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訊治(訊治)
審理治罪。史記·吳王濞列傳:“以 漢 有賊臣,無功天下,侵奪諸侯地,使吏劾繫訊治?!?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刑部·嘉靖丁亥大獄:“三法司之長,俱下獄訊治?!?清 劉錫鴻 《英軺私記·英倫訊案規(guī)模》:“刑司之權(quán),足以訊治其國主王公大臣,故 英倫 有‘君主非尊,律例為尊’之語。”
《漢語大詞典》:訊函(訊函)
猶信函。訊,通“ 信 ”。 宋 胡宿 《正月一日北使入賀畢就驛賜花酒果口宣》:“卿等式將好幣,已達(dá)訊函,方退息于都郵,宜就頒于良醖,副之甘實(shí),體我眷恩?!?/div>
分類:信函
《國語辭典》:吐芳訊(吐芳訊)  拼音:tǔ fāng xùn
善意的問候?!段倪x。謝瞻。于安城答靈運(yùn)詩》:「綢繆結(jié)風(fēng)微,煙煴吐芳訊?!埂段倪x。顏延之。直東宮答鄭尚書詩》:「君子吐芳訊,感物惻余衷?!?/div>
分類:善意問候
《漢語大詞典》:訊讞(訊讞)
審訊定罪。明史·舒化傳:“十四年應(yīng)詔陳言。請信詔令,清獄訟,速訊讞,嚴(yán)檢驗(yàn),禁寃濫,而以格天安民歸本圣心?!?/div>
《漢語大詞典》:訊掠(訊掠)
謂拷打?qū)弳枴?span id="0qmrabj" class="book">《資治通鑒·唐代宗大歷四年》:“使坊市惡少年羅告富室,誣以罪惡,捕繫地牢,訊掠取服。” 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四:“我再入牢獄,訊掠慘苦,今豈復(fù)可堪?!?金 元好問 續(xù)夷堅(jiān)志·天賜夫人:“人白晝?nèi)肫渲?,皆恐怖毛豎。旁近言,靜夜時(shí)聞?dòng)嵚勇?,故過者或迂路避之。”
分類:拷打審問
《漢語大詞典》:訊牘(訊牘)
問候的書信。 宋 胡宿 《謝子莊知郡啟》:“遐記朋簪之舊,薦貽訊牘之華,執(zhí)玩以還,感藏?zé)o斁。” 宋 胡宿 《謝運(yùn)使部中啟》:“枉襃華之訊牘,敦茂悅之襟情。”
分類:問候書信
《韻府拾遺 震韻》:再訊(再訊)
宋書文獻(xiàn)王義恭傳:刑獄不可壅滯,一月可再訊。
《漢語大詞典》:附訊(附訊)
捎帶的問訊。 宋 葉適 《與黃巖林元秀書》:“上覆 元秀 、 國材 二兄:尊友 姚君 俞之 行,附訊必達(dá)。”
分類:捎帶問訊
《漢語大詞典》:考訊(考訊)
(1).考查;詢問。國語·晉語六:“考訊其阜以出,則怨靖?!?韋昭 注:“訊,問也;阜,眾也;靖,安也。言內(nèi)直謀相親愛,乃考問百姓,知其虛實(shí),然后出軍用師,則怨惡自安息?!?br />(2).刑拷審訊。后漢書·梁節(jié)王暢傳:“ 豫州 刺史 梁相 舉奏 暢 不道,考訊,辭不服?!?span id="cuc6hqv" class="book">《文選·潘岳〈馬汧督誄〉序》:“考訊吏兵,以檟楚之辭連之?!?張銑 注:“訊,問也……言考問軍吏兵士?!?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獻(xiàn)二·王公家書:“男赤心為國,奮不顧身,冒昧陳言,致皇上震怒,拏送鎮(zhèn)撫司考訊?!?/div>
《漢語大詞典》:臨訊(臨訊)
謂親臨審訊。梁書·武帝紀(jì)中:“深懼懷寃就鞫,匪惟一方??缮觌分T州,月一臨訊,博詢擇善,務(wù)在確實(shí)。”
分類:親臨審訊
《韻府拾遺 震韻》:遣訊(遣訊)
晉書李胤傳:國有大政,可親延群公,詢納讜言。若有不任覲會(huì),臨時(shí)遣侍臣訊訪。詔從之。
《漢語大詞典》:推訊(推訊)
審問。《宋書·徐羨之傳》:“政刑多所未悉,可如先二公推訊?!?span id="eog0yuv" class="book">《新唐書·宦者傳下·李輔國》:“置察事聽兒數(shù)十人,吏雖有秋豪過,無不得,得輒推訊?!?元 關(guān)漢卿 《緋衣夢》第四折:“往常我繡幃獨(dú)坐洞房春,誰曾見這般推訊?!?/div>
分類:審問
《漢語大詞典》:訊安(訊安)
問好;致意。 元 姚燧 《送宰先生序》:“二人有造先主之館,煩從者為 燧 一訊安焉。”
分類:問好致意
《漢語大詞典》:訊決(訊決)
審訊判決。 明 趙南星 《明光祿寺少卿馮元靖墓志銘》:“與民約:有侵寃者得非時(shí)入告,令與所告俱至,即訊決之。”
分類:審訊判決
《漢語大詞典》:訊驗(yàn)(訊驗(yàn))
(1).訊問檢驗(yàn)。史記·淮南衡山列傳:“是時(shí)上不許公卿請,而遣 漢 中尉 宏 即訊驗(yàn)王?!?唐 柳宗元 《河間傳》:“ 河間 命邑人告其夫召鬼祝詛,上下吏訊驗(yàn),笞殺之?!?明 趙南星 《賀郡公祖二翁魏公考績序》:“籍其主名,某邑幾人,皆親至其地一一訊驗(yàn),脅從牽引者悉縱去?!?br />(2).猶言反躬自省。 元 袁裒 《求志賦》:“覽古人以為前兮,徵往轍而訊驗(yàn)?!?/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