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2詞典 1分類詞匯 21
《國語辭典》:讓步(讓步)  拼音:ràng bù
雙方發(fā)生爭執(zhí)時(shí),為避免起沖突,而放棄自己主張或利益的一部分,以求事情和平解決,稱為「讓步」。如:「雙方為了這點(diǎn)小事,爭得臉紅脖子粗,誰也不肯讓步。」
《國語辭典》:退讓(退讓)  拼音:tuì ràng
謙退遜讓?!抖Y記。曲禮上》:「是以君子恭敬撙節(jié)退讓以明禮。」《漢書。卷九二。游俠傳。郭解傳》:「雖為俠而恂恂有退讓君子之風(fēng)。」
《漢語大詞典》:避路
(1).避退讓路。晉書·石季龍載記上:“朕聞良臣正如猛獸,高步通衢而豺狼避路,信矣哉!” 唐 李冗 獨(dú)異志卷中:“ 略 棄官入海,惡蟲猛獸悉避路。” 清 楊潮觀 《新豐店馬周獨(dú)酌》:“肥馬當(dāng)風(fēng),蹇驢避路?!?br />(2).舊時(shí)禮節(jié)。遇尊長于路,避退一旁,以示敬畏。《魏書·元子思傳》:“中尉出行,車輻前驅(qū),除道一里,王公百辟避路?!?span id="fcolhr6" class="book">《舊唐書·王世充傳》:“或輕騎游歷街衢,亦不清道,百姓但避路而已?!?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此正教人避路遜畔之意。”
(3).退讓;讓步。 宋 王十朋 《讀蘇文》:“至論其文之工,才之美,是宜 韓公 欲推遜 子厚 , 歐陽子 欲避路放 子瞻 出一頭地也?!?宋 張綱 《江城子·和呂丞送進(jìn)士赴省》詞:“直下青冥休避路,九萬里,看摶風(fēng)?!?br />(4).猶擇路。《水滸傳》第三回:“逃生不避路,到處便為家。”
《漢語大詞典》:讓手(讓手)
讓步。 李劼人 《死水微瀾》第五部分九:“那個(gè)抓 郝達(dá)三 領(lǐng)口的少年插嘴說道:‘這樣說嗎,有讓手沒有?’” 沙汀 《減租》:“全部五分之一都是 趙大爺 管業(yè),他招了十五六家佃戶,租子比一般取得重。但他有個(gè)讓手,佃戶每年都可以酌量拖欠一點(diǎn),不必一定繳足?!?/div>
分類:讓步五部
《國語辭典》:相讓(相讓)  拼音:xiāng ràng
互相謙讓、退讓?!蹲髠?。隱公九年》:「戎輕而不整、貪而無親、勝不相讓、敗不相救?!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一:「睡未安穩(wěn),只聽得床前有人行走腳步響,心疑有賊。又細(xì)聽著,恰像欲前不前,相讓一般?!?/div>
《國語辭典》:即使  拼音:jí shǐ
縱使。如:「我即使餓死也不愿向人乞討。」也作「即便」、「即令」、「即或」。
《國語辭典》:就是  拼音:jiù shì
1.表示確定語氣的詞。如:「這位就是新來的總經(jīng)理?!埂度辶滞馐贰返诙兀骸柑炖希@要娶他的人,就是我丈人抱養(yǎng)這個(gè)小孩子?!?br />2.用于句末,表示訴求或應(yīng)允?!抖膛陌阁@奇》卷一○:「大郎道:『這個(gè)卻不知道,叫他出來就是。』」《紅樓夢(mèng)》第四六回:「有什么不稱心之處,只管說與我,我包管你遂心如意就是了。」
3.表示同意。如:「就是,就是,你真是一語中的!」《金瓶梅》第二四回:「惠蓮道:『賊囚根子!六月債兒熱還得快,就是,甚么打緊?教你彫佛眼兒!便當(dāng)你不掃,丟著,另教個(gè)小廝掃。他問我,只說得一聲。』」
