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770,分185頁顯示  上一頁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華言
妖言
載言
言偃
指言
申言
過言
言色
理言
言教
揚言
浪言
庶言
言章
庸言
《漢語大詞典》:華言(華言)
(1).浮華之言;浮夸之言。 漢 焦贛 《易林·咸之頤》:“華言風語,自相詿誤,終無兇事,安寧如故?!?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大夫曰:‘文學言治尚於 唐 虞 ,言義高於秋天,有華言矣,未見其實也。’” 明 唐順之 《萬古齋公傳》:“及有所得,多出先儒論斷之外。文字尚理致,不為華言?!?br />(2).指中原地區(qū)的語言。后泛指漢語。 宋 梅堯臣 《送祖擇之學士北使》詩:“獻鮮禿髮馳,問譯華言答。” 魯迅 《集外集·〈癡華鬘〉題記》:“嘗聞 天竺 寓言之富,如大林深泉,他國藝文,往往蒙其影嚮,即翻為 華 言之佛經中,亦隨在可見。”
《國語辭典》:妖言  拼音:yāo yán
怪誕的邪說?!妒酚洝>硪弧?。孝文本紀》:「今法有誹謗妖言之罪,是使眾臣不敢盡情,而上無由聞過失也?!?/div>
《漢語大詞典》:載言(載言)
謂記錄國家盟會之辭。后亦泛指記錄史事。禮記·曲禮上:“史載筆,士載言?!?鄭玄 注:“言,謂會同盟要之辭?!?陳澔 集說:“言,謂盟會之辭?!?唐 劉知幾 《〈史通〉序》:“自惟歷事二主,從官兩京,遍居司籍之曹,久處載言之職?!卑?,“載言之職”謂史官。
《國語辭典》:言偃  拼音:yán yǎn
人名。(西元前506~?)字子游,春秋吳國人。孔子弟子,仕魯為武城宰,習于禮,以文學著稱,孔門四科中列于文學科。
《漢語大詞典》:指言
猶指陳。 唐 元稹 《〈白氏長慶集〉序》:“比比上書言得失,因為《賀雨》《秦中吟》等數(shù)十章,指言天下事,時人比之《風》《騷》焉?!?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啟奏之外,有可以救濟人病,裨補時闕,而難於指言者,輒詠歌之,欲稍稍遞進聞於上?!?span id="zhvnffr" class="book">《宋史·哲宗紀二》:“侍從中書舍人以上各舉所知二人,權侍郎以上舉一人,仍指言所堪任職?!眳⒁姟?指陳 ”。
分類:指言
《國語辭典》:指陳(指陳)  拼音:zhǐ chén
指明和敘述。如:「他在會議上指陳這次活動的得失,以便檢討改進?!埂逗鬂h書。卷六○下。蔡邕列傳》:「宜披露失得,指陳政要?!?/div>
分類:指陳陳述
《漢語大詞典》:申言
(1).再次陳說;重復述說。《清波別志》卷下引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 康定 中, 王渙 為 荊王 元儼 翊善。王用度無節(jié), 渙 以書諫:方國家有邊患,宜助節(jié)用。王判其后曰:‘愁殺你,愁殺你!’他日申言之,又判曰:‘仰翊善,依翊善?!?宋 洪邁 容齋續(xù)筆·漢書注冗:“ 顏師古 注漢書……有失之贅冗及不煩音釋者。其始遇字之假借,從而釋之。既云‘他皆類此’,則自是以降,固不煩申言?!?清 俞樾 諸子平議·管子二“請修兵革……內修兵革”:“‘內修兵革’亦宜作‘請修兵革’,蓋即上語而申言之也,涉下文‘內奪民用’而誤?!?br />(2).鄭重說明。 明 沈德符 野獲編·禮部一·吳仙居奪謚:“ 于 請奪 吳 諡,疏末又申言請補故御史 楊爵 諡……以 楊 形 吳 ,見其褒貶恰當,可謂良工心苦矣?!?br />(3).指明確地說。 梁啟超 《論俄羅斯虛無黨》:“更申言之,則虛無黨之爭點,起于生計問題,而非起于政治問題?!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政聞社宣言書》:“夫所謂改造政府,所謂反對專制,申言之,則不外求立憲政治之成立而已。”
