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208
詞典
14
分類詞匯
194
共194,分13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6
7
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過堂
興訟
田訟
投詞
坐獄
訟田
訟端
訴人
五辭
三曹
訟事
兩辭
親供
理訟
冤訟
《國語辭典》:
過堂(過堂)
拼音:
guò táng
1.犯人到公堂上受審?!都t樓夢》第九七回:「哥哥的事上司已經(jīng)準了誤殺,一過堂就要題本了,叫咱們預備贖罪的銀子?!?br />2.佛教用語。僧眾一起在齋堂用午餐。
分類:
上堂
訴訟
檢查
查對
進士及第
當事人
逐一
公堂
堂上
審視
上受
受審
檢驗
審問
主司
帶領(lǐng)
謁見
宰相
《國語辭典》:
興訟(興訟)
拼音:
xīng sòng
提起訴訟、打官司。如:「待人處世,以和為貴,若非對方欺人太甚,不要輕易興訟。」也作「興詞」。
分類:
訴訟
打官司
《漢語大詞典》:
田訟(田訟)
有關(guān)田產(chǎn)的訴訟。
《
新唐書·百官志四下
》
:“戶曹司戶參軍事,掌戶籍……婚姻、田訟、旌別孝悌?!?span id="xg8ezpi" class="book">《
宋史·職官志三
》:“左曹分案三:曰戶口……曰農(nóng)田,掌農(nóng)田及田訟。”
分類:
田產(chǎn)
訴訟
《國語辭典》:
投詞(投詞)
拼音:
tóu cí
向上級投遞狀詞。《大宋宣和遺事。元集》:「蔡京自拜相后,有巨商大賈六七輩,赴闕投詞,言:章相公開邊時及曾相公罷邊時,共借訖三千七百萬貫,至今未見朝廷支償?!?/div>
分類:
訴訟
訟事
事由
狀子
《漢語大詞典》:
坐獄(坐獄)
(1).指訴訟雙方互相辯論。
《
左傳·襄公十年
》
:“ 王叔 之宰與 伯輿 之大夫 瑕禽 坐獄於王庭, 士匄 聽之?!?杜預 注:“獄,訟也。
《
周禮
》
:命夫命婦不躬坐獄訟,故使宰與屬大夫?qū)幥??!?楊伯峻 注:“坐獄,兩造對訟。亦單言曰坐?!?br />(2).入獄;坐監(jiān)獄。 宋
趙叔向
《肯綮錄·紫姑伸獄》
:“﹝庫官輩﹞初不知 飛 坐獄及死于除夕也。” 孫犁
《白洋淀紀事·秋千》
:“你們村里就有過兩位坐獄被殺的共產(chǎn)黨員。”
分類:
入獄
訴訟
雙方
監(jiān)獄
辯論
《漢語大詞典》:
訟田(訟田)
為爭田地而訴訟。
《
后漢書·逸民傳·高鳳
》
:“太守連召請,恐不得免,自言本巫家,不應為吏,又詐與寡嫂訟田。遂不仕?!?span id="g8i3827" class="book">《
南史·齊竟陵文宣王子良傳
》:“時有 山陰 人 孔平 詣 子良 訟嫂市米負錢不還。 子良 嘆曰:‘昔 高文通 與寡嫂訟田,義異於此?!速n米錢以償 平 ?!?/div>
分類:
田地
訴訟
《漢語大詞典》:
訟端(訟端)
訴訟之事端。 宋
呂陶
《奏乞放坊場欠錢狀》
:“或虛指債負,妄起訟端,橫賴論索?!?元
張養(yǎng)浩
《牧民忠告·約束》
:“諸吏曹勿使縱游民間,納交富室,以泄官事,以來訟端,以啟倖門也。”
《
鏡花緣
》
第十二回:“細訪貴鄉(xiāng)興訟之由,始知其端不一:或因口角不睦,不能容忍;或因財產(chǎn)較量,以致相爭。偶因一時尚氣,鳴之於官,訟端既起,彼此控告無休?!?/div>
分類:
訴訟
事端
《漢語大詞典》:
訴人(訴人)
