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36詞典 1分類詞匯 835
共835,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6  7  8  9  10  12  13  14  15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高躅
手筆
清苦
使事
通塞
應(yīng)詔
檀欒
染翰
墨痕
豪俊
絕筆
詞翰
麗藻
留后
文具
《國語辭典》:高躅  拼音:gāo zhú
高尚的行為?!稌x書。卷九四。隱逸傳。贊曰》:「養(yǎng)粹巖阿,銷聲林曲。激貪止競,永垂高躅?!?/div>
《國語辭典》:手筆(手筆)  拼音:shǒu bǐ
1.文章或詩文的著作。晉。陸云與兄平原書〉:「今送君苗登臺賦,為佳手筆?!埂冻蹩膛陌阁@奇》卷二七:「此畫亦是舟中所失物件之一,即是英自己手筆?!?br />2.手書、手寫。《后漢書。卷五三。周黃徐姜申屠列傳。申屠蟠》:「申以手筆,設(shè)幾杖之坐。」《三國志。卷二五。魏書。辛毗楊阜高堂隆傳。楊阜》:「天子感其忠言,手筆詔答?!?br />3.排場。指用錢奢儉。《官場現(xiàn)形記》第五九回:「這是二舍妹,他自小手筆就闊,氣派也不同。」《文明小史》第一二回:「生來手筆又大,從不會錙銖較量的?!?/div>
《國語辭典》:清苦  拼音:qīng kǔ
1.清寒貧苦?!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十:「官人向來清苦,今得此美任,此后只愁富貴不愁貧了?!挂沧鳌盖遑殹?。
2.窮困而不失節(jié)。《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他父親太守公是個清官,當(dāng)初在任上時,過些清苦日子?!挂沧鳌盖遑殹埂?/div>
《漢語大詞典》:使事
詩文中引用典故。 宋 嚴(yán)羽 滄浪詩話·詩法:“不必太著題,不必多使事。” 清 納蘭性德 《淥水亭雜識》卷四:“ 唐 人有寄託,故使事靈;后人無寄託,故使事版?!?/div>
《國語辭典》:通塞  拼音:tōng sè
境遇的通順與滯塞?!侗笔?。卷八一。儒林傳上。孫惠蔚傳》:「雖久滯小官,深體通塞,無孜孜之望,儒者以是尚焉?!固?。白居易祭微之文〉:「行止通塞,靡所不同?!?/div>
《國語辭典》:應(yīng)詔(應(yīng)詔)  拼音:yìng zhào
1.應(yīng)天子的詔命?!逗鬂h書。卷二七。杜林傳》:「時諸王傅數(shù)被引命,或多交游,不得應(yīng)詔。」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固非論經(jīng)于白虎之殿,應(yīng)詔于金馬之門?!?br />2.魏晉以來稱奉君王之命所寫的詩文。如三國魏曹植的應(yīng)詔詩、唐杜審言的望春亭侍游應(yīng)詔詩等。也作「應(yīng)制」。
《國語辭典》:檀欒(檀欒)  拼音:tán luán
美好的樣子。多用以形容竹子。漢。枚乘梁王菟園賦〉:「修竹檀欒,夾池水,旋菟園。」唐。王睿詩:「成韻含風(fēng)已蕭瑟,媚漣凝淥更檀欒。」
《國語辭典》:染翰  拼音:rǎn hàn
取筆蘸墨書寫?!段倪x。潘岳。秋興賦》:「于是染翰操紙,慨然而賦?!埂读簳>硭囊?。蕭介傳》:「介染翰便成,文無加點?!?/div>
《國語辭典》:墨痕  拼音:mò hén
著墨的痕跡。如:「這字墨痕猶新,才寫不久?!?/div>
《國語辭典》:豪俊  拼音:háo jùn
才智勇力出類拔萃的人物?!稘h書。卷五一。賈山傳》:「文王之時,豪俊之士皆得竭其智,芻蕘采薪之人皆得盡其力,此周之所以興也?!埂段倪x。賈誼。過秦論》:「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挂沧鳌负离h」。
《國語辭典》:絕筆(絕筆)  拼音:jué bǐ
1.臨死前最后的筆跡。唐。白居易 和夢得哀令狐相公薨詩:「最感一行絕筆字,尚言千萬樂天君。」
2.停筆。唐。李白古風(fēng)〉詩五九首之一:「希圣如有立,絕筆于獲麟。」
3.出色的文筆。唐。杜甫戲為雙松圖歌〉:「絕筆長風(fēng)起纖末,滿堂動色嗟神妙?!?/div>
《國語辭典》:詞翰(詞翰)  拼音:cí hàn
1.詩、詞、文章等的總稱?!段簳?。卷八四。儒林傳。序》:「其馀涉獵典章,關(guān)歷詞翰,莫不縻以好爵?!?br />2.公文、書信。如清朝姜戟有《詞翰法程》一書,為書信類的范文。
《國語辭典》:麗藻(麗藻)  拼音:lì zǎo
華麗的文藻?!段倪x。陸機。文賦》:「游文章之林府,嘉麗藻之彬彬?!?/div>
《漢語大詞典》:留后(留後)
(1).官職名。猶留守、留臺。帝王離京留在京師總攝政事之官。北齊書·鮮宇世榮傳:“﹝ 武平 ﹞七年, 后主 幸 晉陽 ,令 世榮 以本官判尚書右僕射事,貳右 北平王 北宮留后?!?span id="jnxl0c3" class="book">《北史·齊北平王貞傳》:“位 司州 牧、京畿大都督、兼尚書令、録尚書事。帝行幸,總留臺事。積年,后主以 貞 長大,漸忌之……令 馮士干 劾,繫 貞 於獄,奪其留后權(quán)?!眳⒁姟?留守 ”、“ 留臺 ”。
(2).官職名。 唐 中葉后,藩鎮(zhèn)坐大,節(jié)度使遇有事故,往往以其子侄或親信將吏代行職務(wù),稱節(jié)度留后或觀察留后。亦有叛將推翻統(tǒng)師,自稱留后,而后由朝廷補行正式任命者。新唐書·兵志:“兵驕則逐帥,帥彊則叛上?;蚋杆雷游掌浔豢洗?,或取捨由于士卒,往往自擇將吏,號為‘留后’,以邀命於朝。”舊唐書·裴度傳:“節(jié)度副使 王智興 自 河北 行營率師還,逐節(jié)度使 崔羣 ,自稱留后?!?br />(3). 北宋 以后,名漸廢。惟詩文中仍以指稱擁兵抗上的權(quán)臣。 柳亞子 《諸將》詩之三:“卻憐代將紛紜日,留后居然節(jié)度風(fēng)。”
《國語辭典》:文具  拼音:wén jù
1.讀書寫字所用的器具。如紙、墨、筆、硯等。
2.空有形式,而無實質(zhì)。《漢書。卷五○。張釋之傳》:「且秦以任刀筆之吏,爭以亟疾苛察相高,其敝徒文具,亡惻隱之實。」
3.古時女性的梳妝匣?!毒劳ㄑ?。卷三二。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說罷,命從人挈一描金文具至前,封鎖甚固,正不知什么東西在里面?!埂都t樓夢》第五七回:「我看見你文具里頭有兩三面鏡子,你把那面小菱花的給我留下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