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89詞典 4分類詞匯 85
《國語辭典》:豁達(dá)(豁達(dá))  拼音:huò dá
1.開通、通達(dá)?!段倪x。何晏。景福殿賦》:「爾乃開南端之豁達(dá),張筍虡之輪豳?!固?。高適 自薊北歸詩:「蒼茫遠(yuǎn)山口,豁達(dá)胡天開?!?br />2.曠達(dá),度量寬宏?!段倪x。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dá)大度而已也?!埂都t樓夢》第五回:「而且寶釵行為豁達(dá),隨分從時,不比黛玉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div>
《國語辭典》:豁達(dá)明亮(豁達(dá)明亮)  拼音:huò dá míng liàng
形容個性曠達(dá)、爽朗。如:「他的性格豁達(dá)明亮,喜歡結(jié)交朋友。」
《國語辭典》:大度豁達(dá)(大度豁達(dá))  拼音:dà dù huò dá
心胸寬大、度量宏遠(yuǎn)?!豆卤驹麟s劇。流星馬。第二折》:「大度豁達(dá)義氣深,決勝千里辨輸贏?!挂沧鳌富磉_(dá)大度」。
《國語辭典》:豁達(dá)大度(豁達(dá)大度)  拼音:huò dá dà dù
形容心胸寬闊、度量宏大?!段倪x。潘岳。西征賦》:「觀夫漢高之興也,非徒聰明神武,豁達(dá)大度而已也?!埂豆卤驹麟s劇。騙英布。第三折》:「俺主公豁達(dá)大度,海量寬洪,納諫如流,有堯舜禹湯之德?!挂沧鳌复蠖然磉_(dá)」。
《國語辭典》:空虛(空虛)  拼音:kōng xū
1.中無所有?!睹献?。盡心下》:「不信仁賢,則國空虛?!埂都t樓夢》第一○七回:「那知道家運(yùn)一敗直到這樣。若說外頭好看里頭空虛是我早知道的了?!?br />2.今多指內(nèi)心寂寞無充實感。如:「整日沉迷于逸樂,總會讓人的內(nèi)心感到空虛,浪擲生命?!?/div>
《國語辭典》:空闊(空闊)  拼音:kōng kuò
寬大遼闊。唐。杜甫 房兵曹胡馬詩:「所向無空闊,真堪托死生?!埂度龂萘x》第四八回:「四顧空闊,心中歡喜?!?/div>
《國語辭典》:曠然(曠然)  拼音:kuàng rán
1.曠達(dá)無累?!痘茨献?。泰族》:「見日月光,曠然而樂?!埂段倪x。嵇康。養(yǎng)生論》:「曠然無憂患,寂然無思慮。」
2.豁然通曉?!逗鬂h書。卷二九。申屠剛傳》:「此天所以遣告王者,欲令失道之君,曠然覺悟?!?br />3.廣大開闊?!段倪x。王粲。從軍詩五首之五》:「朝入譙郡界,曠然消人憂?!?/div>
《國語辭典》:疏闊(疏闊)  拼音:shū kuò
1.不精密、不詳備?!稘h書。卷四八。賈誼傳》:「天下初定,制度疏闊?!固啤?a href='PoemIndex.aspx?author=17270' target='_blank'>杜甫 〈贈蜀僧閭丘師兄〉詩:「小子思疏闊,豈能達(dá)詞門?」
2.時地有所阻隔而情誼疏遠(yuǎn)。《南史。卷二三。王誕傳》:「非唯交友離異,乃亦兄弟疏闊?!?/div>
《國語辭典》:廓落  拼音:kuò luò
1.廣大遼闊的樣子?!稜栄?。釋詁上》晉。郭璞。注:「廓落宇宙,穹隆至極,亦為大也。」
2.豁達(dá)的樣子。《晉書。卷一一六。姚萇載記》:「少聰哲,多權(quán)略,廓落任率,不修行業(yè),諸兄皆奇之?!?br />3.孤寂的樣子?!段倪x。宋玉。九辯五首之一》:「廓落兮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div>
《國語辭典》:條暢(條暢)  拼音:tiáo chàng
1.通暢、舒暢。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書記》:「詳總書體,本在盡言,言以散郁陶,托風(fēng)采,故宜條暢以任氣,優(yōu)柔以懌懷;文明從容,亦心聲之獻(xiàn)酬也?!埂稌x書。卷七九。謝安傳》:「及總角,神識沉敏,風(fēng)宇條暢,善行書?!?br />2.繁衍茂盛?!逗鬂h書。卷二八下。馮衍傳》:「思唐虞之晏晏兮,揖稷契與為朋;苗裔紛其條暢兮,至湯武而勃興?!埂段倪x。潘岳。西征賦》:「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div>
《國語辭典》:宏達(dá)(宏達(dá))  拼音:hóng dá
才識廣達(dá),通明事理?!段倪x。班固。西都賦》:「大雅宏達(dá),于茲為群。」《文選。陸機(jī)。漢高祖功臣頌》:「曲逆宏達(dá),好謀能深?!挂沧鳌搁b達(dá)」。
《漢語大詞典》:疏曠(疏曠)
亦作“疎曠”。亦作“踈曠”。
(1).豪放;豁達(dá)。 唐 岑參 《郡齋閑坐》詩:“平生好疏曠,何事就羈束!” 宋 孫光憲 《漁歌子》詞:“黃鵠叫,白鷗眠,誰似儂家疎曠?!?span id="f2kw7yk" class="book">《宋史·徐禧傳》:“ 禧 疎曠有膽略,好談兵?!?袁枚 《隨園詩話補(bǔ)遺》卷五引 清 慶桂 詩:“我性本疎曠,山水思靜便。”
(2).遠(yuǎn)離;遠(yuǎn)隔。 唐 劉長卿 《九日岳陽待黃遂張渙》詩:“ 季鷹 久疏曠, 叔度 早疇昔?!?明沈采《千金記·楚歌》:“嘆人生在天地間,七尺軀從那里長?何故把爹娘疎曠?怎不把父母思量?”
