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覆訊(覆訊)
審訊。史記·李斯列傳:“ 趙高 使其客十餘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 斯 。 斯 更以其實(shí)對(duì)?!?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三國志·魏志·程昱傳》:“法造於筆端,不依科詔;獄成於門下,不顧覆訊?!?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胭脂:“往來覆訊,經(jīng)數(shù)官無異詞?!?span id="2smeyq2" class="book">《老殘游記》第十七回:“ 魏謙 父女取保回家,候 白守 覆訊?!?/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嘉訊(嘉訊)
高妙之論。 三國 魏 嵇康 《聲無哀樂論》:“今子獨(dú)以為聲無哀樂。其理何居?若有嘉訊,今請(qǐng)聞其説?!?/div>
分類:高妙
《國語辭典》:電訊(電訊)  拼音:diàn xùn
1.用電報(bào)、電話、無線電或網(wǎng)路設(shè)備等所傳播的消息。
2.無線電訊號(hào)。
《漢語大詞典》:手訊(手訊)
親筆來信問訊。 宋 蘇軾 《答王慶源書》:“久以官宂,不暇上問,忽辱手訊,喜知車從已達(dá)輦下。”
《漢語大詞典》:鞠訊(鞠訊)
審訊。鞠,通“ 鞫 ”。 明 方孝孺 《治要》:“未見鈇鉞而畏威,未見鞠訊而遠(yuǎn)罪?!?span id="rwn7mc1" class="book">《二刻拍案驚奇》卷三三:“司理曉得他是法術(shù)人,有心護(hù)庇他,免不得外觀體面,當(dāng)堂鞠訊一番?!?/div>
分類:審訊
《漢語大詞典》:栲訊(栲訊)
拷打?qū)徲?。栲,通?拷 ”。《周書·蘇綽傳》:“聽察之理,必窮所見。然后栲訊以法,不苛不暴?!?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三:“內(nèi)竪 王敬 挾臣采藥 江 南,橫索貨寳,痛箠吏民, 吳 越 大被其害,嘗覓金蜈蚣,栲訊無有,里胥通賄,乃喜?!?/div>
分類:拷打審訊
《駢字類編》:旁訊(旁訊)
陸機(jī) 文賦 其始也皆收視,反聽耽思旁訊。
《漢語大詞典》:訊牒(訊牒)
審問的筆錄。南齊書·崔祖思傳:“廷尉誠非 釋之 ,寧容都無訊牒?!?span id="ubuk2ct" class="book">《南史·謝晦傳》:“ 晦 車中一覽訊牒,隨問,酬對(duì)無失?!?/div>
分類:審問筆錄
《漢語大詞典》:訊訪(訊訪)
猶詢問;訪問。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穀水:“ 緣生 從戍行旅,征途訊訪,既非舊土,故無所究?!?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譯經(jīng)中·佛馱跋陀羅:“復(fù)西適 江陵 ,遇外國舶主,既而訊訪,果是 天竺 五舶,先所見者也?!?span id="qufwp2t" class="book">《北史·邢巒傳》:“及 文宣 崩,兇禮多見訊訪,敕撰哀策?!?/div>
分類:詢問訪問
《漢語大詞典》:訊詰(訊詰)
訊問;詰問。新唐書·酷吏傳·吉溫:“ 蕭炅 為 河南 尹,御史遣 溫 到府有所訊詰,乃并治 炅 ,不為末摋,右相 李林甫 善 炅 ,故得免。” 元 孛術(shù)魯翀 《平章政事致仕尚公神道碑》:“ 江西 省憲交訟, 裕皇 令中書公奉教訊詰,罷省臣、宣慰臣各一,追白金千二百兩?!?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秋練:“生初聞而驚,移燈視女,則病態(tài)含嬌,秋波自流,略致訊詰,嫣然微笑?!?/div>
分類:訊問詰問
《漢語大詞典》:訊記(訊記)
問候的書信。 宋 宋祁 《回知郡啟》:“闕奉訊記,參承寢興,怊然西溯,戀慙并結(jié)?!?/div>
分類:問候書信
《漢語大詞典》:訊罪(訊罪)
問罪。 明 呂天成 《齊東絕倒》第四出:“非是我辭尊位,也都因犯法曹,為官的訊罪難虛料,為君的御眾難私抝,為兒的愛父難推調(diào)?!?/div>
分類:問罪
《漢語大詞典》:訊詳(訊詳)
訊問審理。 樊增祥 《批李大炳呈詞》:“爾於 光緒 十七年冬月上控 閻成兒 ,發(fā)縣訊詳,迄今四年,從未到案一次?!?/div>
《漢語大詞典》:云訊(雲(yún)訊)
見“ 云迅 ”。
《漢語大詞典》:云迅(雲(yún)迅)
如云飛駛。形容其快。文選·揚(yáng)雄〈甘泉賦〉:“猋駭云迅,奮以方攘?!?張銑 注:“云迅,言其速也?!?span id="wewe2tm" class="book">《漢書·揚(yáng)雄傳上》作“云訊”。
分類:如云云飛
《漢語大詞典》:戰(zhàn)訊(戰(zhàn)訊)
戰(zhàn)事的消息。 郭沫若 《歸去來·前線歸來》:“軍中應(yīng)有一種統(tǒng)籌全局的‘戰(zhàn)報(bào)’,以聯(lián)絡(luò)各軍彼此的消息,以傳達(dá)正確戰(zhàn)訊于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