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獨見(獨見)  拼音:dú jiàn
1.獨特的見解?!秴问洗呵铩<鞠募o。制樂》:「故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圣人所獨見,眾人焉知其極?!埂痘茨献?。兵略》:「獨見者,見人所不見也?!?br />2.單獨接見。唐。白居易與承宗詔〉:「今所以開獨見之路,降非常之恩?!?/div>
《國語辭典》:無顏(無顏)  拼音:wú yán
沒顏面,心懷愧疚。《三國演義》第一一回:「如不能解圍,慈亦無顏見母矣?!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一:「只可惜袁尚寶妄言誤我,致得罪于足下,以此無顏?!?/div>
《國語辭典》:獬豸  拼音:xiè zhì
古代傳說中的異獸。形似牛,一說似羊,獨角,能分辨曲直,見人打斗時,會用角觸理虧的人?!段倪x。司馬相如。上林賦》:「椎蜚廉,弄獬豸。」也作「解廌」、「獬廌」。
《漢語大詞典》:日安
在白天遇見人或與人分別時的用語。亦稱“你好”
《國語辭典》:問牛(問牛)  拼音:wèn niú
比喻官吏關心民間疾苦。參見「丙吉問?!箺l。唐。鄭谷丞相孟夏祗薦南郊紀獻十韻〉:「池碧將還鳳,原清再問牛?!乖?。關漢卿《蝴蝶夢》第三折:「包待制比問牛的省氣力,俺父親比那教子的少見識?!?/div>
分類:見人吐舌
《國語辭典》:秦鏡(秦鏡)  拼音:qín jìng
傳說秦宮有方鏡,廣四尺,高五尺九寸,能照見人的五臟六腑,鑒別人心邪正。見《西京雜記》卷三。后用以指明鏡,能分辨是非、善惡。唐。劉長卿 避地江東留別淮南使院諸公詩:「何辭向物開秦鏡,卻使他人得楚弓。」唐。元稹諭寶〉二首之二:「秦鏡無人拭,一片埋霧月?!?/div>
《國語辭典》:設置(設置)  拼音:shè zhì
1.設立?!逗鬂h書。卷五七。劉瑜傳》:「惟陛下設置七臣,以廣諫道。」
2.裝置。如:「會議室設置了同步翻譯的設備?!?/div>
《漢語大詞典》:蒙袂
用袖子蒙住臉。謂不愿見人。禮記·檀弓下:“ 齊 大飢, 黔敖 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輯屨,貿貿然來?!?鄭玄 注:“蒙袂,不欲見人也?!?晉 陶潛 《有會而作》詩:“常善粥者心,深恨蒙袂非。”
《國語辭典》:目聽(目聽)  拼音:mù tīng
1.看人的笑貌容態(tài),就能知道他所想要說的話。《列子。仲尼》:「得聃之道,能以耳視而目聽?!?br />2.古時聽訟之法。《周禮。官秋。小司寇》:「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漢語大詞典》:贄文(贄文)
求見人時所呈送的文章。 宋 吳處厚 青箱雜記卷二:“獨 丁謂 贄文求見, 穎 倒屣延迓?!?/div>
《漢語大詞典》:弱顏(弱顔)
見人輒羞。俗謂臉嫩。《楚辭·招魂》:“弱顏固植,謇其有意些?!?王逸 注:“言美女內多廉恥,弱顏易媿。” 王夫之 通釋:“弱顏,含羞之意?!?span id="2qyqc22" class="book">《資治通鑒·陳宣帝太建四年》:“ 珽 ( 祖珽 )求見,自辨,且言:‘臣與 元海 素嫌,必 元海 譖臣?!廴躅?,不能諱,以實告之。” 胡三省 注:“見人輒自羞而顏有怩忸者為弱顏,今人猶有是言?!?/div>
《漢語大詞典》:女贄(女贄)
古時女子謁見人時所送的禮物。左傳·莊公二十四年:“女贄不過榛栗棗脩,以告虔也。”
《漢語大詞典》:縮頭龜(縮頭龜)
詈詞。比喻畏事者或妻女不貞但畏于管教羞于見人者。 明 陶宗儀 輟耕錄·廢家子孫詩:“ 秀 之 斜塘 有故 宋 大姓焉,家富饒,田連阡陌。宗族雖盛衍,而子孫多不肖。祖父財產,廢敗罄盡??と?金方所 談辭滑稽,為賦誦,好嫚戲,因摭其事,成近體一律云:‘興廢從來固有之,爾家忒煞欠扶持。諸墳掘見黃泉骨,兩觀番成白地皮。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強奴猾干欺凌主,説與人家子弟知。’夫兔撐目望月而孕,則婦女之不夫而妊也?!?/div>
《漢語大詞典》:執(zhí)摯(執(zhí)摯)
古代禮制,謁見人時攜禮物相贈。執(zhí),持;摯,所攜禮品。禮記·檀弓上:“ 魯 人有 周豐 也者, 哀公 執(zhí)摯請見之?!睋?, 陸德明 釋文作“贄”。儀禮·士相見禮“士相見之禮,摯。冬用雉,夏用腒” 漢 鄭玄 注:“摯,所執(zhí)以至者,君子見於所尊敬,必執(zhí)摯以將其厚意也?!?/div>
《漢語大詞典》:臥揖
唐 代大臣入朝前在“待漏院”休息偃臥,見人則拱手為禮,謂之“臥揖”。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四:“每赴朝序行,至‘待漏院’偃息,則有臥揖;馬上則有馬揖?!卑矗?唐 元和 初置待漏院,為朝臣晨集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