(3).孤單寂寞。 唐 劉長卿 《自鄱陽還道中寄褚徵君》詩:“白首無子孫,一生自疏曠?!?元 關(guān)漢卿 《玉鏡臺》第一折:“好天良夜成疎曠,臨風(fēng)對月空惆悵。”
(4).空闊,廣大;寬宏。 前蜀 杜光庭 《忠州謁禹廟醮詞》:“愿迴疏曠之慈,俯鑒虔祈之懇?!?宋 無名氏 《異聞總錄》卷三:“ 醴泉 尉 崔汾 仲兄居 長安 崇賢里 ,夏夜乘涼于庭際踈曠,月色方午,風(fēng)過覺有異香。”
《漢語大詞典》:疏達(dá)(疏達(dá))
亦作“疎達(dá)”。
(1).豁達(dá);開朗。禮記·樂記:“廣大而靜,疏達(dá)而信者,宜歌《大雅》。”孔叢子·陳士義:“今 東閭子 疏達(dá)亮直,大丈夫也?!?宋 曾鞏 《贈職方員外郎蘇君墓志銘》:“為人疎達(dá)自信,持之以謙?!?宋 蘇軾 《密州通判廳題名記》:“君既故人,而簡易疎達(dá),表里洞然,余固甚樂之?!?br />(2).通達(dá)。呂氏春秋·誣徒:“弟子居處修潔,身狀出倫,聞識疏達(dá),就學(xué)敏疾,本業(yè)幾終者,則從而抑之?!?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劉向傳》:“陛下慈仁篤美甚厚,聰明疏達(dá)蓋世,宜弘 漢 家之德,崇 劉 氏之美。” 宋 葉適 《齊云樓》詩:“湖山西南維,江海東北塈;舒緩未為愚,疏達(dá)終多智。”
(3).指通曉。漢書·谷永傳:“ 永 於經(jīng)書,汎為疏達(dá)。”
(4).疏浚使通暢。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濟(jì)水一:“門南 際河 有故碑云:‘惟 陽嘉 三年,二月丁丑,使河堤謁者 王誨 疏達(dá)河川,遹荒庶壇?!?br />(5).泛指通暢。 清 陳確 《地脈論》:“地之氣,本於天而演於水者也……大抵疏達(dá)者肥美,壅滯者瘠鹵?!?span id="qgddsrg" class="book">《紅樓夢》第八三回:“木氣不能疏達(dá),勢必上侵脾土,飲食無味?!?br />(6).豁亮,敞亮。 唐 陸龜蒙 《奉和襲美太湖詩·三宿神景宮》:“四軒盡疎達(dá),一榻何清零?!?明 李東陽 《定州韓魏公祠堂記》:“為堂四楹,高亢疏達(dá)。” 清 吳敏樹 《聽雨樓記》:“而房樓連間,疏達(dá)明潔?!?/div>
《國語辭典》:闊達(dá)(闊達(dá))  拼音:kuò dá
通達(dá)不拘?!逗鬂h書。卷二二。馬武傳》:「武為人嗜酒,闊達(dá)敢言,時醉在御前面折同列,言其短長,無所避忌?!?/div>
《漢語大詞典》:閎通(閎通)
猶豁達(dá)。 宋 曾鞏 《上歐陽學(xué)士第一書》:“執(zhí)事將推仁義之道,橫天地,冠古今,則宜取奇?zhèn)ラb通之士,使趨理不避榮辱利害,以共爭先王之教於衰滅之中?!?清 曾國藩 《圣哲畫像記》:“ 姚先生 持論閎通?!?章炳麟 《再與劉光漢書》:“ 征南 于此最為閎通,而近世鯫儒,多謂借此以助 典午 ?!?/div>
分類:豁達(d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