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15,分41頁顯示  上一頁  1  2  4  5  6  7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補陀
補益
能補
相補
補處
奏補
待補
補葺
補弊
借補
補試
補填
補種
補短
遺補
《漢語大詞典》:補陀(補陀)
見“ 補陁落迦 ”。
《漢語大詞典》:補陁落迦(補陁落迦)
即 普陀 。 宋 趙彥衛(wèi) 《云麓漫鈔》卷二:“ 補陁落迦山 自 明州 定??h 招寶山 泛海東南行,兩潮至 昌國縣 ,自 昌國縣 泛海到 沈家門 ,過 鹿獅山 ,亦兩潮至山下。”亦省作“ 補落迦 ”、“ 補陁 ”、“ 補陀 ”。 宋 陸游 《海山》:“ 補落迦山 訪舊游,菴摩勒果隘中州?!?錢仲聯(lián) 校注:“《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普陀洛迦山 ,在 浙江 定??h 治東百里許海中,為《華嚴經(jīng)》 善財 第二十八參 觀世音菩薩 説法處?!?金 元好問 《云巖》詩:“世外元無 種香國 ,海內(nèi)真有 補陁巖 ?!?清 黃宗羲 《蒼水張公墓志銘》:“公之小校降,欲生致公以為功,與其徒數(shù)十人,走 補陀 ,偽為行腳僧?!眳⒁姟?普陀 ”。參閱《普陀洛迦新志》卷二。
《國語辭典》:補益(補益)  拼音:bǔ yì
助益?!稘h書。卷七二。王貢兩龔鮑傳。貢禹》:「臣禹犬馬之齒八十一,血氣衰竭,耳目不聰明,非復能有補益,所謂素餐尸祿洿朝之臣也?!埂都t樓夢》第六一回:「五兒便將茯苓霜遞與了小燕,又說這是茯苓霜,如何吃,如何補益,我得了些,送他的!轉(zhuǎn)煩你遞與他就是了?!?/div>
《韻府拾遺 麌韻》:能補(能補)
嵇康詩:澡身滄浪。豈云能補。
《韻府拾遺 麌韻》:相補(相補)
陳與義詩:翩翩三語掾,智與慢相補。
分類:相補
《漢語大詞典》:補處(補處)
(1).佛教語。前佛既滅后,菩薩成佛而補其位之稱。亦指嗣前佛而成佛之菩薩。 南朝 陳 徐陵 《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 子長 、 子云 ,自敘元系,則云補處,仰嗣 釋迦 ?!?span id="7bpzp5f"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維摩詰經(jīng)講經(jīng)文》:“受灌頂職位,為法王孫,居 兜率施天 ,是生補處?!?清 龔自珍 《助刊圓覺經(jīng)略疏愿文》:“命終之后,三人相見於蓮邦,乃至一生補處?!焙笥靡越柚秆a官。 宋 陸游 《夜讀岑嘉州詩集》詩:“晚途有奇事,隨牒得補處?!?br />(2).指曾經(jīng)到過的地方。 宋 陸游 《高齋小飲戲作》詩:“ 白帝 、 夜郎 俱不惡,兩公補處得憑欄。” 錢仲聯(lián) 校注:“兩公謂 杜甫 曾客 夔州 , 李白 曾流 夜郎 也?!?/div>
《漢語大詞典》:奏補(奏補)
猶奏蔭。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三:“ 呂中令蒙正 ,國朝三入中書,惟公與 趙韓王 爾,未嘗以姻戚徼寵澤,子 從簡 當奏補?!?宋 陳亮 《國子策》:“今朝廷之選用,固已無間於文武若奏補矣?!?/div>
《漢語大詞典》:待補(待補)
猶候補。 宋 陳亮 《國子》:“今以場屋一時之弊,將使國子若待補者試之別頭,則其文從此盡廢矣?!?宋 周密 齊東野語·蘇大璋:“不若以待補首卷易之?!?/div>
分類:待補候補
《國語辭典》:補葺(補葺)  拼音:bǔ qì
1.修理、修補。如:「補葺房屋」。
2.蒐輯、修訂。宋。蘇軾策略一〉:「方且掇拾三代之遺文,補葺漢唐之故事?!挂沧鳌秆a輯」。
分類:修補修繕
《漢語大詞典》:補弊(補弊)
見“ 補敝 ”。
《漢語大詞典》:補敝(補敝)
亦作“ 補弊 ”。 補救敝敗。史記·太史公自序:“夫春秋……存亡國,繼絶世,補敝起廢,王道之大者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董仲舒?zhèn)鳌?/a>:“至於 宣王 ,思昔先王之德,興滯補弊,明 文 武 之功業(yè), 周 道粲然復興。” 三國 蜀 劉禪 《出軍詔》:“奉順符讖,建位易號,丕承天序,補弊興衰,存復祖業(yè)?!?/div>
分類:補救
《漢語大詞典》:借補(借補)
(1).用補充缺額的名義授予某種官職。宋史·選舉志四:“借補繁多,官資泛濫?!?宋 岳飛 《乞以明堂恩補張所男宗本奏》:“臣自白身,借補修武郎、閤門宣贊舍人,充中軍統(tǒng)領?!?br />(2).指候補官員因本職額滿,暫以高品之官銜補低品之缺。清史稿·選舉志五:“各省投標候補者,提、鎮(zhèn)多至數(shù)十,副、參以下數(shù)百,本職補官,終身無望,於是定借補之法。提、鎮(zhèn)準借補副、參、游缺,副、參、游準借補都、守缺,都、守準借補千、把總?cè)?。?/div>
《漢語大詞典》:補試(補試)
補考。 宋 趙昇 朝野類要·舉業(yè):“州縣學,春秋兩放補試,白身人本經(jīng)中者,注籍?!?宋 錢愐 錢氏私志卷一:“ 光玉 補試入太學,適與 岐公 之子 敏甫 同齋?!?/div>
《漢語大詞典》:補填(補填)
補充空缺。舊唐書·李德裕傳:“每年支用,猶欠十三萬貫不足,常須是事節(jié)儉,百計補填,經(jīng)費之中,未免懸欠?!?宋 蘇轍 《論吏額不便二事札子》:“竢將來吏人年滿轉(zhuǎn)出,或死亡事故,更不補填,及額而止?!?/div>
分類:補充空缺
《高級漢語詞典》:補種  拼音:bǔ zhòng
在出現(xiàn)缺苗的農(nóng)作物中,重新種植
《國語辭典》:補短(補短)  拼音:bǔ duǎn
1.填補不足?!睹献?。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br />2.補救缺失。《史記。卷二四。樂書》:「以為州異國殊,情習不同,故博采風俗,協(xié)比聲律,以補短移化,助流政教。」
《漢語大詞典》:遺補(遺補)
唐 代拾遺、補闕同是諫官,因其職掌相同,故并稱之。 唐 白居易 《大官乏人策》:“丞郎給舍之材,選於御史遺補郎官。” 宋 田錫 《論軍國機要朝廷大體》:“給諫既不敢違上旨,遺補又不敢貢直言。” 清 錢大昕 十駕齋養(yǎng)新錄·官名地名從省:“ 唐 人稱拾遺、補闕曰遺補?!?/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