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770,分185頁顯示  上一頁  37  38  39  40  41  43  44  45  46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衡言
窾言
單言
飛言
憲言
言誓
言使
言金
設(shè)言
簧言
厚言
辭言
安言
端言
典言
《漢語大詞典》:衡言
平正之言。大戴禮記·曾子制言下:“天下有道,則君子訢然以交同;天下無道,則衡言不革。” 盧辯 注:“衡,平也。言不茍合也?!?孔廣森 補(bǔ)注:“平言,不危言也?!?南朝 梁 任昉 《出郡傳舍哭范仆射》詩:“運(yùn)阻衡言革,時泰玉階平?!?/div>
《漢語大詞典》:窾言
空言,不實(shí)之言。史記·太史公自序:“窾言不聽,姦乃不生,賢不肖自分,白黑乃形?!?宋 王安石 《謝手詔令視事表》:“人習(xí)玩於久安,吏循緣於積弊,窾言不忌,詖行無慚?!?明 張居正 《贈霽翁尊師吳老先生督學(xué)山東序》:“窾言者,棄德之竇也?!?/div>
《漢語大詞典》:單言(單言)
(1).全部說完。單,通“ 殫 ”。后漢書·南匈奴傳論:“自后經(jīng)綸失方,畔服不一,其為疢毒,故可單言。”
(2).一個字。新唐書·后妃傳上·睿宗昭成竇皇后:“以單言配之,應(yīng)曰‘圣昭’若‘睿成’;以復(fù)言配之,應(yīng)曰:‘大圣昭成’、‘圣真昭成’?!?br />(3).猶片言。新唐書·陸贄傳:“初, 劉從一 姜公輔 等材下,不逮 贄 遠(yuǎn)甚,徒以單言暫謀偶有合,由下位建臺宰?!?span id="3z7mc7l" class="book">《新唐書·裴度傳》:“且臣視天顏不咫尺,比尚未能決,千里單言,可悟圣聽哉?”
分類:一個字
《漢語大詞典》:飛言(飛言)
沒有根據(jù)的話。 漢 焦贛 《易林·豫之升》:“多虛少實(shí),語不可覆,樽虛無酒,飛言如雨?!本﹦?span id="lo2ldp7" class="book">《烏龍院》第五場:“噯,也不知哪個嚼舌根的,飛言飛語挑撥了 宋大爺 ,這些日子不到 烏龍院 走走?!?/div>
分類:有根五場
《漢語大詞典》:憲言(憲言)
(1).格言。國語·周語下:“觀之,與民之憲言,則皆亡王之為也?!?br />(2).合乎禮法之言。 漢 趙岐 《〈孟子〉題辭》:“﹝ 孟子 ﹞恥沒世而無聞焉,是故垂憲言而詒后人?!?/div>
分類:格言禮法
《國語辭典》:言誓  拼音:yán shì
言教。指圣賢經(jīng)傳中的言語。三國魏。阮籍詠懷詩〉八二首之五八:「豈與蓬戶士,彈琴誦言誓?」
《漢語大詞典》:言金
史記·呂不韋列傳:“ 呂不韋 乃使其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jì),二十餘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布 咸陽 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焙笠浴把越稹敝秆赞o貴重如金。 漢 王充 論衡·自紀(jì):“言金由貴家起,文糞自賤室出。《淮南》《呂氏》之無累害,所由出者,家富官貴也?!眳⒁姟?一字千金 ”。
《國語辭典》:一字千金  拼音:yī zì qiān jīn
秦代呂不韋集門客撰《呂氏春秋》,書成,懸于國門,稱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典出《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后遂以一字千金比喻文辭精當(dāng),價值極高。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上。古詩》:「文溫以麗,意悲而遠(yuǎn),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埂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一○六回:「這個辦書的事情,不是外行人知道的。并且文章價值,有甚一定,古人一字千金,尚且肯出?!挂沧鳌敢蛔种登Ы稹?。
