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著 → 著著”轉(zhuǎn)換方式進(jìn)行查詢。
共478,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8  9  10  11  12  14  15  16  1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原著
議疏
批尾
寶鑰
正訂
毫箋
標(biāo)點
雅詁
蓋醬
覆瓶
高制
大著
巨構(gòu)
講話
史鑒
《國語辭典》:原著  拼音:yuán zhù
藝文上指翻譯、改編、刪節(jié)等修改前所依據(jù)的原作品。如:「此劇是根據(jù)關(guān)漢卿原著改編的。」
《漢語大詞典》:議疏(議疏)
猶義疏。疏解經(jīng)籍的著作。議,通“ 義 ”。隋書·經(jīng)籍志一:“ 炫 因序其得喪,述其議疏,講於人間,漸聞朝廷,后遂著令,與 鄭氏 并立。”
《漢語大詞典》:批尾
在別人著作后面加評論批注。 清 黃宗羲 《〈天岳禪師詩集〉序》:“不知先賢之學(xué),如百川灌海,以異而同,而依傍集注,妄生議論,認(rèn)場屋為兩廡,年來遂有批尾之學(xué)?!?清 黃宗羲 《〈馬虞卿制義〉序》:“黠者從而張皇其間,寱語狂吠,發(fā)為時文之批尾。面墻之士子,遂以批尾為學(xué)?!?/div>
《國語辭典》:寶鑰(寶鑰)  拼音:bǎo yào
最寶貴的鑰匙。比喻能解決文深旨奧的學(xué)術(shù)著作。如道學(xué)有《秘藏寶鑰》一書。
《漢語大詞典》:正訂(正訂)
訂正;改正著作中的謬誤。 田北湖 《與某生論韓文書》:“執(zhí)事疑 愈 ,深合鄙意,蓋於 愈 文,多所正訂,故略述私意如此。”
《漢語大詞典》:毫箋(毫箋)
毛筆和精美的紙張。借指詩文著作。 陶曾佑 《中國文學(xué)之概觀》:“ 黃陶菴 之深於譬證, 唐荊川 之熟於歷史, 歸震川 之原於《六經(jīng)》,洵令毫箋生色?!眳⒁姟?毫素 ”。
《國語辭典》:毫素  拼音:háo sù
筆和紙。也稱為「毫楮」、「豪素」。
《國語辭典》:標(biāo)點(標(biāo)點)  拼音:biāo diǎn
1.圈點句讀的符號?!端问?。卷四三八。儒林傳八。何基傳》:「凡所讀,無不加標(biāo)點,義顯意明,有不待論說而自見者。」
2.在文字中標(biāo)上圈點。如:「文章如不標(biāo)點,就不容易使人瞭解?!?/div>
《漢語大詞典》:雅詁(雅詁)
(1).猶訓(xùn)詁。南史·劉之遴傳:“又古本第三十七卷解音釋義,以助雅詁,而今本無此卷也?!?br />(2).指訓(xùn)詁著作。 章炳麟 《文學(xué)說例》:“頃歲以來,漸為進(jìn)步發(fā)見之代,常語簡單,有待鑄造。然尋檢雅詁,廢語多有可用為新語者。”
《漢語大詞典》:蓋醬(蓋醬)
猶覆瓿。比喻自己的著作價值不高。多用作謙詞。 唐 顏真卿 《文殊帖》:“近作一《文殊師利菩薩碑》,但欲發(fā)揚主上圣意,蓋不近文律耳。今奉呈,充蓋醬之用,可乎?”參見“ 覆瓿 ”。
《國語辭典》:覆瓿  拼音:fù pǒu
漢揚雄以為經(jīng)莫大于《易》,故作《太玄》,欲求文章成名于后世。劉歆觀之,告訴揚雄,天下學(xué)者尚不能通曉《易經(jīng)》,又如何能了解太玄,恐怕后人要拿來蓋醬缸。典出《漢書。卷八七。揚雄傳下》。后比喻論著不受人重視。清。王鵬運 摸魚子。莽風(fēng)塵雅音寥落詞:「文章事,覆瓿代薪朝暮,新聲那辨鐘缶?」也作「覆醬瓿」。
《漢語大詞典》:覆瓶
喻著作毫無價值,不被重視。 梁啟超 《新中國未來記》緒言:“編中往往多載法律、章程、演説、論文等,連編累牘,毫無趣味……其有不喜政談?wù)吆酰瑒t以茲覆瓶焉可也?!眳⒁姟?覆醬瓿 ”。
《國語辭典》:覆醬瓿(覆醬瓿)  拼音:fù jiàng pǒu
比喻論著不受人重視。參見「覆瓿」條。清。黃遵憲 雜感詩之三:「但念廢棄后,巧拙同泯泯,欲求覆醬瓿,已難拾灰燼?!?/div>
《漢語大詞典》:高制(高製)
對別人著作的敬稱。 南朝 陳 徐陵 《與李那書》:“爭造蓬門,請觀高製?!?/div>
分類:著作敬稱
《漢語大詞典》:大著(大著)
(1).官名。 三國 魏明帝 太和 中始設(shè)著作郎,掌修國史。 晉 代稱著作郎為大著作郎, 宋 人稱為大著。 宋 趙與時 賓退錄卷三:“獨 晉 人謂著作郎為大著作,《職官志》亦然。今稱著作郎曰大著,觕有據(jù)依?!?br />(2).對他人著作的尊稱。 蘇曼殊 《與高天梅論文學(xué)書》:“大著精妙無倫,佩伏佩伏?!?魯迅 《書信集·致陳光堯》:“蒙惠書并眎大著,浩如河漢,拜服之至?!?/div>
《漢語大詞典》:巨構(gòu)(巨構(gòu))
(1).指高大的建筑。 元 袁桷 《次韻蔣商卿》詩:“巨構(gòu)千礎(chǔ)承,珍裘百狐聚。”
(2).指大部頭著作。 金性堯 《醒世姻緣傳作者非蒲松齡說》:“《醒世姻緣傳》多至一百萬字……又如何有此精力和時間來完成這部巨構(gòu)?”
《國語辭典》:講話(講話)  拼音:jiǎng huà
1.說話、談話。明。湯顯祖《牡丹亭》第一○出:「小姐,和你那答兒講話去?!?br />2.一種各篇完整獨立,但主題相同的著作。通常是某人的演講稿或授課底稿。如:「文學(xué)講話」。
《國語辭典》:史鑒(史鑑)  拼音:shǐ jiàn
史,史記。鑒,通鑒。司馬遷的史記與司馬光的資治通鑒,為史書二大代表作品,故以史鑒泛指有關(guān)歷史方面的書籍。《初刻拍案驚奇》卷四:「他從小頗看史鑒,曉得有此一種法術(shù)?!埂都t樓夢》第五一回:「這兩首雖于史鑒上無考,咱們雖不曾看這些外傳,不知底里,難道咱們連兩本戲也沒見過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