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80—352
【介紹】:
十六國時南安赤亭人。世為羌族首領(lǐng)。少雄猛英毅。永嘉之亂,率部東徙榆眉依附前趙劉曜,后又改投后趙石虎,遷于清河。后趙石勒以為奮武將軍。石虎廢石弘自立,弋仲稱疾不賀。石虎大寧初嘗參與鎮(zhèn)壓梁犢農(nóng)民起事。石祗立,以弋仲為右丞相。后趙亡,率其部降東晉。東晉穆帝永和七年拜車騎大將軍、大單于,封高陵郡公。明年卒。子姚萇建立后秦,追謚景元皇帝,廟號始祖。
全晉文弋仲,南安赤亭羌人。永嘉中自稱護(hù)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風(fēng)公。劉曜僭位,以為平西將軍,封襄平公。曜亡,石勒以為安西將軍六夷左都督,石弘僭位,拜奮武將軍西羌大都督,封襄平縣公。石虎僭位,遷持節(jié)十郡六夷大都督冠軍大將軍,以平梁犢功封西平郡公,石祗僭位,拜右丞相。以晉永和七年遣使來降,拜使持節(jié)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諸軍事、車騎大將軍、儀同三司、大單于,封高陵郡公。明年卒,姚萇僭位,追謚曰景元皇帝,廟號始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20
【介紹】:
十六國時前涼國君。字安遜。張軌子。以秀才為郎中。西晉憫帝時,嗣軌為涼州刺史、西平公。憫帝為劉曜所逼,遣軍往援。進(jìn)大都督、涼州牧。憫帝死,東晉元帝立,改元建武,仍奉晉建興年號。在涼州,自恃險遠(yuǎn),頗自驕恣,為部下所害。在位六年。
全晉文實字安遜,軌子,以秀才為郎中。永嘉初授驍騎將軍,固辭,改授議郎,封建武亭侯,遷西中郎將,進(jìn)爵祿??h侯。建興初領(lǐng)護(hù)羌校尉,尋嗣軌位為持節(jié)都督?jīng)鲋葜T軍事、西中郎將、涼州刺史、西平公。大興三年為其下閻沙趙仰等所殺,私謚曰昭,元帝賜謚曰元。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285—350
【介紹】:
十六國時前秦建立者。略陽臨渭人,氐族,字廣世,本姓蒲。世為西戎酋長。多權(quán)略,驍武善騎射。西晉懷帝永嘉之亂,部族推為盟主。尋投附后趙主石虎,說虎徙關(guān)中豪杰及羌戎內(nèi)實京師,虎從之,以洪為流人都督,處于枋頭。太寧元年(東晉穆帝永和五年)與姚弋仲等鎮(zhèn)壓梁犢義軍,封西平郡公,為關(guān)內(nèi)領(lǐng)侯將。石虎死,石遵即位,聽冉閔言,去洪都督,洪怒而降晉,東晉以為征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時四方兵起,洪擁眾十萬,自稱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改姓苻,建立前秦。旋為其降將麻秋所鴆。臨死,囑其子苻健速西進(jìn)關(guān)中。在位一年。
全晉文洪字廣世,略陽臨渭氐人,劉曜僭號,封率義侯,后降石虎,拜冠軍將軍,遷龍驤將軍,封西平郡公,虎死,遣使于晉來降。永和六年拜征北大將軍、都督河北諸軍事、冀州刺史,封廣川郡公。尋自稱大將軍、大單于、三秦王,為麻秋所鴆死,苻健僭號,追謚曰惠武帝。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晉瑯邪莘人,字弘都。以孝友聞。不就本州辟舉。東海王司馬越以為太傅參軍。南渡,晉元帝命為上虞令,歷遷東陽太守、黃門侍郎、大司農(nóng)。預(yù)討蘇峻有功,封西平縣侯,拜吳郡太守。以光祿勛遜位。年九十三卒。謚靖。
全晉文含字弘都,瑯邪華人?;莸蹠r,太傅東海王越以為參軍,出補(bǔ)闿陽令。元帝鎮(zhèn)下邳,復(fù)為參軍;及渡江,以為上虞令,轉(zhuǎn)王國郎中、丞相東閣祭酒,出為東陽太守,補(bǔ)太子中庶子。明帝時遷黃門侍郎、本州大中正,歷散騎常侍大司農(nóng)。成帝時豫討蘇峻功封西平縣侯,拜侍中,除國子祭酒,加散騎常侍,遷右光祿大夫光祿勛。以年老致仕,后二十馀年卒,年九十三,謚曰靖。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介紹】:
東晉汝南安成人。周顗弟。小字阿奴。王敦死后,朝廷功不及顗,兩次上疏言之,得追贈顗官。歷少府、中護(hù)軍,封西平侯。卒謚貞。
全晉文·卷八十六謨小字阿奴,顗弟。歷仕元帝。至明帝時為后軍將軍。成帝時為少府、丹楊尹、侍中、中護(hù)軍,封西平侯。卒贈金紫光祿大夫,謚曰貞。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07—346
【介紹】:
十六國時前涼國君,字公庭。張寔子。建興十二年(東晉明帝太寧二年)嗣其叔張茂為涼州牧西平公,并受前趙封涼王之號。建興十五年(東晉成帝咸和二年),駿乘前趙被后趙戰(zhàn)敗,出兵攻前趙秦州諸郡,大敗,失河南地。及石勒殺劉曜,駿因長安亂,復(fù)收河南地。全盛時,盡有隴西之地,控制西域諸城邦,雖稱臣于晉,而不行中興正朔。建興三十三年(東晉穆帝永和元年),自稱大都督、大將軍、假涼王,仍用建興年號。在位二十二年卒。
全晉文駿字公庭,實子,建興末封霸城侯,太寧二年嗣茂位,劉曜拜為涼州牧涼王,猶奉憫帝年號稱建興十二年。后又稱藩于李雄石勒,至咸和八年猶稱建興二十一年,至永和二年卒,在位二十三年,私謚曰文公,穆帝追謚曰忠成公,有集八卷。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27—353
【介紹】:
十六國時前涼國君,字泰臨。張駿次子。年十六嗣駿為涼王。建興三十四年(東晉穆帝永和二年),后趙石季龍屢攻涼,重華用主簿謝艾為將抗擊,大破之。在位八年。
全晉文重華字泰臨,駿第二子,以永和二年自稱持節(jié)大都督、太尉、護(hù)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假涼王,仍奉憫帝年號,在位八年卒,私謚曰昭。后改謚曰桓,穆帝賜謚曰敬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46—406
【介紹】:
十六國時前涼國君。初字公純嘏,改字純嘏,小名獨(dú)活。張駿少子。殺侄張玄靚自立,稱涼州牧、西平公。驕恣淫昏,不恤政事。升平二十年(東晉孝武帝太元元年),前秦主苻堅來攻,出降,前涼亡。在位十三年。淝水之戰(zhàn),堅大敗,天錫于陣歸晉。官廬江太守?;感Q帝,為涼州刺史。尋卒。
全晉文天錫字公純嘏,小名獨(dú)活,駿少子,興寧元年殺嗣主立靚,自立為涼州牧,太和初詔拜大將軍、大都督隴右關(guān)中諸軍事、護(hù)羌校尉、涼州刺史、西平公,在位十三年,為苻堅將姚萇所敗,入秦為侍中比部尚書,封歸義侯,淮肥之役歸國,詔拜散騎常侍左員外,復(fù)爵西平郡公,進(jìn)金紫光祿大夫,隆安中拜廬江太守。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99
【介紹】:
十六國時南涼建立者。鮮卑族,禿發(fā)樹機(jī)能后裔。世居河西,為部族首領(lǐng)。勇武有大志。后涼呂光時居廉川堡,從事畜牧農(nóng)桑,修鄰好,擴(kuò)充勢力。光拜為益州牧,左賢王。烏孤乃自稱西平王,建南涼,年號太初。敗呂光軍,得樂都等三郡。越年,得羌族人民數(shù)萬歸附,乃更稱武威王,徙居樂都,分立郡縣,置車騎將軍以下官屬。后因酒醉墜馬傷脅死。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372—420
【介紹】:
南朝宋初北海劇人。王鎮(zhèn)惡弟。初為彭城公前將軍行參軍。鎮(zhèn)惡被害,康歸劉裕。還洛陽。東晉末,宗室多逃亡河南,司馬順明率眾攻洛陽金墉城,康堅守六旬,救兵至解圍,保金墉城。拜河?xùn)|太守,封西平縣男。還京,勸課農(nóng)桑,百姓親賴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31
【介紹】:
北魏遼東人,胡族。安原弟。明元帝初,為內(nèi)侍長,察舉百僚。太武帝時以監(jiān)軍侍御史隨宜城王奚斤追赫連昌。率壯勇?lián)舨?,生擒之,賜爵西平公。鎮(zhèn)蒲坂以拒赫連定。以冠軍將軍督諸軍擊宋,克洛陽、虎牢,平滑臺,斬獲甚眾。卒謚襄。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407—479
