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770,分185頁顯示  上一頁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那言
質(zhì)言
口言
回言
工言
言稱
言工
向言
希言
談言
切言
酌言
言智
言綸
豫言
《漢語大詞典》:那言
豈知;豈料。 唐 元稹 《古社》詩:“主人議芟斫,怪見不敢前。那言空山燒,夜隨風(fēng)馬奔?!?唐 元稹 《酬別致用》詩:“昨來竄 荊 蠻,分與平生隳。那言返為遇,獲見心所奇?!?/div>
分類:豈料
《國語辭典》:質(zhì)言(質(zhì)言)  拼音:zhí yán
實(shí)言,以實(shí)情相告?!妒酚?。卷一○二。張釋之傳》:「問釋之秦之敝,具以質(zhì)言。」
《漢語大詞典》:口言
(1).說話。 漢 王充 論衡·自紀(jì):“故口言以明志,言恐滅遺,故著之文字?!?span id="kzckzai" class="book">《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七:“聽小師父口言,不是這里本處人。”
(2).謂親口誓言。白雪遺音·馬頭調(diào)·世界上之三:“莫非疑奴的恩情假,海誓山盟,自有神靈鑒,不睹口言?!?/div>
《漢語大詞典》:回言(迴言)
(1).回話。二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陸氏 聽説到此際,也不回言,只是低頭悲哭,十分哀切?!?br />(2).猶回嘴。儒林外史第二三回:“ 牛玉圃 在 萬 家吃酒,直到更把天才回來,上樓又把 牛浦 數(shù)説了一頓, 牛浦 不敢回言,彼此住下?!?br />亦作“廻言”。 回話。劉知遠(yuǎn)諸宮調(diào)·君臣弟兄子母夫婦團(tuán)圓:“其時 洪義 卻廻言,深感經(jīng)略不處斷,思想從前悔萬千?!?/div>
分類:回話回嘴
《漢語大詞典》:工言
巧言,花言巧語。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詩之二五:“拔劍臨白刃,安能相中傷?但畏工言子,稱我三江旁?!?黃節(jié) 注:“工言,猶巧言也?!?/div>
《漢語大詞典》:言稱(言稱)
猶言說。 南朝 宋 顏延之 《庭誥》:“文理精出,而言稱未達(dá);論問宣茂,而不以居身?!?/div>
分類:言稱
《韻府拾遺 東韻》:言工
張耒荅李推官書:因其能文也,而言益工,因其言工也,而理益明。
《漢語大詞典》:向言(嚮言)
古籍所載的一種特異現(xiàn)象。嚮,通“ 響 ”。晉書·五行志中:“ 吳孫休 時, 烏程 人有得困病,及差,能以響言者,言於此而聞於彼。自其所聽之,不覺其聲之大也。自遠(yuǎn)聽之,如人對言,不覺聲之自遠(yuǎn)來也。聲之所往,隨其所向,遠(yuǎn)者所過十?dāng)?shù)里……言不從之咎也?!焙笥脼榻ㄑ灾S喻而使在上者明察下情的典故。 清 錢謙益 《嚮言》詩序:“善聽嚮言者,莫如圣人。有瞻言之圣人,言從作乂,而天下無嚮言之咎矣?!?/div>
《漢語大詞典》:希言
少言,少說話。一說指平談無味的話。老子:“希言自然?!?河上公 注:“希言者,是愛言也。愛言者,自然之道。”按,愛,吝惜。 王弼 注:“下章言:道之出言,淡兮其無味也,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然則無味不足聽之言,乃是自然之至言也?!?/div>
《漢語大詞典》:談言(談言)
言談。韓非子·五蠹:“今人主之於言也,説其辯而不求其當(dāng)焉;其用於行也,美其聲而不責(zé)其功焉。是以天下之眾,其談言者務(wù)為辯而不周於用?!?陳奇猷 集釋:“ 津田鳳卿 曰: 山 云:‘談言字倒,下文作言談可證。’案: 津 説是, 松皋圓 説同。又案:言談?wù)?,指從衡家?!?span id="b99njmm" class="book">《史記·日者列傳褚少孫論》:“觀其對二大夫貴人之談言,稱引古明王圣人道,固非淺聞小數(shù)之能?!?阿英 《〈明朝的笑話〉小序》:“用談言微笑的手段,來消滅生活上的苦痛?!?/div>
分類:言談
《漢語大詞典》:切言
猶直言。漢書·成帝紀(jì):“冀聞切言嘉謀,匡朕之不逮?!?漢 劉向 說苑·貴德:“忠良切言,皆鬱於胸?!?span id="h9444uf"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神宗元豐八年》:“時大臣有不欲者,於詔語中設(shè)六事以禁切言者。” 清 馮定遠(yuǎn) 鈍吟雜錄:“詩之為文,一出一入,有切言者,有微言者,輕重?zé)o準(zhǔn),唯在達(dá)其志耳?!?/div>
分類:直言
《漢語大詞典》:酌言
酌酒。言,助詞。《詩·小雅·瓠葉》:“君子有酒,酌言獻(xiàn)之?!?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2673' target='_blank'>《文選·謝靈運(yùn)〈擬魏太子“鄴中集”詩·阮瑀〉》:“傾酤係芳醑,酌言豈終始?!?呂延濟(jì) 注:“酌言豈終始,謂宴樂無休息也?!?明 劉基 《將進(jìn)酒》詩:“酌言進(jìn)之,思心洋洋?!?/div>
分類:酌酒助詞
《漢語大詞典》:言智
言語的才智。藝文類聚卷九一引 南朝 宋 劉義慶 《幽明錄》:“ 晉 兗州 刺史 沛國 宋處宗 ,嘗買得一長鳴雞,愛養(yǎng)甚至,恒籠著窗間,雞遂作人語,與 處宗 談?wù)?,極有言智,終日不輟, 處宗 因此言巧大進(jìn)?!?唐 李涉 《寄河陽從事楊潛》詩:“ 秦中 豪寵爭出羣,巧將言智寬明君?!?/div>
分類:才智
《漢語大詞典》:言綸(言綸)
指詔書。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節(jié)度:“載更齋鉞,已錫言綸?!眳⒁姟?言絲 ”。
分類:詔書
《漢語大詞典》:言絲(言絲)
指詔書。語出禮記·緇衣:“王言如絲,其出如綸;王言如綸,其出如綍?!?宋 宋庠 《祫饗禮成》詩:“蠅筆言絲慎,雞場赦鼓催。”
分類:詔書
《漢語大詞典》:豫言
(1).預(yù)先推論。漢書·谷永傳:“臣 永 所以破膽寒心,豫言之累年?!?span id="9lmmya4"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故兵者不可豫言,臨難而制變者也?!?宋 葉適 《國子監(jiān)主簿周公墓志銘》:“本置要官,事有當(dāng)否,使之豫言;人有邪正,使之先辨?!?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今之 廣西 會黨,其成敗雖不可知,要之,繼此而起者,必視 廣西 會黨為尤勝,可豫言也。”
(2).預(yù)先說出的關(guān)于將來要發(fā)生什么事情的話。 魯迅 《準(zhǔn)風(fēng)月談·詩和豫言》:“豫言總是詩,而詩人大半是豫言家。然而豫言不過詩而已,詩卻往往比豫言還靈?!?/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