提起訴訟的人。 唐 李復言
《續(xù)玄怪錄·張質(zhì)》
:“又曰:‘案牘分明,訴人不遠。府命追勘,仍敢詆欺!’取枷枷之。 質(zhì) 又曰:‘訴人既近,請與相見?!?/div>
分類:
訴人
提起
起訴
訴訟
《漢語大詞典》:
五辭(五辭)
亦作“ 五詞 ”。 謂訴訟時原告被告雙方的述詞。
《書·呂刑》
:“兩造具備,師聽五辭,五辭簡孚,正于五刑?!?孔穎達 疏:“凡斷獄者,必令囚之與證,兩皆來至,囚證具備,取其言語……乃據(jù)辭定罪,與眾獄官共聽其辭,觀其犯狀,斟酌入罪,或入墨、劓,或入宮剕?!币徽f,猶言五聽。 孫星衍 疏:“五辭,即五聽也。
《周禮·小司寇》
職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清 潘檉章
《虎林軍營唱和》
:“ 吳關(guān) 一路作羈纍,棘木庭前聽五詞。”
分類:
訴訟
原告
被告
雙方
《漢語大詞典》:
三曹
(1).文學史上對 三國 魏 曹操 及其子 曹丕 、 曹植 的合稱。 明
胡應麟
《
詩藪·古詩上
》
:“取樂府之格於兩 漢 ,取樂府之材於三 曹 ,以三 曹 語入兩 漢 調(diào),而渾融無跡,會於
《騷》
《雅》
。” 清
王士禛
《
帶經(jīng)堂詩話·外紀·答問
》
:“三 曹 樂府,多以起句首二字命題?!?br />(2).指訴訟中的原告、被告、證人。審案時,三方的人同時到場,進行對證,謂之“三曹對案”。
《西游記》
第十回:“ 秦廣大王 即差鬼使催請陛下,要三曹對案?!?span id="otqkeyw" class="book">《冷眼觀》第二四回:“我倘死而有知,好與他在閻王殿前三曹對案,也省得日后再有倚命自誤的人?!?/div>
分類:
訴訟
上對
原告
被告
曹操
證人
審案
案時
曹丕
《國語辭典》:
訟事(訟事)
拼音:
sòng shì
訴訟案件。也稱為「訟案」。
分類:
訟事
訴訟
訟案
《漢語大詞典》:
兩辭(兩辭)
(1).訴訟雙方的話。
《
書·呂刑
》
:“民之亂,罔不中聽獄之兩辭。無或私家于獄之兩辭。” 曾運乾 正讀:“兩辭,兩造之訟辭也?!?br />(2).不一致的話,不相同的話。 明
陶宗儀
《
輟耕錄·義奴
》
:“末鞠 信甫 。 信甫 曰:‘殺人者,某也,孤實不知,守亦無賄。既被鍛鍊無完膚,終無兩辭。’”
分類:
不一致
訴訟
雙方
正讀
《國語辭典》:
親供(親供)
拼音:
qīn gōng
1.舊稱官吏親自書寫的履歷表。《儒林外史》第三六回:「過幾日,病好了,到京去填寫親供回來,親友東家,都送些賀禮?!?br />2.法律上指被告親口承認的供辭。
分類:
親自
訴訟
書寫
當事人
履歷
自陳
陳述
述事
事實
供狀
《漢語大詞典》:
理訟(理訟)
審理訴訟。
《
后漢書·百官志五
》
:“每縣、邑、道,大者置令一人,……禁姦罰惡,理訟平賊?!?span id="aie2ey7" class="book">《
魏書·世祖太武紀上
》:“平政理訟,公卿之所司存。”
分類:
理訟
審理
理訴
訴訟
《漢語大詞典》:
冤訟(冤訟)
(1).謂為他人申訴冤枉。
《
漢書·王莽傳上
》
:“在國三歲,吏上書冤訟 莽 者以百數(shù)?!?顏師古 注:“言其合管朝政,不當就國也。”
(2).冤屈的案件訴訟。
《宋書·袁粲傳》
:“尚書令可與執(zhí)法以下,就訊眾獄,使冤訟洗遂,困弊昭蘇?!?/div>
分類:
冤屈
他人
案件
申訴
訴訟
訴冤
冤枉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