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41,分17頁顯示   2  3  4  5 下一頁
詞典
謀劃
出謀劃策
分類詞匯
圖畫
經略
經緯
謀謨
作計
智慮
籌畫
條畫
謀慮
睿謀
遠度
謨謀
營度
《國語辭典》:謀劃(謀劃)  拼音:móu huà
計劃、想辦法。如:「大家正謀劃在此地興建一座公園?!?/div>
分類:謀劃
《漢語大詞典》:謀畫(謀畫)
亦作“ 謀劃 ”。
(1).謀略,打算。后漢書·馬援傳:“帝乃召 援 計事, 援 其言謀畫。”隋書·李景傳:“儀同三司 侯莫 陳乂 多謀畫,工拒守之術?!?唐 柳宗元 《對賀者》:“夫為天子尚書郎,謀畫無所陳,而羣比以為名,蒙恥遇僇,以待不測之誅?!?br />(2).籌謀策劃。后漢書·劉瑜傳:“ 竇武 欲大誅宦官,乃引 瑜 為侍中,又以侍中 尹勛 為尚書令,共同謀畫?!?宋 周煇 《清波別志》卷上:“先是 貫 在北境,約 趙良嗣 歸國,以副使印給憑,令邊臣不得阻障。 良嗣 既至, 貫 引居清職,聽其謀畫。” 峻青 《海嘯》第三章:“在戰(zhàn)斗發(fā)起之前,在審慎地估量敵我形勢,謀劃如何爭取勝利的時刻?!?/div>
《國語辭典》:出謀劃策(出謀劃策)  拼音:chū móu huà cè
提出謀略,擬訂對策。如:「這回要不是他適時出謀劃策,公司恐怕就要關門嘍!」
《國語辭典》:圖畫(圖畫)  拼音:tú huà
1.畫繪形象。《史記。卷四九。外戚世家》:「上居甘泉宮,召畫工圖畫周公負成王也。」
2.謀策。漢。東方朔 非有先生論:「發(fā)憤畢誠,圖畫安危,揆度得失。上以安主體,下以便萬民?!?br />3.以線條、色彩繪成的畫。如:「墻上掛了一幅圖畫,描繪的是斜陽夕照的景象?!?/div>
《國語辭典》:經略(經略)  拼音:jīng lüè
1.經營謀劃?!稘h書。卷一○○。敘傳下》:「自昔黃、唐,經略萬國?!骨???咨腥巍短一ㄉ取返谌宄觯骸赶鹿偈房煞ǎ杖战浡灾性?,究竟一籌莫展。」
2.職官名。明代于用兵時特置,權任極重,在總督之上。清初亦曾設有此職,中葉以后則廢。
《國語辭典》:經緯(經緯)  拼音:jīng wěi
1.織物的直線與橫線。
2.常法。《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禮,上下之紀,天地之經緯也。」
3.規(guī)劃、治理?!蹲髠鳌U压拍辍罚骸阜驎x國將守唐叔之所受法度,以經緯其民?!鼓铣?。劉協《文心雕龍。原道》:「然后能經緯區(qū)宇,彌綸彝憲?!?br />4.地球的經線與緯線。
《漢語大詞典》:謀謨(謀謨)
謀劃;制定謀略。管子·四稱:“昔者有道之臣……居處則思義,語言則謀謨,動作則事,居國則富?!?span id="wxheeog" class="book">《東觀漢記·明帝紀》:“數問以政議,應對敏達,謀謨甚深?!?唐 司空圖 《復安南碑》:“且四夷猾夏,千古勞師,折衝實在於謀謨,委寄惟艱於授受?!?嚴復 《原強》:“法弊之極,人各顧私,是以謀謨廟堂,佐上出令者,往往翹巧偽污濁之行以為四方則效?!?/div>
《國語辭典》:作計(作計)  拼音:zuò jì
籌劃、打算?!稑犯娂?。卷七三。雜曲歌辭十三。古辭。焦仲卿妻》:「舉言謂阿妹:『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后嫁得郎君?!弧埂赌鲜?。卷五九。任昉傳》:「泫然矜之,謂曰:『我當為卿作計。』乃著廣絕交論以譏其舊交?!?/div>
《國語辭典》:智慮(智慮)  拼音:zhì lǜ
智慧謀慮?!盾髯印s辱》:「德性致厚,智慮致明?!姑?。方孝孺〈深慮論〉:「非智慮之所能周,非法術之所能制?!?/div>
《漢語大詞典》:籌畫(籌畫)
謀劃。《漢書·王莽傳上》:“受羣賢之籌畫,而上以聞,不能得什伍?!?span id="9bjg1mi"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郭嘉傳》:“ 潁川 戲志才 ,籌畫士也, 太祖 甚器之。” 晉 干寶 《晉紀總論》:“值 魏太祖 創(chuàng)基之初,籌畫軍國,嘉謀屢中。”
分類:籌畫謀劃
《漢語大詞典》:條畫(條畫)
