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770,分185頁顯示  上一頁  26  27  28  29  30  32  33  34  35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花言
精言
交言
諫言
佳言
纂言
言表
言空
析言
倡言
動言
遠言
主言
敘言
修言
《駢字類編》:花言
詩品:落花無言。人淡如菊。書之歲華。其曰可讀。蘇軾松風亭下梅花盛開詩:麻姑過君急掃灑,鳥能歌舞花能言。陳樵和楊廉夫買妾歌:劉郎吹笛花能言,云離雨別三十年。 高啟問梅閣詩:問春何處來,春來在何許。月墮花不言,幽禽自相語。
《漢語大詞典》:精言
精妙的言辭。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夸飾:“神道難摹,精言不能追其極;形器易寫,壯辭可以喻其真?!?胡蘊玉 《〈中國文學史〉序》:“戶肄 大秦 之書,家習 佉廬 之字。三倉之典籍,船載而東;六藝之精言,人誰過問?!?/div>
分類:精妙言辭
《漢語大詞典》:交言
(1).交談。舊五代史·晉書·康福傳:“﹝ 福 ﹞擢自小校,暴為貴人,每食非羊之全髀不能飫腹,與士大夫交言,懵無所別?!?張難先 《都督府之組織設施及人選》:“ 黎元洪 自到諮議局后,兩日未食,亦不與人交言。” 沙汀 《范老老師》:“他一連躺了兩天,不吃飯食,也不同家里人交言?!?br />(2).一齊進言。 唐 韓愈 《唐故相權公墓碑》:“薦士於公者,其言可信,不以其人布衣不用;即不可信,雖大官勢人交言,一不以綴意?!?/div>
《國語辭典》:諫言(諫言)  拼音:jiàn yán
勸諫的話。如:「針對上司錯誤的決策,他毫不保留的在會議上提出諫言。」
《漢語大詞典》:佳言
美言;良言。 三國 魏 阮侃 《答嵇康》詩之一:“隹言盈我身,援帶以自銘?!?span id="o1zummr" class="book">《晉書·胡毋輔之傳》:“ 彥國 吐佳言如鋸木屑,霏霏不絶,誠為后進領袖也?!?唐 柳宗元 《飲酒》詩:“清陰可自庇,竟夕聞佳言?!?/div>
分類:美言
《漢語大詞典》:纂言
撰述。 唐 韓愈 《進學解》:“記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鉤其元?!?/div>
分類:撰述
《漢語大詞典》:言表
指言語中流露出來的意思。 元 吳師道 吳禮部詩話:“數(shù)詩詞旨精深,音節(jié)悲壯,凄涼感慨之意,溢於言表,讀之猶使人惻然。”《花月痕》第二回:“此詩飄飄欲仙,然抑鬱之意見於言表?!?魯迅 《墳·科學史教篇》:“此其言表,與 震旦 謀新之士,大號興學者若同?!?/div>
《漢語大詞典》:言空
空言,空泛之言。 宋 梅堯臣 《答韓三子華韓五持國韓六玉汝見贈述詩》:“邇來道頗喪,有作皆言空?!?/div>
《漢語大詞典》:析言
(1).分言。指聯(lián)句。 唐 韓愈 張籍 《會合聯(lián)句》:“析言多新貫,攄抱無昔壅?!?br />(2).訓詁學用語。謂分開說;區(qū)別地說。 清 黃宗羲 《淇仙毛君墓志銘》:“古之言者,不出賦、比、興三者,傳多析言之。其實如庖中五味烹飪得宜,欲舉一味以名之,不可得也?!?span id="unfkchg" class="book">《說文·口部》“唯,諾也” 清 段玉裁 注:“此渾言之;《玉藻》曰‘父命呼唯而不諾’,析言之也?!?章炳麟 《文學說例》:“夫狗有縣蹏曰犬(説文);犬未成豪曰狗(《釋畜》):通言則同,析言則異。”
《國語辭典》:倡言  拼音:chàng yán
1.首先提出意見?!度龂?。卷一九。魏書。陳思王植傳》:「今之否隔,友于同憂,而臣獨倡言者,竊不愿于圣世使有不蒙施之物?!顾?。程大昌《演繁露。卷六。佛牙》:「世人尊佛太甚,但有一人倡言是佛,俗子萬眾擎跽畏敬,傾家以施,焚肌以禮,安有敢證其謬者?!?br />2.揚言。《宋史。卷三六五。岳飛傳》:「俊疑飛漏言,還朝,反倡言飛逗遛不進?!埂读凝S志異。卷四。田七郎》:「林兒意益肆,倡言叢眾中,誣主人婦與私。」
《駢字類編》:動言(動言)
唐 白居易 新樂府 紫毫筆 譏失職也 臣有奸邪正衙奏,君有動言直筆書。
《漢語大詞典》:遠言(遠言)
謂含義深奧的話。 明 李贄 《〈先行錄〉序》:“曰:‘以言乎遠則不御’,是遠言皆可行也?!?/div>
分類:含義深奧
《漢語大詞典》:主言
(1).崇尚空談。國語·晉語五:“ 陽子 華而不實,主言而無謀?!?韋昭 注:“主,尚也?!?br />(2).以記載言論為主。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書記:“ 大舜 云:書用識哉!所以記時事也。蓋圣賢言辭,總為之書,書之為體,主言者也。” 黃侃 札記:“傳其語言謂之書?!?/div>
《國語辭典》:敘言(敘言)  拼音:xù yán
作者陳述作品主旨、寫作過程,或他人對著作的介紹、評述。也作「序言」。
分類:敘談
《漢語大詞典》:修言
(1).統(tǒng)一號令。國語·周語上:“有不祭則修意,有不祀則修言?!?韋昭 注:“言,號令也。”
(2).虛飾言辭。 宋 周密 《齊東野語·慶元開慶六士》:“但首發(fā)虛名之誤世,上係國家;而明指六士以修言,已形辭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