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836
詞典
1
分類詞匯
835
共835,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18
19
20
21
2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24
25
26
27
下一頁
分類詞匯
(續(xù)上)
辭林
含蓄
雄篇
口業(yè)
上口
小序
贈答
應徐
錦章
蚓竅
外集
聲調(diào)
音調(diào)
筆格
體裁
《國語辭典》:
辭林(辭林)
拼音:
cí lín
文人、文詞薈萃的地方。南朝梁。
蕭統(tǒng)
〈
文選序
〉:「歷觀文囿,泛覽辭林?!挂卜Q為「詞林」、「詞曹」。
分類:
著述
稱頌
詩文
頌文
文人
飽學
總匯
敬詞
《國語辭典》:
含蓄
拼音:
hán xù
1.藏于內(nèi)而不表露于外。唐。
杜甫
〈
課伐木
〉詩:「雷雨蔚含蓄,墻宇資屢修?!挂沧鳌负睢?。
2.詞意未盡,耐人尋味。常用來形容創(chuàng)作的技巧。宋。
韓琦
〈
觀胡九齡員外畫牛
〉詩:「采摭諸家百馀狀,毫端古意多含蓄?!挂沧鳌负睢?。
分類:
含蓄
容納
言語
深藏
詩文
未盡
耐人尋味
《漢語大詞典》:
雄篇
氣勢雄偉、才情橫溢的詩文。 宋
蘇軾
《與米元章書》
之五:“昨日詩發(fā)一笑耳,慎勿刻石。太師雄篇已領,夾軸且留下?!?元
曹之謙
《讀〈唐詩鼓吹〉》
詩:“杰句雄篇萃若林,細看一一盡精深?!?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此他猶有所制,特非雄篇。”
分類:
氣勢雄偉
才情
橫溢
詩文
《國語辭典》:
口業(yè)(口業(yè))
拼音:
kǒu yè
1.佛教用語。指會造成未來苦樂果報的言語行為。宋。
蘇軾
勝相院經(jīng)藏記
:「結(jié)習口業(yè),妄言綺語,論說古今、是非、成敗。」
2.唐宋時稱文學的創(chuàng)作為「口業(yè)」。宋。
蘇軾
〈
次韻秦太虛見戲耳聾
〉詩:「眼花亂墜酒生風,口業(yè)不停詩有債。」
3.賴以維生的產(chǎn)業(yè)。《清史稿。卷四。世祖本紀一》:「其令所在有司廣加招徠,給以荒田,永為口業(yè)?!?/div>
分類:
佛教語
佛教
藉以
詩文
為生
創(chuàng)作
產(chǎn)業(yè)
三業(yè)
相比
比附
《國語辭典》:
上口
拼音:
shàng kǒu
誦讀文章時熟練而流暢?!抖昴慷弥脂F(xiàn)狀》第六回:「那幾句讀了一天不得上口,急得要哭出來了?!?/div>
分類:
上口
通道
上部
詩文
誦讀
可口
入口處
流利
純熟
順口
《國語辭典》:
小序
拼音:
xiǎo xù
1.《毛詩》有〈大序〉和〈小序〉之分,冠于《詩經(jīng)》之首,統(tǒng)論全詩之義者為〈大序〉;冠于每篇之首,分論各詩之義者為〈小序〉。
2.詩詞文章前的序文。如:「這篇文章前的小序,說明了作者寫作的動機?!?/div>
分類:
小序
作者
他人
單篇
詩文
序言
解釋
主題
簡短
《國語辭典》:
大序
拼音:
dà xù
毛詩篇首〈關雎小序〉之后,總論詩義的序文,稱為「大序」。作者說法不一。相對于小序而言。
分類:
全書
大序
小序
大段
文字
詩篇
《國語辭典》:
贈答(贈答)
拼音:
zèng dá
相互酬贈答謝?!度辶滞馐贰返诎嘶兀骸敢簿痛顺=趟鲂┰娫~,寫斗方,同諸名士贈答?!?/div>
分類:
贈答
詩文
贈送
酬答
《漢語大詞典》:
應徐(應徐)
漢 應瑒 、 徐干 的并稱。二人以詩文著名,為 曹丕 、 曹植 所禮遇。后亦用以泛稱有才華的賓客。 唐
張說
《扈從幸韋嗣立山莊》
詩之一:“菲才叨侍從,連藻愧 應 徐 ?!?唐
高適
《苦雨寄房四昆季》
詩:“兄弟方 荀 陳 ,才華冠 應 徐 ?!?明
梁辰魚
《紅線女》
第一折:“讌排仙苑,詔待公車,邊開 衛(wèi) 霍 ,舘接 應 徐 ?!?/div>
分類:
應玚
徐干
詩文
著名
《漢語大詞典》:
錦章(錦章)
(1).美麗的斑紋。 北魏
酈道元
《
水經(jīng)注·葉榆河
》
:“髯惟大蛇,既洪且長。采色駮犖,其文錦章。”
