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36詞典 1分類詞匯 835
共835,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11  12  13  14  15  17  18  19  20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油云
氣脈
貫珠
牛腰
玉聲
刻苦
遺篇
陳詩
瓊?cè)A
老健
琢句
天眼
頓挫
霜楓
天問
《漢語大詞典》:油云(油雲(yún))
語出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焙笤娢闹幸蛞浴坝驮啤敝笣庠啤?晉 陸機 《赴洛》詩之一:“谷風拂脩薄,油云翳高岑?!?唐 包佶 《祀雨師樂章·送神》:“跪拜臨壇結(jié)空想,年年應(yīng)節(jié)候油云。” 宋 陸游 《葉相最高亭》詩:“膚寸油云澤天下,大千沙界納胸中。” 林百舉 《夢作詩數(shù)首醒記三句足成二絕》之一:“油云幕幕雨絲絲,正近江城梅落時?!?/div>
分類:詩文濃云
《國語辭典》:氣脈(氣脈)  拼音:qì mài
1.血氣脈息。漢?;笇挕尔}鐵論。輕重》:「陽氣盛則損之而調(diào)陰,寒氣盛則損之而調(diào)陽,是以氣脈調(diào)和,而邪氣無所留矣?!埂度龂萘x》第四三回:「若不待氣脈和緩,便投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br />2.氣力?!督鹌棵贰返诎似呋兀骸改菋D人能有多大氣脈?被這漢子隔桌子輕輕提將過來,拖出外間靈桌子前。」
3.氣運。元。湯顯祖《牡丹亭》第五一出:「淮海維揚,萬里江山氣脈長?!?br />4.詩文繪畫的氣勢脈絡(luò)。清。袁枚《隨園詩話》卷六:「詩雖工,氣脈不貫?!?/div>
《國語辭典》:貫珠(貫珠)  拼音:guàn zhū
成串的珠子。比喻聲音美妙動聽。《禮記。樂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div>
《國語辭典》:貫通(貫通)  拼音:guàn tōng
1.穿越、溝通。如:「這條干道貫通整個城市,帶動了經(jīng)濟的成長與繁榮?!埂肚迨犯濉>矶?。列傳。田六善》:「若賊東出則東應(yīng),賊西出則西應(yīng),疲我?guī)熗?,分我威力,固原圍解,賊氣貫通,此斷斷不可者也?!?br />2.全面透徹地領(lǐng)會、深切知曉?!吨熳诱Z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千條萬緒,貫通來只是一個道理。夫子所以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埂度辶滞馐贰返谝换兀骸高@王冕天性聰明,年紀不滿二十歲,就把那天文、地理、經(jīng)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div>
《國語辭典》:牛腰  拼音:niú yāo
文稿、書卷等一大捆,像牛腰那樣粗壯。宋。蘇軾《東坡志林》卷一二:「王十六秀才好畜予書,相從三十年,得兩牛腰。」元。汪元亨〈沉醉東風。居山林〉曲:「酒杯傾鯨量寬,詩卷束牛腰大?!?/div>
《漢語大詞典》:玉聲(玉聲)
(1).佩玉相擊的聲音。用以節(jié)步。禮記·玉藻:“既服,習容觀玉聲?!?孔穎達 疏:“既服,著朝服已竟也,服竟而私習儀容,又觀容聽己珮鳴,使玉聲與行步相中適?!?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90204' target='_blank'>《宋書·樂志二》:“多士盈九位,俯仰觀玉聲?!?span id="ntjvhhr" class="book">《文獻通考·樂十》:“故燕樂有大箜篌、小箜篌。音逐手起,曲隨弦成,蓋若鶴鳴之嘹唳,玉聲之清越?!?br />(2).引申為美妙的聲音。 唐 杜牧 《閨情代作》詩:“月照石泉金點冷,鳳酣簫管玉聲微?!?br />(3).對他人言語的敬稱。戰(zhàn)國策·楚策二:“王身出玉聲,許萬乘之強 齊 ;而不與,負不義於天下?!?漢 袁康 越絕書·內(nèi)傳陳成恒:“今大夫不辱而身見之,又出玉聲以教孤,孤賴先人之賜,敢不奉教乎?”