【介紹】:
北魏西平樂都人。本名破羌,自署河西王禿發(fā)傉檀子。入魏,太武帝賜姓源,易名賀。數(shù)從征伐有功,文成帝立,以定策勛封西平王,自殿中尚書出為冀州刺史,改封隴西王??甲睿萏尽:笠远级街T軍事屯漠南,稱疾還京卒,謚宣。
全后魏文·卷二十七賀,本名破羌,西平樂都人,河西王禿發(fā)傉檀子。太武時,國滅來奔,賜爵西平侯,加龍驤將軍,賜姓源氏。進(jìn)平西將軍,遷征西將軍,進(jìn)號西平公,拜散騎常侍,賜名賀。文成即位,轉(zhuǎn)征北將軍,加給事中。以定策功進(jìn)爵西平王,出為征南將軍、冀州刺史,改封隴西王。獻(xiàn)文時,徵拜太尉,出屯漠南。孝文初致仕。太和三年卒,年七十三,謚曰宣。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16—784
【介紹】:
唐幽州薊人。本姓董,名秦。少從軍,材力冠異。肅宗時以戰(zhàn)功賜姓名。代宗時歷汴州刺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西平郡王。性貪殘好色,將吏妻女多被誘脅以通之。軍無紀(jì)綱,所至縱暴。木強(qiáng)率直,不識書、不喜儒生。朱泚反,偽署司空、兼侍中。及敗,伏誅。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57
【介紹】:
唐時突騎施哥舒部人,世居安西。年四十余,仗劍之河西,補(bǔ)為衙將。遷左衛(wèi)郎將。玄宗天寶六載,充隴右節(jié)度副使。后以軍功拜特進(jìn)。天寶十二載,進(jìn)封涼國公,加河西節(jié)度使,尋封西平郡王。好飲酒,喜聲色,因風(fēng)疾歸京師。安祿山反,翰拜先鋒兵馬元帥,率兵二十萬守潼關(guān),相持半年。后因楊國忠譖,詔促戰(zhàn),不得已出關(guān)決戰(zhàn),大敗,被俘,囚洛陽。后殺之。
唐詩大辭典 修訂本【生卒】:?—757
突厥突騎施哥舒部落之裔,世居安西(今新疆庫車)。家富于財,性任俠,好讀史書,知謀略。40歲始發(fā)憤折節(jié),從軍河西。以軍功升遷頗速。官至隴右節(jié)度使、兼河西節(jié)度,封涼國公,又進(jìn)西平郡王。安史亂起,受命將兵20萬守潼關(guān)。兵敗被俘,受偽職為司空。后為安慶緒所殺。生平見新、舊《唐書》本傳。敦煌遺書伯三六一九及《記纂淵海》存詩1首,斷句2?!度圃娎m(xù)拾》據(jù)之收入。
全唐文·卷四百六翰。安西副都護(hù)道元子。以軍功積累遷隴右節(jié)度副大使知節(jié)度事。天寶八載。以破石堡城功拜特進(jìn)鴻臚員外卿。進(jìn)封涼國公。拜太子太保。以風(fēng)疾廢于家。祿山之亂。起為皇太子先鋒兵馬元帥。討祿山。加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兵敗。為祿山所擒。偽署為司空。尋殺之。
人物簡介
中國歷代人名大辭典【生卒】:727—793
【介紹】:
唐洮州臨潭人,字良器。初從河西節(jié)度使王忠嗣,鳳翔節(jié)度使高升召補(bǔ)列將,因擊羌、黨項、吐蕃有功,累遷至開府儀同三司,以右金吾衛(wèi)大將軍為涇原、四鎮(zhèn)、北庭都知兵馬使,封合川郡王。朱泚反,晟收復(fù)京師,以功拜司徒兼中書令,改封西平郡王。德宗嘗曰:“天生李晟,為社稷萬人,非為朕也。”晟好善嫉惡,理家嚴(yán),達(dá)禮敦教。卒,謚忠武。
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晟字良器。隴西臨洮人。年十八從軍。以戰(zhàn)功累遷左羽林大將軍。大歷初拜開府儀同三司兼左金吾衛(wèi)大將軍涇原四鎮(zhèn)北庭都知兵馬使。封合川郡王。德宗在奉天。詔晟赴難。授尚書左仆射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收京城。拜司徒。改封西平郡王。貞元三年拜太尉中書令。五年畫像凌煙閣。九年薨。年六十七。冊贈太師。謚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