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835,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10  11  12  13  14  16  17  18  1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斧鑿
氣息
簡拔
家雞
成篇
寒苦
應教
輕浮
關鍵
布置
御制
結集
邊幅
賣文
筆鋒
《國語辭典》:斧鑿(斧鑿)  拼音:fǔ záo
用斧頭鑿削。如:「這根木頭上還留有一些斧鑿的痕跡?!?/div>
《國語辭典》:氣息(氣息)  拼音:qì xí
1.呼吸時進出的空氣?!肚f子。人間世》:「獸死不擇音,氣息茀然,于是并生心厲。」唐。元稹 有鳥二十章詩之一六:「氣息榻然雙翅垂,猶入籠中就顏色?!?br />2.氣味?!都t樓夢》第四七回:「湘蓮道:『這樣氣息,倒熏壞了我。』」
《國語辭典》:簡拔(簡拔)  拼音:jiǎn bá
揀選拔擢?!段倪x。諸葛亮。出師表》:「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div>
《漢語大詞典》:家雞(家雞,家鷄)
亦作“ 家鷄 ”。
(1).家中飼養(yǎng)的雞。 宋 黃庭堅 《次韻答堯民》:“大聞《南風》絃,同調《廣陵散》。鶴鳴九天上,肯作家雞伴。”
(2).喻指家傳的書法技藝。 唐 柳宗元 《殷賢戲批書后寄劉連州并示孟侖二童》詩:“書成欲寄 庾安西 ,紙背應勞手自題。聞道近來諸子弟,臨池尋已厭家雞?!?宋 蘇軾 《柳氏二外甥求筆跡》詩:“退筆成山未足珍,讀書萬卷始通神。君家自有 元和 腳,莫厭家雞更問人?!?清 王晫 今世說·言語:“ 宋去損 精八分書, 高云客 以為學從祖 比玉 。 宋 云:‘僕固不厭家鷄,然何至舍古撫今?!?br />(3).借指自己詩文的技法和風格。 元 耶律楚材 《〈贈高善長一百韻〉序》:“﹝ 高善長 ﹞與 龍崗居士 善,尤長於詩,而酷愛余之拙語,蓋自厭家鷄耳。”參見“ 家雞野雉 ”。
(4).喻指妻。 宋 黃庭堅 《戲書少游壁》詩:“ 秦氏 烏生八九子,鴉烏之兄畢逋尾。憶炊門牡烹伏雌,未肯增巢令女棲。莫愁野雉疎家雞,但愿主人印纍纍。” 任淵 史容 注:“恐以新間舊也?!?br />(5).喻指親生子女。 明 顧起元 客座贅語·諺語:“南都閭巷中常諺:‘家雞打的團團轉,野雞打的貼天飛?!?孫錦標 《通俗常言疏證·家族》:“按二語謂親生子及養(yǎng)子也。今 江 北語云:家雞打得騰騰轉,野雞打得著天飛?!?br />(6).動物學術語。即雞。因由其始祖原雞長期馴養(yǎng)而成,故稱。
《國語辭典》:家雞野雉(家雞野雉)  拼音:jiā jī yě zhì
晉庾翼的書法與王羲之齊名,后來王氏書法盛行,學之者眾。因此庾翼用家雞比喻自己的書法,用野雉比喻王羲之的書法。見《太平御覽。卷九一八。羽族部。雞》引《晉書》。后比喻不同的書法風格。也用來比喻貴遠賤近,喜新厭舊,更進一步指棄妻室而喜外遇者。也作「家雞野鶩」。
《國語辭典》:成篇  拼音:chéng piān
1.完成整篇文章。《文選。曹植。贈徐干詩》:「慷慨有悲心,興文自成篇。」清。李漁《閒情偶寄。卷二。詞曲部。音律》:「予襁褓識字,總角成篇?!?br />2.全篇。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誄碑》:「揚雄之誄元后,文實煩穢,沙麓撮其要,而摯疑成篇。」
《國語辭典》:寒苦  拼音:hán kǔ
1.寒凍困苦?!稘h書。卷六九。趙充國傳》:「土地寒苦,漢馬不能冬?!?br />2.貧寒清苦。《晉書。卷七○。甘卓傳》:「儉少有志行,寒苦自立?!?/div>
《漢語大詞典》:應教(應教)
魏 晉 以來稱應諸王之命而和的詩文。 南朝 宋 湛茂之 有《歷山草堂應教》詩。 唐 王維 有《從岐王過楊氏別業(yè)應教》詩。 趙殿成 箋注:“ 魏 晉 以來,人臣放文字間,有屬和於天子,曰應詔;於太子,曰應令;於諸王,曰應教?!?/div>
分類:諸王詩文
《國語辭典》:輕?。ㄝp?。 ?span id="eo2eqbz" class='label'>拼音:qīng fú
舉止隨便不端莊。《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孟浪由于輕浮,精詳出于暇豫。」《紅樓夢》第二十一回:「他生性輕浮,最喜拈花惹草?!?/div>
《國語辭典》:關鍵(關鍵)  拼音:guān jiàn
1.鎖門的木栓。南朝梁。王筠〈開善寺碑〉:「妙門關鍵,辟之者既難。」
2.機關或事物的重要部分。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神思》:「神居胸臆,而志氣統(tǒng)其關鍵;物沿耳目,而辭令管其樞機?!?/div>
《國語辭典》:布置  拼音:bù zhì
分布安排。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布置物類,撮題近意,故小券短書,號為疏也?!埂独蠚堄斡洝返谝晃寤兀骸鸽m然收管,卻未上刑具,不過監(jiān)里的一間空屋,聽他自己去布置罷了?!挂沧鳌覆贾谩?。
《國語辭典》:御制(御製)  拼音:yù zhì
帝王所作或奉帝王之命所創(chuàng)制的樂章。《新五代史。卷三七。伶官傳。序》:「莊宗既好俳優(yōu),又知音,能度曲,至今汾、晉之俗,往往能歌其聲,謂之『御制』者皆是也?!埂秲号⑿蹅鳌返谝晃寤兀骸赣星叭漳莻€九江客人,給我的那御制詩蓋碗兒?!?/div>
《國語辭典》:結集(結集)  拼音:jié jí
匯集、聚集。如:「結集成冊」、「結集兵力」。
《國語辭典》:邊幅(邊幅)  拼音:biān fú
1.布帛邊緣的寬窄。如:「這件衣服的邊幅太窄?!?br />2.比喻人的儀容舉止。如:「不修邊幅」、「邊幅不整」。
《國語辭典》:賣文(賣文)  拼音:mài wén
寫文章賣錢。宋。楊萬里 送郭才舉序:「吾友人郭克明之子才舉,書生也,以賣文授徒為生產作業(yè)。」
《國語辭典》:筆鋒(筆鋒)  拼音:bǐ fēng
1.筆毫的尖鋒。唐。李白草書歌行〉:「墨池飛出北溟魚,筆鋒殺盡中山兔?!?br />2.書法筆畫的棱角、鋒芒。宋。姜夔〈續(xù)書譜〉:「常欲筆鋒在畫中,則左右皆無病矣?!顾?。陳思《書苑菁華。卷一九。書訣。唐太宗筆法訣》:「趯須存其筆鋒得而出,策須仰策而收。」
3.比喻所寫的文章。如:「他的筆鋒常帶有感情?!?/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