(4).敬稱他人的詩文。 唐 令孤楚 《奉和仆射相公酬忠武李相公見寄之作》:“初瞻綺色連霞色,又聽金聲繼玉聲。”
《國語辭典》:刻苦  拼音:kè kǔ
1.勤奮而辛苦。唐。韓愈柳子厚墓志銘〉:「居閒益自刻苦,務(wù)記覽為詞章?!埂端问贰>矶帕?。列傳。楊徽之》:「徽之幼,刻苦為學?!?br />2.儉樸。如:「他的生活非??炭啵菍τ诠婢桢X卻不后人。」
《國語辭典》:遺篇(遺篇)  拼音:yí piān
前人所遺留下來的篇章、作品。
《國語辭典》:陳詩(陳詩)  拼音:chén shī
陳述詩篇,以觀政令得失?!抖Y記。王制》:「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div>
《漢語大詞典》:瓊?cè)A(瓊?cè)A)
亦作“璚華”。
(1).美石。《詩·齊風·著》:“俟我於著乎而,充耳以素乎而,尚之以瓊?cè)A乎而?!?毛 傳:“瓊?cè)A,美石,士之服也?!?span id="zl5n5b5" class="book">《十洲記·昆侖》:“碧玉之堂,瓊?cè)A之室…… 西王母 之所治也?!?明 何景明 《榮養(yǎng)堂歌》:“被霞襦兮簪瓊?cè)A,母氏樂兮樂且遐?!?清 方文 《奉酬范質(zhì)公司馬》詩:“身賤那能酬水鏡,年荒無以報瓊?cè)A?!?br />(2).神話中瓊樹的花蕊,似玉屑。漢書·司馬相如傳下:“呼吸沆瀣兮餐朝霞,咀噍芝英兮嘰瓊?cè)A?!?顏師古 注引 張揖 曰:“瓊樹生 崑崙 西流沙濱,大三百圍,高萬仞。華,蘂也,食之長生?!?br />(3).即瓊花。 唐 韓愈 《春雪映早梅》詩:“未許瓊?cè)A比,從將玉樹親。” 元 王沂 《寄蘇昌齡》詩:“別后瓊?cè)A幾度芳,花前顧曲憶 周郎 ?!眳⒁姟?瓊花 ”。
(4).喻雪花。 前蜀 韋莊 《冬日長安感志》詩:“閑招好客斟香蟻,悶對瓊?cè)A詠散鹽?!?宋 辛棄疾 《上西平·會稽秋風亭觀雪》詞:“九衢中,杯逐馬,帶隨車,問誰解愛惜瓊?cè)A?!?br />(5).喻美好的詩文等。 元 耶律楚材 《和北京張?zhí)熳粢娂摹?/a>:“瓊?cè)A贈我將何報,聊寄 江 南古樣絃?!?清 方文 《贈閻百詩續(xù)娶》詩:“腹如經(jīng)笥飽,才比劍鋒銛。錦字隨時綴,璚華信手拈?!?/div>
《漢語大詞典》:瓊花(瓊花)
(1).一種珍貴的花。葉柔而瑩澤,花色微黃而有香。 宋 淳熙 以后,多為聚八仙(八仙花)接木移植。 唐 李白 《秦女休行》:“西門 秦氏 女,秀色如瓊花?!?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下:“ 揚州 后土廟 有瓊花一株,或云自 唐 所植,即 李衛(wèi)公 所謂玉蕊花也?!?宋 周密 齊東野語·瓊花:“ 揚州 后土祠 瓊花,天下無二本,絶類聚八仙,色微黃而有香。 仁宗 慶歷 中,嘗分植禁苑,明年輒枯,遂復載還祠中,敷榮如故。 淳熙 中, 壽皇 亦嘗移植南內(nèi),逾年憔悴無華,仍送還之。其后,宦者 陳源 ,命園丁取孫枝移接聚八仙根上,遂活,然其香色則大減矣。 杭 之 褚家塘 瓊花園是也。今 后土 之花已薪,而人間所有者,特當時接本,髣髴似之耳。”
(2).古歌曲名。即《玉樹后庭花》。 清 洪昇 《長生殿·定情》:“《瓊花玉樹》,《春江夜月》,聲聲齊唱?!?清 陳文述 《青溪吊江總宅》詩:“當時《玉樹》臨風曲,異日《瓊花》水調(diào)歌。”
