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36詞典 1分類詞匯 835
共835,分56頁顯示  上一頁  27  28  29  30  31  33  34  35  36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矯健
翻案
短什
詞格
殘草
斤削
短卷
奎藻
倔奇
伉健
組麗
骨干
唾玉
體骨
焚稿
《國語辭典》:矯?。ǔC?。 ?span id="ceglec0" class='label'>拼音:jiǎo jiàn
魁梧強健的樣子?!读凝S志異。卷七。青娥》:「敲石取火,以紙裹藥末,熏生兩足訖。試使行,不惟痛止,兼益矯健?!?/div>
《國語辭典》:翻案  拼音:fān àn
1.推翻已判定的罪案。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三一出:「報仇翻案紛紛,正士皆逃遁?!埂都t樓夢》第六九回:「倘或他再將此事告訴了別人,或日后再尋出這由頭來翻案,豈不是自己害了自己?!?br />2.推翻前人的定論。如:「翻案文章」。
《漢語大詞典》:短什
指短篇詩文。 唐 皇甫枚 三水小牘·步飛煙:“兼題短什,用寄幽懷?!?朱錫梁 《白門詠史》之十:“中宵短什長吟罷,秋色凄涼感慨多?!?/div>
《漢語大詞典》:詞格(詞格)
(1).詩文的品格。 宋 蘇軾 《上荊公書》:“向?qū)已?高郵 進(jìn)士 秦觀 太虛 ,公亦粗知其人。今得其詩文數(shù)十首拜呈,詞格高下,固已無逃於左右?!?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李謫仙》:“ 東坡 云:‘……近見 曾子固 編《太白集》,自云頗獲遺亡,如《贈懷素草書歌》《笑矣乎》數(shù)首,皆 貫休 以下詞格?!?span id="nos80hx" class="book">《宋史·隱逸傳上·魏野》:“顧詞格之清新,為士流之推許。”
(2).專指詞的品格。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二:“詞法之密,無過 清真 。詞格之高,無過 白石 ?!?況周頤 蕙風(fēng)詞話卷五:“詞格纖靡,實始於 康熙 中。”
分類:詩文品格
《漢語大詞典》:殘草(殘草)
(1).殘存的草。 唐 杜甫 《舍弟觀赴藍(lán)田取妻子到江陵喜寄》詩:“短墻若在從殘草,喬木如存可假花。”
(2).殘存的詩文稿。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邢敦夫》:“既卒,余收拾其殘草,編成一集,號曰《呻吟》?!?/div>
《漢語大詞典》:斤削
(1).以斧砍削。 清 陳夢雷 《贈臬憲于公》詩:“櫨楔歸斤削,鋒鋩待冶鈞?!?br />(2).請人修改詩文的敬辭。 唐 馮贄 云仙雜記·石斧欲斫斷詩手:“兵曹使我呈父,加斤削也。” 元 戴善夫《風(fēng)光好》第四折:“小官偶作一詞,望大人斤削?!?/div>
《漢語大詞典》:短卷
(1).指短篇詩文,或短幅畫卷。 唐 白居易 《夜吟元九律詩》:“斜行題粉壁,短卷寫紅箋。” 宋 蘇轍 《題王詵畫山水橫卷》詩:“袖中短卷墨猶濕,傍人笑指吾儕癡?!?br />(2).指揭人短處的文書。續(xù)資治通鑒·宋孝宗乾道三年:“戊申, 葉顒 言近日州官被論,有陰遣家屬,納短卷於臺諫以相挾持者?!?/div>
《漢語大詞典》:奎藻
指帝王詩文書畫。 宋 岳珂 桯史·宣和御畫:“﹝ 康與之 ﹞書一絶于上曰:‘玉輦宸游事已空,尚餘奎藻繪春風(fēng)?!?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藝二·世祖御筆:“上以武功定天下,萬幾之餘,游藝翰墨,時以奎藻頒賜部院大臣?!?清 馮桂芬 《振威將軍正定郭公暨配李夫人墓志銘》:“輝煌奎藻嘉爾庸, 凌煙閣 上圖儀容?!?/div>
《漢語大詞典》:倔奇
生硬奇詭,與眾不同。多指詩文書畫的風(fēng)格而言。 宋 胡仔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杜少陵四》:“其句雖拙,亦不失為倔奇也?!?明 李東陽 《日川會諸同年用韓昌黎園林窮勝事鐘鼓樂清時二句分韻得時字因效韓體》詩:“佳兒勝冠帶,字畫解倔奇?!?清 趙翼 《老柳一株腹裂二丈許而枝葉特茂詩以張之》:“形骸欲朽氣轉(zhuǎn)雄,一段倔奇狀可掬?!?/div>
《國語辭典》:伉健  拼音:kàng jiàn
強健?!稘h書。卷八。宣帝紀(jì)》:「選郡國吏三百石伉健習(xí)騎射者,皆從軍?!?/div>
《漢語大詞典》:組麗(組麗)
亦作“ 組纚 ”。 華美。用以形容絲織品或詩文。 漢 揚雄 《法言·吾子》:“或曰霧縠之組麗?!?李軌 注:“言可好也?!?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祝盟:“若夫楚辭·招魂,可謂祝辭之組纚也?!崩{, 唐 寫本作“麗”。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一:“大抵欲造平澹,當(dāng)自組麗中來;落其華芬,然后可造平澹之境,如此則 陶 謝 不足進(jìn)矣?!?宋 王安石 《示德逢》詩:“深藏組麗三千牘,靜占寬閑五百弓。”
《國語辭典》:骨干(骨幹)  拼音:gǔ gàn
1.聯(lián)合許多骨頭而成,為保持形體的支架。
2.支持物體內(nèi)部的干條。
3.比喻機(jī)關(guān)團(tuán)體的重要工作人員。
《漢語大詞典》:唾玉
口吐珠玉。形容工于詩文。 元 方回 《湖口寄方去言》詩:“和篇勤唾玉,枉教妙鉤銀?!?/div>
《漢語大詞典》:體骨(體骨)
(1).猶主體,主干。朱子語類卷七五:“是包著此理,乾坤即是之體骨耳?!?br />(2).指詩文或書法的骨力。《平山冷燕》第十四回:“便見園門外粉壁上寫得龍蛇飛舞,體骨非常?!?/div>
《漢語大詞典》:焚稿
(1).猶焚草。燒掉底稿。舊唐書·高士廉傳:“ 士廉 既任遇益隆,多所表奏,成輒焚稿,人莫知之。”宋史·張庭堅傳:“ 庭堅 言論深切,退輒焚稿。”參見“ 焚草 ”。
(2).焚燒詩文手稿。紅樓夢第九七回回目:“ 林黛玉 焚稿斷癡情, 薛寳釵 出閨成大禮。”
《國語辭典》:焚草  拼音:fén cǎo
1.章奏繕就,焚去草稿。古名臣以示謹(jǐn)密。《南史。卷二○。謝弘微傳》:「每獻(xiàn)替及陳事,必手書,焚草,人莫之知?!?br />2.燒草。唐。李華〈衢州龍興寺故律師體公碑〉:「焚草為香,采花為供,年十有五,瓊章鶴姿?!?/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