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xué)習(xí)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15
典故
1
詞典
5
分類詞匯
207
佛典
2
共207,分14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分類詞匯
(續(xù)上)
大陸漂移說
電子論
串講
穿鑿附會
歧義
詮辯
剖豁
破折號
賠釋
釋讀
解喻
龍首豕足
《國語辭典》:
大陸漂移說(大陸漂移說)
拼音:
dà lù piāo yí shuō
德國氣象學(xué)家魏格納(Wegener)所提出,他透過比對各大陸之間古氣候、古生物、巖層、地質(zhì)構(gòu)造以及大陸邊緣形狀,認為現(xiàn)今的大陸在二億五千萬年前是連在一起的古大陸,后來因大規(guī)模相對運動而分裂成數(shù)塊,成為現(xiàn)在的海陸分布狀況。
分類:
解釋
地殼運動
分布
演變
學(xué)說
《漢語大詞典》:
電子論
用物質(zhì)是由帶電粒子構(gòu)成的假設(shè)來解釋各種物理現(xiàn)象的理論。經(jīng)典電子論是1895年由洛倫茲提出的,它把電磁波與物質(zhì)相互作用歸結(jié)為電磁波與物質(zhì)中電子的相互作用。金屬電子論是1898年由德國物理學(xué)家黎開和德魯臺提出的,它認為金屬導(dǎo)電和導(dǎo)熱現(xiàn)象是因為金屬中有自由電子的緣故。
分類:
用物
物質(zhì)
帶電
粒子
構(gòu)成
假設(shè)
解釋
種物
物理
理論
《國語辭典》:
串講(串講)
拼音:
chuàn jiǎng
語文教學(xué)中,逐字逐句解釋文意后,再將整篇文章連貫起來,重新做概括的講述。
分類:
語文
文教
教學(xué)
逐字逐句
解釋
連貫
《國語辭典》:
穿鑿附會(穿鑿附會)
拼音:
chuān zuò fù huì
憑空杜撰,隨意牽合。如:「一棵老樹經(jīng)由久來的渲染與穿鑿附會,竟成了法力無邊的大樹公?!?/div>
分類:
穿鑿附會
牽強
解釋
《國語辭典》:
歧義(歧義)
拼音:
qí yì
同一種語言形式,可以表達兩種或兩種以上不同意義的語言現(xiàn)象。例如「他已經(jīng)走了半個多小時了」,「走」可以理解成「行走」,也可以理解成「離開」。又如「這個人誰都認識」,可以理解成「這個人認識所有的人」,也可以理解成「這個人誰都認識他」。
分類:
謂語
語言文字
意義
明確
幾種
可能
解釋
《漢語大詞典》:
詮辯(詮辯)
解釋和論辯。
《
南史·陸厥傳
》
:“ 約 論四聲,妙有詮辯,而諸賦亦往往與聲韻乖。”
分類:
解釋
論辯
《國語辭典》:
剖豁
拼音:
pǒu huò
分析、解釋?!毒劳ㄑ浴>矶?。莊子休鼓盆成大道》:「婆娘道:『為何不成?莫非不曾將昨夜這些話剖豁明白?』」
分類:
分說
解釋
《國語辭典》:
破折號(破折號)
拼音:
pò zhé hào
一種標(biāo)點符號,表示語意的轉(zhuǎn)變、聲音的延續(xù)、時空的起止或用來加強解釋。形式為「──」(占行中二格)。如:「這里面似乎還有一個小問題──也罷,橫豎我們不易做到盡善盡美?!?、「嗚──嗚──嗚──,警報聲又響起了?!?/div>
分類:
標(biāo)點符號
標(biāo)明
行文
解釋
說明
語句
《漢語大詞典》:
賠釋(賠釋)
賠罪解釋。
《
紅樓夢
》
第十六回:“你明兒見了他,好歹賠釋賠釋,就説我年輕,原沒見過世面,誰叫大爺錯委了他呢?!?/div>
分類:
賠罪
解釋
《漢語大詞典》:
釋讀(釋讀)
謂考證并解釋古代語言文字。
分類:
考證
解釋
語言文字
《漢語大詞典》:
解喻
亦作“ 解諭 ”。 解釋曉喻。
《淮南子·要略》
:“詮言者,所以譬類人事之指,解喻治亂之體也?!?唐
張固
《幽閑鼓吹》
:“子 孟陽 ,初為戶部侍郎,夫人憂惕,謂曰:‘以爾人材,而在丞郎之位,吾懼禍之必至也。’戶部解喻再三?!?span id="q1dj1pr" class="book">《
明史·周順昌傳
》:“知府 寇慎 、知縣 陳文瑞 素得民,曲為解諭,眾始散?!?李大釗
《史觀》
:“紀(jì)錄里的歷史是印板的,解喻中的歷史是生動的?!?/div>
分類:
解釋
曉喻
《漢語大詞典》:
龍首豕足(龍首豕足)
猶言牛頭不對馬嘴。謂對書義的解釋與原旨相去甚遠,風(fēng)馬牛不相及。 南朝 梁元帝
《
金樓子·立言下
》
:“夫今之俗,搢紳稚齒,閭巷小生,學(xué)以浮動為貴。用百家則多尚輕側(cè),涉經(jīng)記則不通大旨,茍取成章,貴在悅目。龍首豕足,隨時之義;牛頭馬髀,強相附會?!?/div>
分類:
牛頭
不對
解釋
相去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