(3).比喻雪花。 唐 皮日休 《奉和魯望早春雪中作吳體見寄》:“威仰噤死不敢語,瓊花云魄清珊珊?!?宋 楊萬里 《觀雪》詩:“落盡瓊花天不惜,封他梅蘂玉無香?!?元 呂止庵《集賢賓·嘆世》曲:“到冬來落瓊花陣陣飄,剪鵝毛片片飛?!?陳毅 《蝶戀花·訪問亞洲三國喀布爾望雪山》詞:“一望瓊花爭怒放,飛越羣山,人喜從天降?!?/div>
《漢語大詞典》:老健
(1).年老身健。 宋 蘇軾 《送鮮于都曹歸蜀灌口舊居》詩:“莫嘆倦游無駟馬,要將老健敵千鐘?!?清 曾國藩 《復彭麗生書》:“而貪饕退縮者,果驤首而上騰,而富貴,而名譽,而老健不死?!?洪深 《五奎橋》:“托 周先生 的福,我還算是老健;飯也吃得落,田也種得動。”
(2).指詩文風格老練有力。 宋 朱熹 《跋病翁先生詩》:“逮其晚歲,筆力老健,出入眾作,自成一家,則已稍變此體矣?!?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張子野》:“ 東坡 云:‘ 子野 詩筆老健,歌詞乃其餘波耳?!?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一:“ 子美 和 裴迪 早梅相憶之作,兩聯(lián)用二十二虛字,句法老健,意味深長,非巨筆不能到?!?/div>
《國語辭典》:琢句  拼音:zhuó jù
推敲詩文斟酌字句。宋。蘇軾 送李陶通直赴清溪詩:「從來勢利關(guān)心薄,此去溪山琢句新?!?/div>
《國語辭典》:天眼  拼音:tiān yǎn
一種能看到眾生死后投生何處、苦樂狀況,以及世間各種形形色色的神通能力。南朝陳。徐陵東陽雙林寺傅大士碑〉:「大士天眼所照,預(yù)睹未來。」
《國語辭典》:頓挫(頓挫)  拼音:dùn cuò
停頓或急促收音。晉。陸機文賦〉:「銘博約而溫潤,箴頓挫而清壯?!埂独蠚堄斡洝返谝弧鸹兀骸嘎犇墙锹?,吹得嗚咽頓挫,其聲悲壯。」
《漢語大詞典》:霜楓(霜楓)
經(jīng)霜的楓葉,其紅如火,古詩文中將它比作離人之淚。 唐 韓愈 《游青龍寺贈崔大補闕》詩:“去歲羈帆 湘水 明,霜楓千里隨歸伴?!?宋 陸游 《醉賦》詩:“霜楓照茅屋,露菊插紗巾?!?清 陸豫 《臺城路·秋砧》詞:“石磴敲煙,霜楓墜葉,惹起離愁如許?!眳⒁姟?霜林 ”。
《漢語大詞典》:霜林
帶霜或經(jīng)霜的林木。 唐 李頎 《宿瑩公禪房聞梵》詩:“夜動霜林驚落葉,曉聞天籟發(fā)清機?!?元 無名氏 《硃砂擔》第三折:“我只見霜林颯颯秋天晚,覺一陣冷氣侵霄漢?!?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四本第三折:“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老舍 《四世同堂》八一:“既使沒有炮聲,人們也顧不得去看霜林紅葉?!?/div>
《國語辭典》:天問(天問)  拼音:tiān wèn
楚辭的篇名。屈原所作。屈原遭放逐之后,憂愁苦悶,對天地間許多事情感到懷疑,提出疑問以抒愁悶,故作天問。《史記。卷八十四。屈原賈生傳。太史公曰》:「余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其志?!鼓铣骸f(xié)《文心雕龍。辨騷》:「遠游天問,瑰詭而惠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