(2).猶華章。對別人詩文的美稱。 宋
陳亮
《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
:“云漢昭回倬錦章,爛然衣被九天光?!?/div>
分類:
美麗
斑紋
詩文
《漢語大詞典》:
蚓竅(蚓竅)
(1).舊誤蚯蚓能鳴,其聲發(fā)于孔竅。比喻微不足道的音響。亦用以謙稱自己的文才。語本 唐 韓愈 軒轅 彌明
《石鼎聯(lián)句》
:“時於蚯蚓竅,微作蒼蠅鳴?!?宋
劉克莊
《和徐常丞洪秘監(jiān)倡和》
:“公詩妙巧過 般輸 ,蚓竅何堪和大儒?!?清
黃宗羲
《辭張郡侯請修郡志書》
:“使山林者而與臺閣之事,蚓竅蠅鳴,豈諧
《韶》
《頀》
?!?br />(2).泛指拙劣的詩文創(chuàng)作。 清
曹寅
《集唐詩跋》
:“所謂奮蟲臂者不足以示 晉鄙 之椎,矜蚓竅者不足以喻驅(qū)山之鐸?!?清
趙翼
《題〈敦拙堂詩集〉》
詩:“陽烏掩爝火,轟雷塞蚓竅?!?金一
《心聲》
:“腐音溼響,纖態(tài)仄調(diào);讋鯨呿於蛙鳴,諧鳳吹於蚓竅。”
分類:
蚯蚓
拙劣
詩文
創(chuàng)作
發(fā)于
孔竅
微不足道
音響
《國語辭典》:
外集
拼音:
wài jí
1.正集以外的稿,多系經(jīng)人蒐集而成者。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五○。集部。別集類三。詁訓柳先生文集》。
2.奏議類的稱呼,以道學家尊道學而薄事功,故于議政之文,稱為「外集」。見《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一七三。集部。別集類二六。三魚堂文集》。
3.稱僧人的詩文。如僧宗泐有《全室外集》?!端膸烊珪偰刻嵋?。卷一七○。集部。別集類二三。全室外集》:「是編題曰外集,蓋釋氏以佛經(jīng)為內(nèi)學,故以詩文為外,猶宋釋道璨柳塘外集例也。」
分類:
道家
正集
僧
佛經(jīng)
道學
傳世
學而
內(nèi)學
定本
事功
作詩
文稿
詩文
議政
匯編
《國語辭典》:
聲調(diào)(聲調(diào))
拼音:
shēng diào
1.詩文字句中音韻配置的抑揚頓挫。如:「聲調(diào)鏗鏘」。
2.音樂的節(jié)奏。如:「聲調(diào)悠揚」。
3.聲音的高低升降的調(diào)子。如國音所分的陰平聲、陽平聲、上聲、去聲、輕聲等讀法。
《國語辭典》:
聲調(diào)(聲調(diào))
拼音:
shēng tiáo
聲音和諧?!痘茨献印1窘?jīng)》:「行沮然后義立,和失然后聲調(diào)?!?/div>
分類:
音樂
漢字
字音
高低
腔調(diào)
詩文
升降
節(jié)奏
聲調(diào)
四類
《國語辭典》:
音調(diào)(音調(diào))
拼音:
yīn diào
在物理學上指聲音的頻率。音調(diào)高者表示聲音高亢;音調(diào)低者表示聲音低沉。
分類:
音調(diào)
發(fā)聲
樂曲
聲說
旋律
吟誦
誦詩
詩文
樂聲
腔調(diào)
《國語辭典》:
筆格(筆格)
拼音:
bǐ gé
擱筆的用具。唐。
陸龜蒙
和襲美江南道中懷茅山廣文南陽博士三首次韻
詩:「自拂煙霞安筆格,獨開封檢試砂床?!挂沧鳌腹P架」。
分類:
字畫
筆架
詩文
格調(diào)
《國語辭典》:
體裁(體裁)
拼音:
tǐ cái
1.作品的布局、架構(gòu)?!段倪x。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延年之體裁明密,并方軌前秀,垂范后昆?!贡饼R。顏之推《顏氏家訓。文章》:「但使不失體裁,辭意可觀,便稱才士?!?br />2.文學的類別。依作品所表現(xiàn)的結(jié)構(gòu)與性質(zhì)上之差異而加以區(qū)分,如詩、散文、小說、戲劇、報導文學等。如:「散文和小說的體裁不同,兩者無法互爭高下。」
分類:
體裁
風度
文學
體制
詩文
字體
姿態(tài)
結(jié)構(gòu)
樣式
風格
文學作品
文風
詞藻
類別
散文
戲劇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