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十處──說遍十處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隨疏演義鈔)
謂毗盧遮那如來,現法界無盡身云,遍周微塵剎海,常說華嚴大經,令諸眾生咸歸性海也。(梵語毗盧遮那,華言遍一切處。)
〔一、說遍閻浮提〕,梵語閻浮提,華言勝金洲。謂如來于閻浮提,七處九會,為諸大眾,演說此法,而遍滿十方法界閻浮提,亦同一時而說。故云說遍閻浮提。(七處者,一菩提場、二普光明殿、三忉利天、四夜摩天、五兜率天、六他化天、七逝多林也。九會者,一會菩提場、二會普光明殿、三會忉利天、四會夜摩天、五會兜率天、六會他化天、七會八會皆在普光明殿、九會逝多林也。)
〔二、說遍百億同類一界〕,同類一界者,以百億世界與一世界同類也。謂如來于一百億世界說法時,而一一世界之中,各有百億閻浮提,乃至百億色究竟天,于此之時,悉見如來坐蓮華藏師子之座,為十佛剎微塵數諸菩薩眾之所圍繞,而演說法。故云說遍百億,同類一界。(色究竟天,即色界第十八天也。千佛剎,即十方佛土也。)
〔三、說遍異類樹形等剎〕,謂樹形世界,江河形世界,回轉形世界等,一切異類形相不同,而如來遍于其中,轉斯法輪。故云說遍異類樹形等剎。
〔四、說遍剎種〕,剎,梵語具云剎摩,華言土田。謂最中無邊妙華光香水海中,有世界名普照十方。熾然寶光明而為世界之種,攝二十重佛剎微塵數世界,乃至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而如來遍于其中常演說法,故云說遍剎種。(世界種者,種猶本也。謂舍(編者注:「舍」疑是「含」)攝無盡剎海也。二十重佛剎者。一、最勝光遍照,二、種種香蓮華妙莊嚴,三、一切寶莊嚴普照光,四、種種光明華莊嚴,五、普放妙華光,六、凈妙光明,七、眾華焰莊嚴,八、出生威力地,九、出妙音聲,十、金剛幢,十一、恒出現帝青寶光明,十二、光明照耀,十三、娑婆,十四、寂靜離塵光華,十五、眾妙光明燈,十六、清凈光遍照,十七、寶莊嚴藏,十八、離塵,十九、清凈光普照,二十、妙寶燄也。)
〔五、說遍華藏〕,華藏者,謂香水海蓮華上含藏諸世界也。謂一華藏世界,有十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種,每一種中,含攝二十重佛剎微塵數世界,乃至各有不可說佛剎微塵數世界布列安住。此諸世界如來往昔因中修行嚴凈,故于其中,恒說斯經。故云說遍華藏。
〔六、說遍馀剎?!?,謂華藏世界之外,十方各有無盡法界剎海,而一一剎海,如來遍于其中,常說斯經。故云說遍馀剎海。
〔七、說遍前六類剎塵〕,謂上六種,各是一類。彼諸剎土,皆以塵成。一一塵中,皆有佛剎。是故如來遍彼塵內剎中,常演斯法。經云:華藏世界所有塵,一一塵中見法界。故云說遍前六類剎塵。
〔八、說遍盡虛空界〕,謂于此不論成剎之塵,唯取盡虛空界,但可容一毛端之處,各有無邊剎海,如來于中常轉法輪。經云:一毛端處所有剎,其數無量不可說。盡虛空量諸毛端,一一處剎悉如是。故云說遍盡虛空界。
〔九、說遍猶帝網〕,謂如來演說此法,遍諸剎塵,猶如帝網無盡也。蓋前諸類一一微塵,各攝無邊剎海。此之剎海所有微塵,彼諸塵內復有剎海,是則塵塵不盡,剎剎無窮。猶如帝釋殿上,珠網交光,重重無盡。而如來遍于其中,常演說法,亦復如是。故云說遍猶帝網。(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言帝釋者,華梵雙舉也。)
〔十、馀佛同〕,謂如來遍前九類微塵剎海,常演斯法,調伏眾生,令歸性海。一佛既爾,馀十方佛,亦復如是。遍諸剎海,恒演斯法。故云馀佛同。
