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99典故 7詞典 92
《漢語大詞典》:仙裾
衣袖之美稱。 南朝 齊 王融 《謝敕賜御裘等啟》:“云衣降授,仙裾曲委……昔 漢帝 解裘,不獨(dú)前寵; 曹王 褫帶,復(fù)降今恩。”
分類:衣袖
《韻府拾遺 魚韻》:巾裾
梅堯臣詩:粉障復(fù)畫一病夫,后有女子執(zhí)巾裾。
《駢字類編》:羅裾(羅裾)
宋書樂志:雙袂齊舉鸞鳳翔,羅裾飄飖昭儀光。宋之問秋蓮賦:萬乘顧兮駐?騎,六宮喜兮停羅裾。
《漢語大詞典》:朝裾
朝服。借指朝廷官員。 唐 韓愈 《示兒》詩:“恩封高平君,子孫從朝裾?!?宋 梅堯臣 《寄謝開封宰薛贊善》詩:“雖曰預(yù)朝裾,左右無粉黛?!?/div>
《漢語大詞典》:連裾(連裾)
猶連袂。南齊書·王融傳:“拂衣者連裾,抽鋒者比鏃?!?元 劉祁 歸潛志卷一:“公寄挽詩有云:‘鄉(xiāng)校連裾春誦學(xué),上庠同榻夜論心。’”參見“ 連袂 ”。
《國語辭典》:連袂(連袂)  拼音:lián mèi
1.姊妹的丈夫彼此互稱。《幼學(xué)瓊林。卷二。外戚類》:「大喬小喬,皆姨夫之號;連襟連袂,亦姨夫之稱?!?br />2.比喻共同動作?!段倪x。潘岳。藉田賦》:「躡踵側(cè)肩,掎裳連袂?!挂沧鳌嘎?lián)袂」、「連襟」。
《駢字類編》:風(fēng)裾(風(fēng)裾)
元稹遣春詩:岸柳好陰影,風(fēng)裾遺垢氛。又春馀遣興詩:云葉遙卷舒,風(fēng)裾動蕭爽。
《漢語大詞典》:衿裾
(1).青衿為儒者所服,因以借指文人學(xué)士。 明 王世貞 《孫郎行·贈云夢山人斯億》:“衿裾潦倒頗自厭,瓦礫往往從人憎。”
(2).像衿裾之于衣服一樣地扼其要,概其全。 明 王世貞 《藝苑卮言》卷七:“始見 于鱗 選 明 詩,余謂如此何以鼓吹 唐 音。及見 唐 詩,謂何以衿裾古《選》。及見古《選》,謂何以箕裘《風(fēng)》《雅》?!?/div>
《漢語大詞典》:裳裾
衣襟。宋史·李綱傳論:“ 綱 雖屢斥,忠誠不少貶,不以用舍為語默,若赤子之慕其母,怒呵猶噭噭焉挽其裳裾而從之。”
分類:衣襟
《漢語大詞典》:行裾
出行時(shí)所穿的衣衫。 唐 韓愈 《送靈師》詩:“別語不許出,行裾動遭牽?!眳⒁姟?行袂 ”。
分類:出行衣衫
《漢語大詞典》:行袂
指出行人的衣衫。 唐 方干 《送剡縣陳永秩滿歸越》詩:“密雪霑行袂,離杯變別顏。”
《駢字類編》:紅裾(紅裾)
白居易小曲新詞:紅裾明月夜,碧殿早秋時(shí)。李咸用西門行:捻笙軟玉開素苞,畫樓閃閃裾紅搖。
《分類字錦》:振裾
唐書韋斌傳:斌天性質(zhì)厚,每朝會,不敢離立笑言。嘗大雪,在廷者皆振裾更立,斌不徙足,雪甚,幾至靴,亦不失恭。
分類:
《駢字類編》:鸞裾(鸞裾)
李賀洛姝真珠詩見鳳帶下。
《漢語大詞典》:赭裾
古代犯人所穿的赭色衣服。亦借指罪犯。 唐 陳子昂 《唐故朝議大夫梓州長史楊府君碑》:“公深鉤潛往,英機(jī)立斷,短服赭裾,於是乎理?!?唐 陳子昂 《申州司馬王府君墓志》:“昔 尹翁歸 以文武之干,緝熙此邦,黃圖雖寧,赤丸未乂。君以庚斷甲距,設(shè)匭投鉤,赭裾始繩,堊面咸革。”參見“ 赭衣 ”。
《國語辭典》:赭衣  拼音:zhě yī
古代囚犯所穿的紅色衣服。后借為囚犯的代稱。如:「赭衣塞涂」。《漢書。卷二三。刑法志》:「而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潰而叛之?!?/div>
《國語辭典》:曲裾  拼音:qū jū
古時(shí)將上衣下裳連成一體,合成一件衣服,稱為「深衣」。由深衣的前襟接出一段,穿時(shí)繞至背后的部分,即稱為「曲裾」。
分類:深衣在下
《漢語大詞典》:分裾
分離。 清 陳確 《哭祝子開美》詩之四:“壯士那堪隨左袵!中年不忍即分裾?!?/div>
分類:分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