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024,分69頁顯示  上一頁  23  24  25  26  27  29  30  31  32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攻說
諷說
七十說
僻說
辟說
說體
說記
說方便
說場
說不定
說委
說閑話
說夷
說藝
說智
《漢語大詞典》:攻說(攻説)
(1).古祭名。大祝六祈,五曰攻,六曰說。謂擊鼓聲討毒蠱之罪而除之。蠱,傳說使人患病受害的毒蟲。周禮·秋官·庶氏:“庶氏掌除毒蠱。以攻説禬之,嘉草攻之?!?鄭玄 注:“攻説,祈名。祈其神,求去之也?!?孫詒讓 正義:“蓋亦鳴鼓攻之,復以辭責其神,故兼有二名。詳彼疏。云‘祈其神,求去之也’者,以毒蠱亦有神憑之,故攻説聲其罪除去之?!?br />(2).攻擊議論。 前蜀 貫休 《寄景地判官》詩:“舉世唯攻説,多君即不然?!?/div>
《漢語大詞典》:諷說(諷説)
猶傳說;道聽途說。莊子·外物:“已而后世輇才諷説之徒,皆驚而相告也?!?/div>
《漢語大詞典》:七十說(七十説)
(1).指 伊尹 說 湯 事。韓非子·難言:“上古有 湯 ,至圣也; 伊尹 ,至智也。夫至智説至圣,然且七十説而不受,身執(zhí)鼎俎為庖宰,昵近習親,而 湯 乃僅知其賢而用之?!?晉 葛洪 抱樸子·時難:“ 伊尹 干 湯 ,至於七十也?!?br />(2).指 孔子 游說諸侯各國事。文選·揚雄〈解嘲〉:“或七十説而不遇,或立談而封侯?!?呂向 注:“ 孔子 歷説天下七十君竟不一遇?!?漢 桓寬 鹽鐵論·相刺:“是以東西南北,七十説而不用,然后退而修王道,作春秋。” 唐 李白 《贈崔郎中宗之》詩:“ 仲尼 七十説,歷聘莫見收?!?/div>
《漢語大詞典》:僻說(僻説)
偏頗的言論。新唐書·黎干傳:“今 頎 、 崇敬 革天對,易祖廟,事之大者不稽於古,難以疑文僻説定之?!?/div>
分類:偏頗言論
《漢語大詞典》:辟說(辟説)
邪僻的言論。《漢書·馬宮傳》:“臣知妾不得體君,卑不得敵尊,而希指雷同,詭經辟説,以惑誤上。為臣不忠,當伏斧鉞之誅?!?/div>
分類:邪僻言論
《韻府拾遺 薺韻》:說體(說體)
周易咸卦:程傳:上陰柔而說體,為說之主,又居感之極,是其欲感物之極也,故不能以至誠感物,而發(fā)見于口舌之間。
分類:說體
《漢語大詞典》:說記(説記)
解釋經的著作。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獻王 所得書皆古文先 秦 舊書,《周官》、尚書、、禮記孟子、老子之屬,皆經傳説記,七十子之徒所論?!?
分類:解釋著作
《國語辭典》:說方便(說方便)  拼音:shuō fāng biàn
說好話。《金瓶梅》第一回:「閑時在他鋪中坐,武大無不奉承。因此張宅家下人個個都歡喜,在大戶面前一力與他說方便?!?/div>
分類:說情
《漢語大詞典》:說場(説場)
可說之處。 丁玲 《太陽照在桑干河上》三九:“那年孩子他娘坐月子,人家看見咱,說恭喜你做了上人呵!咱心里想,唉,有什么說場,他娘躺在炕上,等咱借點小米回去熬米湯呢?!?
分類:可說
《國語辭典》:說不定(說不定)  拼音:shuō bù dìng
也許,不一定。如:「說不定他不來了?!?/div>
《漢語大詞典》:說委(説委)
說明原委。 唐 韓愈 《瀧吏》詩:“官當明時來,事不待説委。”
分類:說明原委
《漢語大詞典》:說閑話(説閑話)
(1).閑談。儒林外史第二一回:“間壁開米店的一位 卜老爹 走了過來,坐著説閑話?!?span id="mek6q64" class="book">《紅樓夢》第一一七回:“那 元帝老爺 常叫 土地 來説閑話兒?!?王蒙 《名醫(yī)梁有志傳奇》:“過去 梁有德 即使說閑話也像是在結結巴巴地背誦稿子?!?br />(2).從旁說諷刺或不滿意的話。 高曉聲 《“漏斗戶”主》:“用不著別人說閑話,他自己都覺得不爭氣,自己都覺得窮困在拖著他墮落?!?
《漢語大詞典》:說夷(説夷)
喜悅,愉快。大戴禮記·五帝德:“舟輿所至,莫不説夷?!?
分類:喜悅愉快
《漢語大詞典》:說藝(説藝)
談經論藝。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一一五:“荷衣説藝斗心兵,前輩鬚眉照座清。” 劉逸生 注:“藝:經藝、文藝、制藝(八股文)都可稱藝?!?
分類:經論
《漢語大詞典》:說智(説智)
見“ 說知 ”。
《漢語大詞典》:說知(説知)
(1).亦作“ 說智 ”。古代墨家的認識論術語。指由邏輯推理得來的知識。語出墨子·經說上:“知,傳受之,聞也。方不障,説也。身觀焉,親也。”墨子·經說下:“夫名以所明正所不智,不以所不智疑所明。若以尺度所不智長。外,親智也;室中,説智也。” 秦牧 《藝海拾貝·鮮荔枝和干荔枝》:“而古代的墨家把知識來源分為三類,這就是‘親知’、‘聞知’和‘說知’……‘說知’是由前兩者推理而獲得的知識。”
(2).謂說給人聽,使其知道。《京本通俗小說·菩薩蠻》:“ 張老 只得忍氣吞聲回來,與女兒説知?!?元 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一折:“今日早朝下來,已與 曹子建 學士説知向上之事?!?span id="4qwwoqo" class="book">《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第九回:“我得了此信,也甚歡喜,就帶了這封信,去到關上,給 繼之 説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