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36
詞典
1
分類詞匯
835
共835,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9
10
11
12
13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15
16
17
18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詞藻
贈別
天葩
進讀
絕唱
報章
寫作
出手
家具
柿葉
深刻
筆意
平淡
蟬噪
奎章
《國語辭典》:
詞藻(詞藻)
拼音:
cí zǎo
1.經(jīng)過修飾的精美詞語,常指引用的典故或詩文中現(xiàn)有的詞語。北周。
庾信
〈
周譙國公夫人步陸孤氏墓志銘
〉:「潘安仁之詞藻,徒增哀怨?!埂度辶滞馐贰返谌幕兀骸高@些話是教養(yǎng)題目文章里的詞藻,他竟拿著當了真,惹的上司不喜歡,把個官弄掉了!」也作「辭藻」。
2.書名。清朝彭孫遹撰,四卷。論唐宋以來諸家詞,并拈取其名篇佳句,品其短長。
分類:
詞藻
詩文
詩賦
藻飾
修辭
工巧
文采
詞語
《國語辭典》:
贈別(贈別)
拼音:
zèng bié
送別。唐。
馬戴
下第寄友人
詩:「年來御溝柳,贈別雨霏霏?!?/div>
分類:
贈別
送別
物品
詩文
文言
言詞
《漢語大詞典》:
天葩
非凡的花,常比喻秀逸的詩文。 唐
韓愈
《醉贈張秘書》
詩:“ 東野 動驚俗,天葩吐奇芬?!?宋
歐陽修
《會飲圣俞家有作兼呈原父景仁圣從》
詩:“詩翁文字發(fā)天葩,豈比青紅凡草木?!?明
宋濂
《〈詹學士文集〉序》
:“萃靈鳳之彩毛,擷天葩之奇馨?!?/div>
分類:
非凡
秀逸
詩文
《漢語大詞典》:
進讀(進讀)
在皇帝前朗讀詩文。
《
漢書·敘傳上
》
:“每奏事, 斿 以選受詔進讀羣書。” 顏師古 注:“於天子前讀書。” 唐
韋縝
《讀春令賦》
:“爰奉令以進讀,遂授時而發(fā)春?!?宋
蘇軾
《范景仁墓志銘》
:“ 邇英閣 進讀,與 呂惠卿 爭論上前?!?/div>
分類:
朗讀
詩文
帝王
《國語辭典》:
絕唱(絕唱)
拼音:
jué chàng
比喻詩文出類拔萃,無人可比?!端螘?。卷六七。謝靈運傳。史臣曰》:「絕唱高蹤,久無嗣響。」《紅樓夢》第三八回:「眾人看畢,都說:『這是食螃蟹絕唱。這些小題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弧?/div>
分類:
詩文
創(chuàng)作
作上
造詣
《國語辭典》:
報章(報章)
拼音:
bào zhāng
1.酬答的書信或詩文。南朝齊。
謝朓
〈
酬德賦
〉:「方含毫而報章,迫紛埃之東鶩。」
2.報紙的通稱。如:「報章雜志」?!肚迨犯?。卷二四。德宗本紀二》:「戊子,詔大索康有為、梁啟超,毀所著書,閱其報章者并罪之?!?/div>
分類:
表彰
酬答
報紙
復信
彰
為文
詩文
文采
往復
文章
花紋
《國語辭典》:
寫作(寫作)
拼音:
xiě zuò
撰述,創(chuàng)作?!冻蹩膛陌阁@奇》卷三四:「一手好手藝,又會寫作,又會刺繡?!?/div>
分類:
寫作
書法
寫文章
文章
和文
創(chuàng)作
作詩
詩文
繪畫
《國語辭典》:
出手
拼音:
chū shǒu
1.撰作的詩文,方才脫稿?!蛾悤?。卷二六。徐陵傳》:「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傳寫成誦?!?br />2.賣出、脫手。如:「這幾個錢他不肯出手?!挂沧鳌赋雒摗埂?br />3.出任其事?!端疂G傳》第二四回:「若不嫌時,奴出手與乾娘做如何?」《警世通言。卷二○。計押番金鰻產(chǎn)禍》:「日前時便怕人笑話,沒出手?!?br />4.用錢。如:「他出手很大方?!?br />5.展現(xiàn)的本領(lǐng)。如:「出手不凡」。
分類:
出手
顯示
動手
詩文
袖子
脫手
開始
身手
《國語辭典》:
家具
拼音:
jiā jù
家中所用的器具。如沙發(fā)、桌椅、櫥匱等類。也作「家什」、「傢俱」。
分類:
家具
家用
武器
用器
詩文
家庭
生產(chǎn)工具
器具
憑借
技藝
用具
手段
風格
流派
桌子
藝術(shù)
件物
物品
手法
《漢語大詞典》:
柿葉(柿葉)
(1).柿樹的葉子。經(jīng)霜即紅。詩文中常用以渲染秋色。 唐
白居易
《寄內(nèi)》
詩:“桑條初緑即為別,柿葉半紅猶未歸?!?宋
蘇軾
《睡起》
詩:“柿葉滿庭紅顆秋,薰爐沉水度春篝?!?元
虞集
《答錢翼之》
詩:“閉門三月梨花雨,徧寫千林柿葉霜。”
(2).