《漢語大詞典》:設(shè)言(設(shè)言)
(1).假設(shè)的話。韓非子·南面:“人臣為主設(shè)事,而恐其非也,則先出説設(shè)言曰:‘議是事者,妬事者也?!?梁啟雄 解:“假設(shè)的話?!?span id="pxqcre7" class="book">《詩·小雅·巷伯》“取彼譖人,投畀豺虎” 宋 朱熹 集傳:“此皆設(shè)言,以見欲其死亡之甚也?!?br />(2).立言;說話。《淮南子·原道訓(xùn)》:“昔 舜 耕於 歷山 ,朞年而田者爭處墝埆……當(dāng)此之時,口不設(shè)言,手不指麾,執(zhí)玄德於心,而化馳若神?!?南朝 梁 陶弘景 《〈登真隱訣〉序》:“真人立象垂訓(xùn),本不為朦狡設(shè)言,故每標(biāo)通衢而恒略曲徑?!?宋 宋祁 《楊太尉墓志銘》:“ 慶歷 二年, 契丹 閫,差人來請,設(shè)言造端,謀寒先盟?!?span id="3bsdtds" class="book">《紅樓夢》第九回:“每日一入學(xué)中,四處各坐,卻八目勾留,或設(shè)言托意,或詠桑寓柳,遙以心照,卻外面自為避人眼目?!?/div>
《漢語大詞典》:簧言
(1).簧片振鳴。比喻動聽的樂聲。 唐 劉禹錫 《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詩并沉中丞姚員外所和見徵繼作》:“泉清石布博棋子,蘿密鳥韻如簧言?!?br />(2).欺人的謊言。 唐 李白 《雪讒詩贈友人》:“坦蕩君子,無悅簧言?!?明 徐霖 《繡襦記·謀脫金蟬》:“禮貌欠從容,登堂靦腆,只恐簧言譏諷?!?span id="krlxdsi" class="book">《天雨花》第十回:“便教磚縫蟻難入,也慮簧言巧織成。”
《漢語大詞典》:厚言
忠厚之言。莊子·人間世:“若殆以不信厚言,必死於暴人之前矣!”
分類:忠厚
《漢語大詞典》:辭言(辭言)
言辭。韓非子·八奸:“為人臣者,事公子側(cè)室以音聲子女,收大臣廷吏以辭言,處約言事,事成則進(jìn)爵益祿,以勸其心,使犯其主。”三國志·魏志·陳羣傳:“夫人之所欲,莫不有辭,況乃天王,莫之敢違……若必作之,固非臣下辭言所屈?!?/div>
分類:言辭
《漢語大詞典》:安言
謂言談從容不迫;言辭迂緩。后漢書·劉陶傳:“臣聞事之急者不能安言,心之痛者不能緩聲·” 宋 王安石 《秘閣校理張君墓志銘》:“又能為吏,當(dāng)官有所守,嶷嶷必得其意。然平居安言徐視易狎,若無能者。”
《漢語大詞典》:端言
正言;直言。韓非子·三守:“然則端言直道之人不得見,而忠直日疏?!?span id="jpdoeqf" class="book">《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畏忌諱諛,不敢端言其過?!?/div>
分類:正言直言
《漢語大詞典》:典言
(1).法言,合于禮法的言辭。國語·晉語二:“懷之以典言,薄其要結(jié)而厚德之,以示之信?!?韋昭 注:“典,法也。法言,謂 陽穀 之會,以四教令諸侯之屬。”
(2).典雅有據(jù)的言辭。 晉 皇甫謐 《三都賦序》:“逮 漢 賈誼 頗節(jié)之以禮。自時厥后,綴文之士,不率典言,并務(wù)恢張?!?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雜文:“ 崔駰 《達(dá)旨》,吐典言之裁?!?章炳麟 《辨詩》:“古者多見 子夏 、 李斯 之篇,故其文章都雅,造之自我,皆合典言?!?/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