(1).條規(guī);法令。 唐 李翱 《兵部武侍郎墓志》:“我將死,凡家事細大,皆有條畫在文字矣?!?span id="4i35lue" class="book">《元史·郭寶玉傳》:“﹝ 寶玉 ﹞又言:‘建國之初,宜頒新令?!蹚闹?。于是頒條畫五章,如出軍不得妄殺;刑獄惟重罪處死……”續(xù)資治通鑒·元順帝至正二十三年:“帝知其無辜,欲釋其事,特命大赦,而 綽斯戩 增入條畫內,獨不赦前事?!?br />(2).籌劃;謀劃。 宋 葉適 《代人上書》:“惟是垣墻障蔽之地,未有條畫?!?span id="0hdwtgz" class="book">《明史·崔亮傳》:“初, 亮 居禮曹時,即位、大祀諸禮皆其所條畫。” 清 包世臣 《與楊季子論文書》:“言事之文,必先洞悉所事之條理原委,抉明正義,然后述得失之所以然,而條畫其補救之方?!?/div>
《漢語大詞典》:謀慮(謀慮)
(1).計謀;策略。管子·霸言:“正四海者,不可以兵獨攻而取也。必先定謀慮,便地形,利權稱,親與國,視時而動,王者之術也?!?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后漢書·伏湛傳》:“ 湛 容貌堂堂,國之光暉;智略謀慮,朝之淵藪?!?元 揭傒斯 《昭勇廟卷雪樓記》:“威名動山岳,謀慮出鬼神?!?br />(2).謀劃;考慮。《漢書·辛慶忌傳》:“光祿勛 慶忌 行義修正,柔毅敦厚,謀慮深遠?!?宋 陳亮 《酌古論·封常清》:“設奇以破之,伺隙而取之,曲折謀慮,常若有不可當者,而后可以全勝於天下?!?杜鵬程 《保衛(wèi)延安》第一章:“ 玉山 說要躲,可就要躲。他呀,很精明,謀慮事情總沒著錯?!?/div>
《漢語大詞典》:睿謀(睿謀)
指皇帝的謀劃。 唐 元稹 《謝準朱書撰田弘正碑文狀》:“伏以 田弘正 首變 魏 俗,彰先帝之睿謀;近入 鎮(zhèn)州 ,宣陛下之神武。” 宋 劉斧 《青瑣高議·隋煬帝海山記下》:“自陛下嗣守元符,體臨大器,圣神獨斷,諫諍莫從,獨發(fā)睿謀,不容人獻?!?span id="lzw06fo" class="book">《明史·仇鉞傳》:“乞陛下睿謀獨斷,梟羣奸之首以謝天下,即梟臣之首以謝羣奸。” 清 昭梿 嘯亭雜錄·今上待和珅:“控制上相,如縛庸奴,真非常之妙策……乃知睿謀久定於中矣?!?/div>
分類:謀劃帝王
《漢語大詞典》:遠度(遠度)
(1).高遠的器度。 南朝 宋 謝靈運 《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詩:“如何懷土心,持此謝遠度?!?span id="gek1hrb" class="book">《新唐書·李棲筠傳》:“ 李棲筠 字 貞一 ,世為 趙 人。幼孤。有遠度,莊重寡言,體貌軒特?!?宋 呂陶 《蜀中重修大廳記》:“ 茂先 慷慨有遠度,每以功名自期。”
(2).越過遠處。 南朝 梁簡文帝 《度關山》詩:“關山遠可度,遠度復難思?!?清 葉夢珠 《閱世編·居第二》:“﹝ 樂壽堂 ﹞欄外碧水一池,奇峯迭照,月樹高臨,曲橋遠度?!?/div>
《漢語大詞典》:謨謀(謨謀)
謀劃。南史·范云傳:“侍中 張稷 使 云 銜命至 石頭 , 梁武 恩待知舊,遂參讚謨謀,毗佐大業(yè)。” 宋 蘇舜欽 《答杜公書》:“雖天下共知丈人于朝庭謨謀論議,日有所補,然未厭天下之所以望丈人之意。” 葉圣陶 《〈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出版欣然有作》詩:“開國以來謨謀多,躬踐借鑒如疏河?!?/div>
分類:謀劃
《漢語大詞典》:營度(營度)
營造的尺度。清史稿·禮志一:“ 光緒 十五年, 祈年殿 災,營度仍循往制云。”
(1).周圍量度。《楚辭·天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 游國恩 纂義:“營有周匝之義。孰營度之者,問何人周圍量度,而知此九重之圜也。”
(2).量度營造。周書·王思政傳:“ 思政 以 玉壁 地在險要,請筑城。即自營度,移鎮(zhèn)之。”
(3).謀劃;規(guī)劃。 明 宋濂 《毛公神道碑》:“小大庶政,咸出公營度。” 章炳麟 《訄書·明農》:“昔者北方之沙礫, 薊丘 之左,自 虞集 始營度之?!?br />(4).構思。 唐 韓愈 《石鼎聯句詩》序:“ 喜 思益苦,務欲壓道士,每營度欲出口吻,聲鳴益悲?!?宋 蘇軾 《書蒲永昇畫后》:“始 知微 欲於 大慈寺 壽寧院 壁,作湖灘水石四堵,營度經歲,終不肯下筆?!?清 方苞 《〈周官析疑〉序》:“蓋二書乃圣人一心所營度,故其條理精密如此也?!?/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