4.連詞:(1)表示假設(shè)。下半句常用「也」字相呼應(yīng)?!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今日為了父親,就是殺身,也說不得,何惜其他!」《儒林外史》第一一回:「就是如此,也只好慢慢勸他?!?2)表示轉(zhuǎn)折,猶言不過、只是。如:「這孩子真不錯(cuò),就是內(nèi)向了一點(diǎn)。」《老殘游記二編》第一回:「泰安的轎子像個(gè)圈椅一樣,就是沒有四條腿?!?/div>
《國語辭典》:倒是  拼音:dào shì
卻是。如:「他說的話或許不好聽,倒是很有道理?!埂都t樓夢(mèng)》第七九回:「倒是這唐突閨閣,萬萬使不得的?!埂度辶滞馐贰返谝凰幕兀骸傅故俏叶嗍?,不該來惹這婆子口舌!」
《國語辭典》:者波  拼音:zhě bō
宋、元時(shí)代常用的語末助詞,意同呵、呀、啊。元。關(guān)漢卿《拜月亭》第一折:「這般者波,怕不問時(shí),權(quán)做弟兄,問著后,道做夫妻?!乖o名氏《猿聽經(jīng)》第一折:「五彩般祥云涌,堪可與仙家受用。既不是者波,卻怎嶺外飛著雙鳳!」
《國語辭典》:就要  拼音:jiù yào
1.即使要。常與「也」結(jié)合使用,表示假設(shè)。清。李漁《比目魚》第三出:「就要孩兒學(xué)戲,也只好在戲文里面趁些本分錢財(cái)罷了?!?br />2.即將?!度辶滞馐贰返谌寤兀骸改闱以诖俗⌒r(shí),只怕再來就要迷路了?!?/div>
《國語辭典》:慢說(慢說)  拼音:màn shuō
莫說、別說?!都t樓夢(mèng)》第五六回:「慢說拉手,他的東西我們略動(dòng)一動(dòng)也不依?!挂沧鳌嘎f」、「謾說」。
《國語辭典》:互讓(互讓)  拼音:hù ràng
彼此禮讓。如:「只要駕駛?cè)嘶プ屢幌?,許多車禍均可避免?!骨濉<o(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四。灤陽消夏錄四》:「乞示諭百姓,仆妾勿凌虐,債負(fù)勿逼索,諸事互讓勿爭斗,庶鬼無所施其技。」
《國語辭典》:妥協(xié)(妥協(xié))  拼音:tuǒ xié
1.對(duì)立的雙方為避免沖突或爭執(zhí),彼此在原則、利益上讓步,謀求融洽的行為。如:「經(jīng)過調(diào)解,雙方都不再堅(jiān)持己見,愿意妥協(xié)?!?br />2.穩(wěn)妥適當(dāng)。《紅樓夢(mèng)》第一七、一八回:「縱擬了出來,不免迂腐古板,反不能使花柳園亭生色,似不妥協(xié),反沒意思?!埂独蠚堄斡洝返诎嘶兀骸缸酪螏装?,布置極為妥協(xié)?!?br />3.停當(dāng)、完畢。《紅樓夢(mèng)》第二三回:「正才掩埋妥協(xié),只見襲人走來?!埂独蠚堄斡洝返诰呕兀骸干n頭一一答應(yīng)說:『都齊備妥協(xié)了?!弧?/div>
《國語辭典》:相忍為國(相忍為國)  拼音:xiāng rěn wèi guó
為國家的前途著想,而彼此盡量克制、忍讓?!蹲髠鳌U压辍罚骸冈灿緦O以勞之,旦及日中,不出。曾夭謂曾阜旦:『旦及日中,吾知罪矣。魯以相忍為國也,忍其外,不忍其內(nèi),焉用之?』」
《國語辭典》:姑息政策  拼音:gū xí zhèng cè
利用姑息、讓步的方法以求取和平的外交政策。如二次大戰(zhàn)前英、法對(duì)德、義侵略的縱容,時(shí)人稱為「姑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