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1572,分105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說文
說書
空說
誦說
眾說
論說
前說
說道
說經(jīng)
小說
小說
說話
解說
解說
解說
《國語辭典》:說文(說文)  拼音:shuō wén
《說文解字》的簡稱。參見「說文解字」條。
分類:說文許慎
《國語辭典》:說書(說書)  拼音:shuō shū
1.講解經(jīng)書義理?!赌?。耕柱》:「能談辯者談辯,能說書者說書?!埂睹魇?。卷一四○。列傳。魏觀》:「洪武元年建大本堂,命侍太子說書,及授諸王經(jīng)?!?br />2.一種流行于民間的說唱藝術(shù)。如宋代的講史、元代的平話以及評話、彈詞等。《紅樓夢》第四三回:「園中人都打聽得尤氏辦得十分熱鬧,不但有戲,連耍百戲并說書的男女先兒全有?!埂独蠚堄斡洝返诙兀骸该鲀喊祖ふf書。我們可以不必做生意,來聽書罷!」也稱為「挑閃」。
3.職官名。宋朝設(shè)置,陪侍天子內(nèi)廷講說經(jīng)書。掌進(jìn)讀書史,講釋經(jīng)義,備顧問應(yīng)對等事。
《國語辭典》:空說(空說)  拼音:kōng shuō
空洞無用的言論。《后漢書。卷六五。段颎傳》:「招降獷敵,誕辭空說,僭而無徵。」
《國語辭典》:誦說(誦說)  拼音:sòng shuō
誦經(jīng)并加以解說。《荀子。致仕》:「誦說而不陵不犯,可以為師。」
《國語辭典》:眾說(眾說)  拼音:zhòng shuō
各式各樣的說法。如:「眾說紛紜」。漢。揚(yáng)雄《法言。學(xué)行》:「視日月而知眾星之蔑也,仰圣人而知眾說之小也。」
《國語辭典》:論說(論說)  拼音:lùn shuō
1.議論、辨析?!逗鬂h書。卷四九。王充王符仲長統(tǒng)列傳。王充》:「充好論說,始若詭異,終有理實?!?br />2.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的篇名。今為議論文與說明文的統(tǒng)稱。
3.照一般常理推論。如:「論說這會議董事長應(yīng)該出席,怎么到現(xiàn)在還沒來?」
《漢語大詞典》:前說(前説)
(1).前人的見解。宋書·志序:“百官置省,備有前説,尋源討流,於事為易?!?br />(2).先前的主張。宋史·曾肇傳:“ 肇 在禮院時,啟親祠北郊之議。是歲當(dāng)郊, 肇 堅抗前説?!?/div>
《國語辭典》:說道(說道)  拼音:shuō dào
1.說、談。唐。白居易 登郢州白雪樓詩:「朝來渡口逢京使,說道煙塵近洛陽?!?br />2.講說正道?!斗ㄈA經(jīng)。卷三。藥草喻品》:「我是一切知者、一切見者、知道者、開道者、說道者。」
《國語辭典》:說經(jīng)(說經(jīng))  拼音:shuō jīng
1.講述經(jīng)書?!稘h書。卷三○。藝文志》:「丘明恐弟子各安其意,以失其真,故論本事而作傳,明夫子不以空言說經(jīng)也?!?br />2.一種流行于宋代的說唱藝術(shù),多在演述佛經(jīng)故事。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說經(jīng)謂演說佛書?!顾?。西湖老人《西湖老人繁勝錄。瓦市》:「說經(jīng):長嘯和尚、彭道安、陸妙慧、陸妙凈?!?/div>
《國語辭典》:小說(小說)  拼音:xiǎo shuō
1.瑣屑而偏頗的言論?!肚f子。外物》:「飾小說以干縣令,其于大達(dá)亦遠(yuǎn)矣?!?br />2.專門描寫人物故事,有完整布局、情節(jié)發(fā)展及一貫主題的文學(xué)作品。如《水滸傳》、《西游記》、《儒林外史》、《紅樓夢》等。
《漢語大詞典》:小說(小説)
小悅,小歡樂。呂氏春秋·疑似:“ 褒姒 之?dāng)。肆?幽王 好小説以致大滅。”
分類:歡樂
《國語辭典》:說話(說話)  拼音:shuō huà
1.發(fā)言、講話?!度辶滞馐贰返谒钠呋兀骸杆译m然官員多,氣魄大,但是我老頭子說話,他也還信我一兩句?!埂都t樓夢》第三回:「你們?nèi)チT!讓我們自在說話兒!」
2.言辭?!队魇烂餮浴>硭摹?。沈小霞相會出師表》:「介溪公最聽他的說話,凡疑難大事,必須與他商量?!?br />3.一種流行于唐宋時期的說唱藝術(shù),以講說歷史故事為主。宋。灌圃耐得翁《都城紀(jì)勝。瓦舍眾伎》:「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顾?。吳自牧《夢粱錄。卷二○。小說講經(jīng)史》:「說話者謂之『舌辯』,雖有四家數(shù),各有門庭。」
4.指責(zé)。如:「像這種事,你做得再好,還是會有人說話?!?br />5.事情。《金瓶梅》第八七回:「因和俺姐夫有些說話,大娘知道了,先打發(fā)了春梅小大姐,然后打了俺姐夫一頓,趕出往家去了。」《警世通言。卷一二。范鰍兒雙鏡重圓》:「這是紹興元年冬十二月內(nèi)的說話。到紹興二年春正月,韓公將建州城攻破?!?br />6.比喻時間極短。如:「請你等一會,他只稍說話間就會回來?!?br />7.以往國民小學(xué)國語科教學(xué)項目之一。如:「今天我們有說話課?!?/div>
《漢語大詞典》:解說(解説)
舒解歡悅。詩·小雅·何人斯“爾還而入,我心易也” 漢 鄭玄 箋:“女行反入見我,我則解説也?!?span id="sfc4x6h" class="book">《史記·梁孝王世家褚少孫論》:“太后乃解説。”
分類:解說歡悅
《國語辭典》:解說(解說)  拼音:jiě shuō
解釋、說明。《史記。卷六○。三王世家》:「謹(jǐn)論次其真草詔書,編于左方,令覽者自通其意而解說之。」《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九:「如今既有這十二字謎語,必有一個解說。雖然我自家不省得,天下豈少聰明的人?不問好歹,求他解說出來?!?/div>
《漢語大詞典》:解說(解説)
解脫,解下。周禮·春官·司常“建廞車之旌” 漢 鄭玄 注:“葬云建之,則行廞車解説之。” 陸德明 釋文:“説,吐活反。”
分類:解脫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