指生時榮顯?!赴s」指生前死后皆蒙受榮寵。唐。杜甫八哀詩。贈左仆射鄭國公嚴公武〉:「匡汲俄寵辱,衛(wèi)霍竟哀榮?!?br />2.特指人死后所得到的贊賞聲名。如:「素人畫家洪通生前窮困潦倒,死后倍受哀榮?!顾?。吳曾《能改齋漫錄。卷七。龍尾道》:「過家上冢,懇章盡得于哀榮;跋山涉川,之任敢辭于艱險?!?/div>
《國語辭典》:名譽(名譽)  拼音:míng yù
好的名聲。《墨子。修身》:「名不徒生,而譽不自長,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21679' target='_blank'>韓愈 〈答陳生書〉:「今之負名譽享顯榮者,在上位幾人?!挂沧鳌该麣狻?、「名聲」。
《國語辭典》:光榮(光榮)  拼音:guāng róng
1.光采、榮譽?!逗鬂h書。卷七九。儒林傳上??踪覀鳌罚骸附袢罩畷?,寧于卿宗有光榮乎?」唐。皎然 送烏程李明府得陟狀赴京詩:「仲容綸綍貴,南巷有光榮?!?br />2.光耀榮顯。漢。劉向《古列女傳。卷六。辯通。齊宿瘤女》:「王召與語,諫辭甚明,卒升后位,名聲光榮。」晉。干寶《搜神記》卷一:「汝子孫不能光榮先祖,何得罪神仙,乃累親如此!」
3.光芒。三國魏。阮侃答嵇康〉詩二首之一:「隋珠豈不曜,雕瑩啟光榮。」
4.恩寵?!端鍟?。卷七○。李密傳》:「富貴累世,至妻公主,光榮隆顯,舉朝莫二?!固?。劉禹錫〈州刺史謝上表〉:「特降新恩,移臣善郡,光榮廣被,母子再生?!?/div>
《漢語大詞典》:遺譽(遺譽)
指身后的榮譽。漢書·禮樂志:“是以光名著於當世,遺譽垂於無窮也。”藝文類聚卷二六引 三國 魏 丁儀 《厲志賦》:“羨 首陽 之遺譽,憎千駟之餘訕?!?清 蒲松齡 《代畢刺史祭王長人夫人》:“名媛芳躅,遺譽無窮。”
分類:身后榮譽
《漢語大詞典》:徽榮(徽榮)
猶榮譽。 前蜀 杜光庭 《奉化宗祐侍中黃箓齋詞》:“將壇相印,委遇益??;蒼珮行師,徽榮彌厚。”
分類:榮譽
《國語辭典》:食邑  拼音:shí yì
1.古代君主賞賜臣子封地,即以此地租稅作為其俸祿?!稘h書。卷一。高帝紀下》:「大夫以上賜爵各一級,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br />2.封地。《史記。卷九五。灌嬰傳》:「賜益食邑二千五百戶?!固?。李公佐《南柯太守傳》:「王甚重之,賜食邑,錫爵位?!挂卜Q為「養(yǎng)地」。
《國語辭典》:爭光(爭光)  拼音:zhēng guāng
爭取榮耀。如:「為國爭光」。《紅樓夢》第五六回:「若一味他只管沒里沒外,不與大人爭光,憑他生的怎樣,也是該打死的?!?/div>
《漢語大詞典》:榮觀(榮觀)
(1).榮盛的景象。舊唐書·德宗紀上:“命宰臣諸將送 晟 ( 李晟 )入新賜第,教坊樂, 京兆府 供帳食饌,鼓吹導(dǎo)從,京城以為榮觀?!?宋 司馬光 《論上元游幸札子》:“臣等竊惟上元觀燈,本非典禮,正以時和年豐,欲與百姓同樂,為太平之榮觀而已?!?明 唐順之 《重修涇縣儒學(xué)記》:“然祇以為太平之榮觀,而當時所謂師弟子者不在也?!?br />(2).榮幸地觀賞。 漢 禰衡 《〈鸚鵡賦〉序》:“愿先生為之賦,使四坐咸共榮觀,不亦可乎!”
(3).猶榮名,榮譽。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立名者,脩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王敬弘傳》:“臣抱疾東荒,志絶榮觀,不悟圣恩,猥復(fù)加寵?!?/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