十種說三世
【三藏法數】
(出華嚴經)
十種說三世者,謂三世各三,乃分九別,會別歸總,攝在一念;故以一融九,雖九而常一,雖一而常九,一九無礙,十世圓融。經云:無量無數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無念,如是見世間,是名十種說三世也。(劫,梵語具云劫波,華言分別時節(jié)。)
〔一、過去世說過去世〕,謂過去世中,說過去世之事也。
〔二、過去世說未來世〕,謂過去世中,說未來世之事也。
〔三、過去世說現在世〕,謂過去世中,說現在世之事也。
〔四、未來世說過去世〕,謂未來世中,說過去世之事也。
〔五、未來世說現在世〕,謂未來世中,說現在世之事也。
〔六、未來世說無盡〕,謂未來世中,說未來世;未來之后,復有未來無窮盡之事也。
〔七、現在世說過去世〕,謂現在世中,說過去世之事也。
〔八、現在世說未來世〕,謂現在世中,說未來世之事也。
〔九、現在世說平等〕,謂現在世中,說現在世之事也。以現在為平等者,例過去、未來之現在前后均齊也。
〔十、現在世說三世即一念〕,謂世由積念而成,故三世各三,而成九世,攝九世歸三世,攝三世即一念。故合論云:十世古今,始終不離于當念也。
現身面言說神力
【三藏法數】
經云:初菩薩地住佛神力,入于大乘照明三昧。入是三昧已,十方世界一切諸佛,以神通力,為現一切身面言說。是也。(初菩薩地者,即十地中初歡喜地菩薩也。住佛神力等者,由佛神力加被,故能入住大乘照明三昧,即光明定也。梵語三昧,華言正定,由此定故,得見十方諸佛現身說法也。)
說通相
【三藏法數】
說即說法,通即辯說無礙,相即起用化他之相。謂以方便,隨順眾生根器淺深,為其演說,無有障礙,是名說通相。
隨所愛法為說
【三藏法數】
謂菩薩隨順眾生所愛樂法而為宣說。論云:菩薩若已得道,隨所應度而為說法。如高心富人,為贊布施,是人愛著名聲福德故,心則喜樂,是名隨所愛法為說。
圣教所說分
【三藏法數】
謂因緣分后,正顯圣教所說法門。此佛地經,從妙生當知下,至令入圣教,成熟解脫,即圣教所說分。
記說示導
【三藏法數】
謂菩薩憫彼地獄之苦,而于眾生念念記憶不忘而為說法,令諸眾生藉此法力,從地獄出,生天人中,受諸快樂,是為記說示導。
約通力說
【三藏法數】
約,猶依也。謂佛以神通力,令諸世間無情之物,皆能說法,故名約通力說。
約融通說
【三藏法數】
謂依報之土,正報之身,性本融通,身既說法,土亦能說;即一說一切說,故名約融通說。
約顯理說
【三藏法數】
謂菩薩觸對諸境,皆能了知。如對色即顯質礙、緣生、無常等義;觸類成教,故名約顯理說。
唯說無聽
【三藏法數】
謂佛真心外,無別眾生,以眾生真心,即佛真心故。故所說教,唯佛所現,是名唯說無聽。
【三藏法數】
謂眾生全在諸佛心中,故則果門攝法無遺。故所說教,唯佛所現,是名惟說無聽。
唯聽無說
【三藏法數】
謂眾生心外,更無別佛;以佛真心,即眾生真心故。故所說教,即眾生自現,是名惟聽無說。
說聽雙全
【三藏法數】
謂佛真心現時,不礙眾生真心現故,是名說聽雙全。
說聽雙寂
【三藏法數】
謂佛即眾生,故非佛;眾生即佛,故非眾生。互奪雙亡,則說聽雙寂。故凈名經云:其說法者,無說無示;其聽法者,無聞無得。是也。
【三藏法數】
謂眾生全在佛,則同佛非生;佛全在眾生,則同生非佛。兩相形奪,二位齊融。則佛心中之眾生無聽,眾生心中之佛無說,是名說聽雙寂。
惟聽無說
【三藏法數】
謂佛全在眾生心中故,則因門攝法無遺,故所說教,即眾生心中自現,是名唯聽無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