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記清(記清)
(1).記憶清楚。儒林外史第三十回:“我和 葦兄 在旁邊看著,記清了他們身段、模樣,做個暗號,過幾日評他個高下?!?br />(2).記錄清楚。《負暴閑談》第二六回:“軍機大臣一面説,達拉密章京一面用手摺記清,然后回到自己的那間屋子里去,分派擬稿。”
《國語辭典》:背誦(背誦)  拼音:bèi sòng
熟記文句而默誦之?!度龂尽>矶?。魏書。王衛(wèi)二劉傅傳。王粲》:「因使背而誦之,不失一字。」《紅樓夢》第七三回:「如今打算打算,肚子內(nèi)可背誦的,不過只有『學庸』、『二論』是帶注背得出的。」
《漢語大詞典》:強志
亦作“彊志”。 強于記憶。國語·晉語七:“其壯也,彊志而用命?!?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奏啟:“強志足以成務,博見足以窮理?!?唐 韓愈 《與祠部陸員外書》:“彊志而婉容,和平而有立?!?/div>
分類:記憶
《漢語大詞典》:睹記(覩記)
見聞與記憶。史記·魏世家:“ 翟璜 忿然作色曰:‘以耳目之所覩記,臣何負於 魏成子 ?’”
分類:見聞記憶
《漢語大詞典》:記事珠(記事珠)
傳說能幫助記憶的珠子。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記事珠:“ 開元 中, 張説 為宰相。有人惠 説 一珠,紺色有光,名曰記事珠?;蛴嘘I忘之事,則以手持弄此珠,便覺心神開悟,事無巨細,渙然明曉,一無所忘?!?清 秋瑾 《題〈瀟湘館集〉》詩:“風流文采教占盡,羨煞胸多記事珠?!?/div>
《漢語大詞典》:誦記(誦記)
背誦和記憶。后漢書·荀悅傳:“﹝ 悅 ﹞家貧無書,每之人閒,所見篇牘,一覽多能誦記?!?宋 呂陶 《請罷國子司業(yè)黃隱職任狀》:“ 隱 亦能誦記 安石 新義,推尊而信嚮之久矣?!?明 唐順之 《重修宜興縣學記》:“口吻刓於蠹編之誦記,而思慮敝於游詞之剽綴?!?/div>
分類:背誦記憶
《國語辭典》:背臨(背臨)  拼音:bèi lín
1.背后靠近。如:「這屋子背臨山崖而蓋,地勢十分險惡?!?br />2.一種書法臨寫方法。通常初學者在經(jīng)過一番臨摹工夫后,不看字帖,憑記憶背寫,稱為「背臨」。
《國語辭典》:觀念(觀念)  拼音:guān niàn
1.由外界感受而來對事物的心象。
2.重現(xiàn)人心的過去印象。
3.由認知作用而來的意識,如感覺、知覺、幻覺、想像、概念等。
《國語辭典》:記號(記號)  拼音:jì hào
1.標記符號?!都t樓夢》第七七回:「又命將那幾包不能辨得的藥也帶了去,命醫(yī)生認了,各記號上來?!挂沧鳌赣浾J」。
2.用作標記的符號。如:「他的行李都已做記號了?!挂沧鳌赣浾J」。
《國語辭典》:記?。ㄓ涀。 ?span id="m9q4g9v" class='label'>拼音:jì zhù
牢記不忘。如:「這次失敗獲取的教訓,希望你能牢牢地記住。」
分類:記住記憶
《國語辭典》:默書(默書)  拼音:mò shū
憑記憶把讀過的書寫出來。如:「小孩子的記憶佳,默書效果最好?!?/div>
《國語辭典》:腦筋(腦筋)  拼音:nǎo jīn
1.腦神經(jīng)?!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笓?jù)外國大夫還說,恐怕囟門碰破,傷及腦筋。」
2.泛指思考力、記憶力等。如:「腦筋急轉(zhuǎn)彎」?!段拿餍∈贰返谒囊换兀骸肝蚁胛覀円粋€人腦子是頂要緊的,一切思想都從腦筋中出來?!?/div>
《國語辭典》:腦海(腦海)  拼音:nǎo hǎi
主管記憶、知覺、思想等的腦部,因其廣泛如海,故稱為「腦?!?。如:「回到故鄉(xiāng),童年往事又清晰的浮上腦海!」
《漢語大詞典》:識記(識記)
心理學名詞。記憶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通過反復感知的過程,借以形成比較鞏固的暫時聯(lián)系。它是記憶的必要前提。
《國語辭典》:默寫(默寫)  拼音:mò xiě
憑記憶把讀過的文字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