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說法三軌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又曰三軌弘經(jīng)。(參見:三軌)
說法五德
【佛學大辭典】
(名數(shù))說法使聽者生五種之福德:一于當生得長者,以聽者不殺人故。二于當生得大富,以聽者不盜故。三于當生得端正,以聽者意和故。四于當生得名譽,以聽者歸依三寶故。五于當生得聰明,以聽者曉了妙慧故。見賢者五福德經(jīng)。(參見:五人說法)。又十九說法。(參見:觀音)
說法印
【佛學大辭典】
(印相)說法之印契也。有三種:一左右手各捻其無名指與拇指之指頭,馀指舒散,左手仰于心前,右手覆于其上,而勿使相著。二捻兩手中指與拇指,無名指與頭指散而稍曲,使小指直立,橫左手安于胸上,豎右手安于乳。三捻兩手頭指與拇指,中無名小三指并舒,左手仰掌,安于胸上,以右手腕著于中指等頭。以掌向外。此三種如其次第,為化報法三身說法之相也。見大疏演奧鈔十四。
說法妙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法華跡門十妙之一。如來說大小偏圓之法,咸使眾生悟入于佛之知見也。
【三藏法數(shù)】
謂說大小乘偏圓之法,咸令眾生悟入佛之知見。一音宣演,不可思議。經(jīng)云:如來能種種分別,巧說諸法,言辭柔軟,悅可眾心。是也。(偏圓者,謂小乘之法,所談之理,非中名偏。大乘之法,所談之理,具足圓滿,名圓也。)
說法品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觀行即五品之第三。圓頓之行者,在觀行即之位,說法化人,化功歸己,而觀解轉(zhuǎn)增進者。
【三藏法數(shù)】
(亦名解說品),說法者,宣傳圣言也。謂由讀誦故,內(nèi)解轉(zhuǎn)勝,而復外資講說,導利于人,化功歸己,心倍勝前,是名說法品。經(jīng)云:若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是也。(化功歸己者,謂以說法,廣濟于他,其功則歸于己矣。)
說法瑞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法華六瑞之一。佛于法華經(jīng)前,說無量義經(jīng),為說本經(jīng)之緣,是為說法華之瑞相也。
【三藏法數(shù)】
謂佛將說法華,先說無量義經(jīng),而為法華作序。從一法說無量義,會無量義歸于一法,故無量義經(jīng)為法華會多歸一之序。經(jīng)云:說大乘經(jīng)名無量義。是也。且說法乃佛之常儀,何得為瑞?蓋佛說無量義經(jīng)雖竟,時眾不散,待于后聞,此事奇特,與常說異,故名說法瑞。
說法神變
【佛學大辭典】
(雜語)三種神變之一。(參見:神變)附錄。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無礙大智,知諸眾生善惡業(yè)因及善惡果報,或以聲聞、緣覺之法及以大乘之法而得解脫,如是知已,則現(xiàn)一切神變而為說法,是名說法神變。
說度部
【佛學大辭典】
(流派)說轉(zhuǎn)部之異名。(參見:經(jīng)量部)
說矩里迦龍王像法
【佛學大辭典】
(經(jīng)名)一卷,失譯人名,說矩里迦羅龍王之像法。梵Kulika。
說通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能悟宗旨,謂之宗通。能作說法,謂之說通。楞伽經(jīng)三曰:「一切聲聞菩薩有二種通相,謂宗通及說通?!?br />【佛學常見辭匯】
能隨順眾生的根機,以巧方便為之說法,叫做說通。
說凈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又曰凈施。戒律之制,比丘有得衣缽藥及金銀谷米者,不許自蓄之,必求所施主一旦施與之。而如衣缽藥者得更由施主還付,仍自護持,是為凈貪著之意之法,故云凈施,能施者謂之施主,所施者謂之凈施者,對于施主說施與之言,謂之說凈。依此說凈之法,為比丘者得蓄積諸長物。然施法有展轉(zhuǎn)施與真實施之二法。如衣缽藥者,于出家五眾中定施主,更以他一人為紹介者,而施與彼施主,施與了,則直由其紹介者,轉(zhuǎn)還本人,名為展轉(zhuǎn)凈,如金銀米谷者,求凈信之白衣,定為施主,直接對之真實施與,令彼保管,名為真實凈。所謂凈人者,受此真實凈之白衣人也。展轉(zhuǎn)凈之作法如下:比丘有長衣(三衣外之衣),欲說凈之,則至一比丘所,手取其長衣,口云:「大德一心念,此是某甲長衣,未作凈,為凈故施與大德,為展轉(zhuǎn)凈故?!勾藭r受彼請者乃言:「大德一心念,汝有此長衣,未作凈,為凈故與我,我今受之?!苟苏Z次應(yīng)問曰:「汝施與誰?」凈者答言:「某甲(凈主名字)施主。」于是彼比丘對凈者言:「大德一心念,汝是長衣,未作凈,為凈故施與我,我今受之,汝于某甲(第三者凈主)與是衣,某甲(凈主)已有,汝為某甲故善護持,著用隨因緣?!挂娦惺骡n下一。
說欲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欲成受戒說戒等僧事者,己有事故不能出席時,以己贊同隨意某事之欲望,紹介于他比丘,使于大眾中說之,謂之說欲。(參見:欲法)
欲法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凡于僧中說戒授戒等法事,己有事緣,不能出席而于此法事隨喜共欲其事之希望,名為欲,此欲意授他出席之比丘謂之與欲,其比丘受彼委托,謂之受欲。出僧中而說之,謂之說欲。
說規(guī)矩
【佛學大辭典】
(雜語)對于弟子而說規(guī)矩禮度也。禪林之稱。
說教
【佛學大辭典】
(術(shù)語)說教導人也。法華玄義十曰:「說教之大綱,大化之筌罤。」行愿品疏二曰:「圣人說教,祇在益生?!?/div>
說假部
【佛學大辭典】
(流派)Prajn^a%ptiva%dinah,小乘二十部之一。佛滅后二百年自大眾部中分出,說世出世之法有假法有實法者。宗輪論述記曰:「世出世法皆有假有實,故從所立以標部名?!?br />【佛學常見辭匯】
小乘二十部之一,于佛滅后二百年間由大眾部中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