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為考慮容錯,系統(tǒng)已按“著 → 著著”轉(zhuǎn)換方式進行查詢。
共478,分32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撰著
三闕
屬綴
筆述
殿軍
撰作
私本
述造
一家書
百家語
造述
述制
乾錄
著作郎
著撰
《國語辭典》:撰著  拼音:zhuàn zhù
撰寫、著作?!逗鬂h書。卷四八。徐璆傳》:「撰著篇籍,甄紀異知,雖云小道,亦有可觀者焉?!挂沧鳌缸觥埂?/div>
《漢語大詞典》:三闕(三闕)
指 漢 何休 評論左傳、《公羊》、《穀梁》三書得失的著作。 晉 王嘉 拾遺記·前漢下:“﹝ 何休 ﹞作《左氏膏肓》、《公羊廢疾》《穀梁墨守》,謂之‘三闕’?!?span id="3ol5b2m" class="book">《后漢書·何休傳》作《公羊墨守》、《穀梁廢疾》,拾遺記誤。
《國語辭典》:屬綴(屬綴)  拼音:zhǔ zhuì
寫作文章?!稌x書。卷五五。張載傳》:「才藻不逮二昆,亦有屬綴,又解音樂伎術(shù)?!?/div>
分類:著作
《國語辭典》:筆述(筆述)  拼音:bǐ shù
用文字記述。如:「他暢游歸來,筆述所見所聞?!埂肚迨犯濉>硭陌肆?。文苑列傳三。林紓列傳》:「所傳譯歐西說部至百數(shù)十種。然紓故不習(xí)歐文,皆待人口達而筆述之?!?/div>
《國語辭典》:殿軍(殿軍)  拼音:diàn jūn
1.行軍時走在最后的部隊?!稌x書。卷七五。王湛傳》:「故大禹、咎繇稱功言惠而成名于彼,孟反、范燮殿軍后入而全身于此?!?br />2.比賽時入選名次的第四名。如:「他得到這次羽毛球比賽的殿軍?!?/div>
《漢語大詞典》:撰作
著作。 清 吳敏樹 《與朱伯韓書》:“鄉(xiāng)居地且僻陋,每有撰作,讀者莫知其意。”
分類:著作
《漢語大詞典》:私本
指私人的著作。 唐 劉知幾 史通·正史:“然其私本竟能與 蕭氏 所撰并傳於后?!?/div>
分類:私人著作
《漢語大詞典》:述造
指著作。 三國 魏 曹丕 《與吳質(zhì)書》:“頃何以自娛,頗復(fù)有所述造否?” 清 鄭文焯 《鶴道人論詞書》:“近卅年作者輩出……然求其述造淵微,洞明音呂,以契夫‘意內(nèi)言外’之精義,殆十無二三矣?!?梁啟超 《〈沈氏音書〉序》:“吾所聞?wù)撸?劉繼莊 氏,有 龔自珍 氏,頗有所述造,然世無傳焉。”
分類:著作
《漢語大詞典》:一家書(一家書)
指富有特色、自成一家的著作。晉書·王接傳:“ 接 學(xué)雖博通,特精、《傳》,常謂《左氏》辭義贍富,自成一家書,不主為經(jīng)發(fā)?!?span id="qp3pq9y" class="book">《梁書·蕭子顯傳》:“又採眾家后漢,考正同異,為一家之書?!?/div>
《漢語大詞典》:百家語(百家語)
指 先秦 諸子百家的著作。史記·秦始皇本紀:“非博士官所職,天下敢有藏、、百家語者,悉詣守、尉雜燒之?!?漢 王充 論衡·正說:“ 秦始皇 下其議丞相府,丞相 斯 ( 李斯 )以為 越 ( 淳于越 )言不可用,因此謂諸生之言惑亂黔首,乃令史官盡燒‘五經(jīng)’,有敢藏、、百家語者刑,唯博士官乃得有之?!?章炳麟 《秦獻記》:“或曰:‘ 秦 焚、、百家語在人間者,獨博士如故,將私其方術(shù)於己,以愚黔首?!?/div>
《漢語大詞典》:造述
著述;著作。 清 龔自珍 《三別好詩》序:“茲得春三十有一,得秋三十有二,自揆造述,絶不出三君,而心未能舍去?!?清 曾國藩 《與朱仲我書》:“以生平於小學(xué)致力甚淺,不敢有所造述?!?/div>
分類:著述著作
《漢語大詞典》:述制(述製)
記述;著作。 南朝 梁元帝 《〈忠臣傳〉序》:“且孝子、烈女、逸民,咸有別傳,至於忠臣,曾無述製?!?span id="2tuvxyw" class="book">《南史·顧協(xié)傳》:“自為近臣,便繁幾密,每有述製,敕前示 協(xié) ,時輩榮之。”
分類:記述著作
《漢語大詞典》:乾錄(乾録)
指指帝王的著作。 南朝 梁 沈約 《〈梁武帝集〉序》:“逮乎俯應(yīng)歸運,仰修乾録,載筆握簡,各有司存?!?/div>
分類:帝王著作
《漢語大詞典》:著作郎(著作郎)
官名。 三國 魏明帝 始置,屬中書省,掌編纂國史。其屬有著作佐郎(后代或稱佐著作郎)、校書郎、正字等。 晉 元康 中改屬秘書省,稱為大著作。 唐 代主管著作局,亦屬秘書省。 宋 元 因之,惟 宋 別有國史院,故著作郎僅參與匯編“日歷”(每日時事)等。 明 代廢。亦省稱“ 著作 ”。南史·百官志下:“ 晉武 世, 繆徵 為中書著作郎……著作郎謂之大著作,專掌史任?!?唐 劉知幾 史通·覈才:“夫史才之難,其難甚矣。《晉令》云:‘國史之任,委之著作,每著作郎初至,必撰名臣傳一人?!股w察其所由,茍非其才,則不可叨居史任。” 宋 曾鞏 《本朝政要策·史官》:“天子動則左史書之,春秋是也;言則右史書之,尚書是也。 漢武帝 有《禁中起居注》。 魏 晉 歸之著作,其后亦命近臣典其事?!?/div>
《漢語大詞典》:著撰(著撰)
寫作;著作。 唐 楊炯 《〈王勃集〉序》:“富貴比於浮云,光陰踰於尺璧,著撰之志,自此居多。”宋史·杜鎬傳:“士大夫有所著撰,多訪以古事,雖晚輩、卑品請益,應(yīng)答無倦?!?/div>
分類:寫作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