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說聽雙存
【三藏法數(shù)】
謂生佛互在,則因果交徹,故眾生心中之佛,為佛心中之眾生說法;佛心中之眾生,聽眾生心中之佛說法,是名說聽雙存。
不生生不可說
【三藏法數(shù)】
不生者即真空之理也;生者從空出假而起度生之用也。此言別教之人,于十住位中,修習空觀,了法無生,故云不生;而又不住于空,復于十行中而修假觀,起十界度生之用,故復云生也。此是別教所詮之理,理本無言,故云不可說也。(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界者,佛界、菩薩界、緣覺界、聲聞界、天界、人界、阿脩羅界、鬼界、畜生界、地獄界也。)
說法難
【三藏法數(shù)】
謂如來出世,本欲便說大乘之法,蓋緣機器不純,不得已而權說三乘之法,委曲調(diào)停,方堪入實,所以歷四十馀年,更三百馀會。最后至于法華會上,方顯真實。故經(jīng)云:正使出于世,說是法復難。此舉大法之難說也。
如說修行
【三藏法數(shù)】
謂既能思惟正法之義,當如所說而修其行,則能脫煩惱生死之苦,證真空寂滅之道也。
說法施
【三藏法數(shù)】
謂若有人樂聞正法,即當隨其根機,方便演說,使之聞法領解,修因證果也。
與父說法
【三藏法數(shù)】
與父說法者,謂如來既成道已,惟念父恩最重,當與說法,令其享壽無窮,正法治化,及得遠離塵垢,得法眼凈。是故還于本國,與父說法。普曜經(jīng)云:佛出家時,與父母誓,若得佛道,還度父母。今得佛道,必當還國,說法度脫,不違本誓也。(法眼者,謂見色心粗細,因緣假名,俗諦諸法也。)
與母說法
【三藏法數(shù)】
與母說法者,謂如來成道已,惟念母恩,育養(yǎng)情深,況有誓愿,還度父母。是故為其說法,令得解脫。如升忉利天宮,為母說法是也。(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
為諸天說法
【三藏法數(shù)】
為諸天說法者,謂如來為諸天眾宣說法要,故不赴請。
菩薩說
【三藏法數(shù)】
菩薩說者,謂諸大菩薩,互相宣說,以顯主伴互融也。如華嚴經(jīng)中,十住、十行、十回向等品,皆是菩薩所說也。(十住者,發(fā)心住、治地住、修行住、生貴住、方便具足住、正心住、不退住、童真住、法王子住、灌頂住也。十行者,歡喜行、饒益行、無瞋恨行、無盡行、離癡亂行、善現(xiàn)行、無著行、尊重行、善法行、真實行也。十回向者,救一切眾生離眾生相回向、不壞回向、等一切佛回向、至一切處回向、無盡功德藏回向、隨順平等善根回向、隨順等觀一切眾生回向、真如相回向、無縛解脫回向、法界無量回向也。)
弟子說
【三藏法數(shù)】
弟子即聲聞、緣覺、菩薩等諸大弟子也。謂佛在世時,承佛加被,各運神通,隨機演教,化度眾生,是名弟子說。
仙說
【三藏法數(shù)】
仙即佛會之中諸大仙人也。謂其從佛入道,誓弘佛化,宣揚正法,饒益有情,是名仙說。
諸天說
【三藏法數(shù)】
天即梵、釋等諸天也。謂如帝釋,每于善法堂上,常為忉利諸天演說般若大經(jīng)等,是名諸天說。(梵語釋提桓因,華言能天主,言帝釋者,華梵雙舉。梵語忉利,華言三十三。梵語般若,華言智慧。)
多種說法,成枝流故
【三藏法數(shù)】
謂法欲滅時,有多種異說,恐混純源之一味,成差別之枝流,故不分也。
解說
【三藏法數(shù)】
謂圣教之義難解,若能分明解釋,訓授于人,是為解說法師。
說于法語
【三藏法數(shù)】
謂比丘入于大眾中,不宜雜說論世俗事,若自說法,若請人說法,是為說于法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