《
新唐書·文藝傳中·鄭虔
》
:“ 虔 善圖山水,好書,常苦無紙,於是 慈恩寺 貯柿葉數(shù)屋,遂往日取葉肄書,歲久殆遍?!焙蟪S谩皶寥~”為勤苦習字的典故。 宋
蘇軾
《孫莘老寄墨》
詩之三:“瓦池研灶煤,葦管書柿葉?!?宋
楊萬里
《食雞頭子》
詩之二:“卻憶吾廬野塘味,滿山柿葉正堪書。”
(3).綾名。
《事物異名錄布帛·綾》
引 晉 郭義恭
《廣志》
:“柿葉,今時綾名?!?/div>
分類:
柿樹
經(jīng)霜
詩文
渲染
秋色
勤苦
習字
《國語辭典》:
深刻
拼音:
shēn kè
1.嚴峻刻薄?!妒酚?。卷一二二??崂魝?。義縱傳》:「是時趙禹、張湯以深刻為九卿矣,然其治尚寬,輔法而行?!埂逗鬂h書。卷一。光武帝紀上》:「頃獄多冤人,用刑深刻,朕甚憫之。」
2.刻鏤深入,難以忘懷。如:「我對她印象深刻?!?br />3.見解精辟透澈,含意深遠。《南史。卷七○。循吏傳。郭祖深傳》:「又言『廬陵年少,不宜鎮(zhèn)襄陽,左仆射王暕在喪,被起為吳郡,曾無辭讓』。其言深刻?!?/div>
分類:
深刻
深切
嚴峻
嚴峻苛刻
詩文
深厚
痕跡
透徹
苛刻
刻畫
《國語辭典》:
筆意(筆意)
拼音:
bǐ yì
指詩文或書畫所表現(xiàn)的意態(tài)、情致、旨趣、風格等?!缎绿茣?。卷九七。列傳。魏徵》:「叔瑜,豫州刺史,善草隸,以筆意傳其子華及甥薛稷?!顾?。
范成大
喜收知舊書復畏答書
詩二首之一:「筆意不如當日健,鬢邊應(yīng)也雪千莖?!姑?。沈德符《萬歷野獲編。卷二六。晉唐小楷真跡》:「細視良久,則筆意透出絹外,神彩奕然?!骨?。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二○。灤陽續(xù)錄二》:「或曰:『此青雷自作,托之古人?!蝗磺嗬自姼裢裥?,如秦少游小石調(diào),與二詩筆意不近?!?/div>
分類:
筆意
書畫
詩文
意態(tài)
情致
《國語辭典》:
平淡
拼音:
píng dàn
1.平常無奇。南朝梁。鐘嶸《詩品。卷中。晉弘農(nóng)太守郭璞詩》:「憲章潘岳,文體相暉,彪炳可玩。始變中原平淡之體,故稱中興第一。」《兒女英雄傳》第一九回:「天下的聰明好勝人,大概都是看了圣賢的庸行學問,覺得平淡,定要再高一層,轉(zhuǎn)弄到流為怪癖。」
2.比喻人平和淡泊。如:「他為人平淡,謝絕一切交際應(yīng)酬?!埂稌x書。卷六七。列傳。郗鑒》:「彥輔道韻平淡,體識沖粹?!?/div>
分類:
平淡
平常
詩文
品性
曲折
渾厚
書畫
畫風
風格
淡泊
自然
然而
不事
雕琢
《漢語大詞典》:
蟬噪(蟬噪)
(1).蟬聲喧聒。 南朝 梁
王籍
《入若耶溪》
詩:“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唐 皮日休 陸龜蒙
《開元寺避暑聯(lián)句》
:“靜潭蟬噪少,涼步鶴隨遲?!?前蜀
韋莊
《和薛先輩見寄初秋寓懷即事》
:“蟬噪因風斷,鱗游見鷺沉?!?br />(2).譏諷詩文多浮辭濫調(diào),無病呻吟。 唐
韓愈
《薦士》
詩:“ 齊 梁 及 陳 隋 ,眾作等蟬噪?!?清
姚鼐
《題句容學博馮墨香小照》
詩:“卷軸紛牛毛,題詠亂蟬噪?!?/div>
分類:
譏諷
蟬聲
詩文
皮日休
《國語辭典》:
奎章
拼音:
kuí zhāng
皇帝所寫的字。宋。岳珂《桯史。卷一。王義豐詩》:「山南有萬杉寺,本仁皇所建,奎章在焉?!挂卜Q為「奎畫」。
分類:
仙人
帝王
杰出
手筆
詩文
文書
書法
文章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guān)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