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葬儀(葬儀)
葬禮。 唐 薛存誠 《御制段太尉碑》:“葬禮從儉禮,刊石荷 堯 君?!?端木蕻良 《科爾沁旗草原》十八:“又說二十三嬸的死,自己如何的操勞,葬儀如何的堂堂?!?/div>
分類:葬儀葬禮
《漢語大詞典》:葬式
葬禮。 魯迅 《南腔北調(diào)集·〈守常全集〉題記》:“這回聽說在 北平 公然舉行了葬式,計算起來,去被害的時候已經(jīng)七年了。”
分類:葬禮
《國語辭典》:乘車(乘車)  拼音:chéng chē
乘坐車輛。如:「請問一下,到臺中要去那里乘車?」
《國語辭典》:三禮(三禮)  拼音:sān lǐ
1.漢以后通稱《周禮》、《儀禮》、《禮記》為「三禮」。
2.祭祀天神、地祇、人鬼之禮。《書經(jīng)。舜典》:「咨!四岳,有能典朕三禮?!?jié)h??装矅?。傳:「三禮,天地人之禮?!埂端鍟?。卷六。禮儀志一》:「唐、虞之時,祭天之屬為天禮,祭地之屬為地禮,祭宗廟之屬為人禮。故書云命伯夷典朕三禮?!?/div>
《國語辭典》:羽葆  拼音:yǔ bǎo
儀仗中用鳥羽聯(lián)綴裝飾的華蓋?!抖Y記。雜記下》:「司馬執(zhí)鐸,左八人,右八人,匠人執(zhí)羽葆御柩。」唐。李公佐《南柯太守傳》:「備儀仗羽葆鼓吹,葬于國東十里盤龍岡?!?/div>
《國語辭典》:封樹(封樹)  拼音:fēng shù
聚土為墳,并在其旁種樹以標明其處,為古代士人以上的葬禮。清。汪中〈先母鄒孺人靈表〉:「更百苦以保其后,后之人尚保其封樹?!?/div>
《國語辭典》:終制(終制)  拼音:zhōng zhì
1.遭父母之喪,守喪三年?!缎绿茣?。卷一六四。崔玄亮傳》:「父喪,客高郵,臥苫終制?!固啤0仔泻啞独钔迋鳌罚骸附K制,累遷清顯之任?!?br />2.一種埋葬的方式。引申為葬具?!稌x書。卷一。宣帝紀》:「先是預(yù)作終制于首陽山,為土藏,不墳不樹?!?/div>
《國語辭典》:會葬(會葬)  拼音:huì zàng
1.聚集眾人前往送葬?!蹲髠?。隱公元年》:「衛(wèi)侯來會葬,不見公亦不書?!埂读凝S志異。卷七。金和尚》:「祭品象物,多難指名,會葬者蓋相摩?!?br />2.合葬。《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始皇十九年,太后薨,謚為帝太后,與莊襄王會葬茝陽?!?/div>
《漢語大詞典》:公葬
公眾為死者舉行的葬禮。 袁鷹 《悲歡·校園隨想》:“年歲大點的那位,正敘述從更年長的同志那里聽來的三十年前的情景:…… 昆明 三萬多群眾,怎樣給四位殉難者出殯,在這兒舉行公葬?!?/div>
《國語辭典》:遣送  拼音:qiǎn sòng
遣返送回。如:「遣送出境」。
《漢語大詞典》:大葬
(1).古謂按封建禮制舉行的隆重葬禮。論語·子罕:“且予縱不得大葬,予死於道路乎?” 劉寶楠 正義:“大葬,謂用大夫禮葬也?!?span id="rzlrfr9" class="book">《清史稿·禮志十一》:“大葬前期,遣輔臣及三品以上官詣陵陳祭?!?br />(2).泛指正式葬禮。 清 方文 《述哀》詩:“母柩難久停,須遷就原隰。大葬年未利,今且治攢室?!?br />(3).指祖墳。逸周書·大聚:“立勤人以職孤,立正長以順幼,立職喪以卹死,立大葬以正同?!?朱右曾 校釋:“大葬,祖墳?zāi)挂??!?/div>
《漢語大詞典》:請隧(請隧)
請求隧葬。隧葬,天子的葬禮。左傳·僖公二十五年:“ 晉侯 朝王。王享醴,命之宥。請隧,弗許。” 杜預(yù) 注:“闕地通路曰隧,王之葬禮也;諸侯皆縣柩而下。” 楊伯峻 注:“請隧者, 晉文 請?zhí)熳釉试S於其死后得以天子禮葬己耳?!焙笠灾笀D謀統(tǒng)治天下。 晉 陸機 《五等諸侯論》:“故彊 晉 收其請隧之圖,暴 楚 頓其觀鼎之志?!?唐 吳兢 《貞觀政要·封建》:“徒知問鼎請隧,有懼霸王之師;白馬素車,無復(fù)藩維之援?!?/div>
《國語辭典》:國葬(國葬)  拼音:guó zàng
對國家有特殊功勛者去世后,由政府以國家名義舉行的葬禮。
《漢語大詞典》:毀宗
(1).毀宗廟之墻。古代舉行葬禮時的一種形式。禮記·檀弓上:“及葬,毀宗躐行,出於大門。” 孔穎達 疏:“毀宗,毀廟也。 殷 人殯於廟,至葬,柩出,毀廟門西邊墻,而出於大門?!?br />(2).指已經(jīng)絕后的宗族。《淮南子·俶真訓(xùn)》:“興毀宗,立無后者,義也?!?br />(3).毀滅宗族。
《國語辭典》:兇儀(兇儀)  拼音:xiōng yí
喪葬的禮儀。晉。干寶《搜神記》卷十九:「須臾,遂有數(shù)百人,著衰麻服,持棺迎喪,兇儀皆備?!固啤0仔泻啞独钔迋鳌罚骸腹灿嬈鋬磧x齋祭之用?!?/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