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訊詞(訊詞)
猶訊問,訊鞫。 宋 胡宿 《除龐籍依前尚書戶部侍郎知鄆州仍改賜推誠保德翊戴功臣散官勛封食邑實(shí)封制》:“而乃親聯(lián)交構(gòu),私謁彰聞。逮有司之訊詞,合杜門而待罪?!?/div>
分類:訊問
《漢語大詞典》:訊道(訊道)
訪道,求道。
分類:訪道求道
《漢語大詞典》:訊究(訊究)
審訊查究。隋書·東夷傳·倭國:“每訊究獄訟,不引承者,以木壓膝,或張強(qiáng)弓,以弦鋸其項(xiàng)?!?清 林則徐 《密訪漢口一帶匪徒飭漢陽縣照單嚴(yán)拿札》:“由縣先行訊究録供,稟覆核辦?!?樊增祥 《批司書黨恂稟詞》:“惟據(jù)稱情實(shí)難甘,姑準(zhǔn)覆集訊究?!?/div>
分類:審訊查究
《漢語大詞典》:訊結(jié)(訊結(jié))
審訊結(jié)案。《 黃濬 《花隨人圣盦摭憶》《光緒政要》:“ 楊乃武 、 葛畢氏 均稱寃抑,翻異前供,未能訊結(jié)?!?梁啟超 《呈請改良司法文》:“謂宜於法院完全成立之地,則擴(kuò)充違警罪范圍,將輕微案件移歸警署訊結(jié)?!?/div>
《漢語大詞典》:訊劾(訊劾)
審理判罪。舊唐書·裴度傳:“其親屬門人從坐者數(shù)十百人,下獄訊劾,欲加流竄。 度 上疏理之,全活者數(shù)十家?!?宋 王讜 唐語林·政事上:“ 張九齡 累歷刑獄之司,無不察。每有公事,胥吏未敢訊劾,先稟於 九齡 ?!?宋 強(qiáng)至 《上提刑主客書》:“然則獄官之職何為哉?曰囹圄謹(jǐn)、訊劾審而已矣?!?/div>
分類:審理判罪
《漢語大詞典》:訊覆(訊覆)
推問察究。舊唐書·韋元甫傳:“本道採訪使 韋涉 深器之,奏充支使,與同幕判官 員錫 齊名。 元甫 精於簡牘, 錫 詳於訊覆, 涉 推誠待之,時(shí)謂‘ 員 推 韋 狀’?!?/div>
分類:推問
《漢語大詞典》:訊檢(訊檢)
審問核實(shí)。魏書·源賀傳:“ 武邑郡 姦人 石華 告沙門 道可 與 賀 謀反,有司以聞。 高宗 謂羣臣曰:‘ 賀 誠心事國,朕為卿等保之,無此明矣?!司佑崣z, 華 果引誣?!?/div>
《國語辭典》:兇訊(兇訊)  拼音:xiōng xùn
死訊。如:「電話那頭傳來兇訊后,家人不禁放聲大哭?!?/div>
《漢語大詞典》:廷訊(廷訊)
在朝廷上審訊。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七:“是冬, 張廣泗 至京廷訊,責(zé)以挾師觀望之罪?!?span id="zfjtbhj" class="book">《清史稿·宣宗紀(jì)一》:“上廷訊 張格爾 ,磔於市?!?/div>
《漢語大詞典》:特訊(特訊)
通訊社、報(bào)社、電臺所特有的通訊報(bào)道。
《國語辭典》:死訊(死訊)  拼音:sǐ xùn
人死的消息。如:「一場車禍,傳來父母的死訊,他不禁痛哭失聲?!埂肚迨犯?。卷四八八。忠義列傳二。嵇永仁列傳》:「天成,字上章,江南華亭人。變作時(shí),與永仁約同死。偶外出,俄傳同難諸子死訊,遂出踐宿諾,為逆黨縛獻(xiàn)。」
《漢語大詞典》:振訊(振訊)
亦作“ 振迅 ”。
(1).抖動(dòng)。《詩·豳風(fēng)·七月》“六月莎雞振羽” 毛 傳:“莎雞羽成而振訊之?!?span id="9xvzjpt" class="book">《孔子家語·辯政》:“昔童兒有屈其一腳,振訊兩眉而跳,且謡曰:‘天將大雨,商羊鼓舞?!?南朝 宋 鮑照 《舞鶴賦》:“躑躅徘徊,振迅騰摧?!?唐 李白 《設(shè)辟邪伎鼓吹雉子班曲辭》:“喔咿振迅欲飛鳴。扇錦翼,雄風(fēng)生?!?br />(2).激勵(lì);奮起。《公羊傳·莊公八年》“出曰祠兵,入曰振旅” 漢 何休 注:“將入嫌於廢之,故以振訊士眾言之。” 宋 蘇洵 《族譜后錄下》:“及其教化洋溢,風(fēng)俗變改,然后深山窮谷之中,向者之子孫,乃始振迅,相與從宦於朝?!?明 李東陽 《衡州府學(xué)重修記》:“為之士者,固將踴躍振迅,爭先進(jìn)之為快。”
《國語辭典》:停訊(停訊)  拼音:tíng xùn
停止審問。如:「法官宣布停訊?!?/div>
分類:停止審問
《國語辭典》:會訊(會訊)  拼音:huì xùn
團(tuán)體或組織,如校友會、宗親會等所辦的通訊性刊物。如:「發(fā)行會訊是與會員維持連系的方法之一?!?/div>
《漢語大詞典》:責(zé)訊(責(zé)訊)
追究訊問。史記·五宗世家:“中尉 郅都 責(zé)訊王,王恐,自殺?!?宋 洪邁 《夷堅(jiān)丁志·劉堯舉》:“生還家,父母責(zé)訊之,諱不言?!?/div>
分類:追究訊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