(4).猶聲言,公開地用語言或文字表示。 清 俞正燮 癸巳類稿·緬甸東北兩路地形考:“﹝ 曩占 ﹞燒滅 孟連 ,而自歸於 中國 。 永昌府 知府 楊重穀 與武弁謀,申言蠻反,討平之。遂置 古利宴 於極典以邀功?!?清 林則徐 《批駁余保純等為英商貨船聽候請照開盤會稟》:“‘搜查’二字,明是下策,何以來稟反作欣幸語氣,而一再申言之乎?” 沙汀 《淘金記》五:“ 白醬丹 再三申言要再請他吃一臺閑酒?!?/div>
《國語辭典》:過言(過言)  拼音:guò yán
過分的言論?!冻o。屈原。九章。惜誦》:「吾聞作忠以造怨兮,忽謂之過言?!?/div>
《漢語大詞典》:言色
言語和臉色。《無量壽經》卷下:“言色常和,莫相違戾?!?span id="h3hd5fj" class="book">《太平廣記》卷三七二引 唐 谷神子 《博異志·張不疑》:“言色慘沮,吁嘆不已?!?明 黃淳耀 《自監(jiān)錄一》:“吾嘗眾中察人,有以言色説人者,未嘗不心鄙之,切勿自蹈此失?!?/div>
分類:臉色
《漢語大詞典》:理言
議論。 宋 姜夔 《白石詩說》:“乍敘事而間以理言,得活法者也?!?/div>
分類:議論
《國語辭典》:言教  拼音:yán jiào
以言語教示他人。如:「身為父母,教導子女要言教、身教并重?!?/div>
《國語辭典》:揚言(揚言)  拼音:yáng yán
1.故意宣揚,散布某種言論?!稇?zhàn)國策。秦策四》:「以是告楚,楚王揚言與秦遇,魏王聞之,恐。」《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卻被皇甫酈揚言于西涼人曰:『李傕謀反,從之者即為賊黨,后患不淺?!晃鳑鋈硕嘤新犪B之言,軍心漸渙?!?br />2.誇大其辭?!洞蟠鞫Y記。文王官人》:「飾貌者不情,隱節(jié)者不平,多私者不義,揚言者寡信?!?br />3.大聲說話。《三國演義》第九回:「乃復揚言曰:『徒死無益,能從我反乎?』眾皆愿從?!?/div>
《國語辭典》:浪言  拼音:làng yán
1.狂妄的話。《西游記》第五回:「量你這些毛神,有何法力,敢出浪言?!?br />2.誇大其辭?!蹲硇咽返谝灰换兀骸肝和乒俚溃骸杭派先耍荒芮爸??』寂和尚道:『不敢,是小僧浪言?!弧?/div>
《漢語大詞典》:庶言
群言;輿論。《書·立政》:“ 文王 罔攸兼於庶言、庶獄、庶慎。” 孔 傳:“ 文王 無所兼知於毀譽眾言及眾刑獄、眾當所慎之事?!?span id="zn1hlv9" class="book">《禮記·緇衣》:“ 君陳 曰:‘出入自爾師虞,庶言同?!?鄭玄 注:“眾言同,乃行之?!?宋 王安石 《樞密使張昪封贈三代制八道》:“允于庶言,秉國樞要?!币徽f為教令。見 曾運乾 《尚書正讀》卷六。
分類:輿論教令
《漢語大詞典》:言章
彈劾官員的奏章。 宋 馬永卿 《元城語錄》:“近來朝臣之出,必有言章丑惡之辭,極力詆毀之?!?宋 劉安世 《〈忠肅集〉序》:“此皆被省者鼓怨言章,風聞過實,不足深信?!?宋 洪邁 容齋四筆·宰相任怨:“欲擬宮觀三四人,未暇而去位, 子紹 之出,遂織入言章中?!?/div>
《國語辭典》:庸言  拼音:yōng yán
平常的言語。《易經。乾卦。文言曰》:「庸言之信,庸行之謹?!?/div>
分類:平常言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