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責命(責命)
(1).責讓;抗命。書·西伯戡黎:“嗚呼!乃罪多參在上,乃能責命于天?!?孔 傳:“言汝罪惡眾多參列於上天,天誅罰汝,汝能責命于天,拒天誅乎?”
(2).降謫官職的命令。 宋 程大昌 《演繁露續(xù)集·黜責帥臣亦降召命》:“ 丁謂 疑其( 曹偉 )不受命,詔 河北 運使 韓億 馳往收其兵,既而 曹 得責命,即日上道,則是此時大帥徑加責徙,遂不託名為召矣。”宋史·韓維傳:“既而責命不由門下, 維 又言:‘罷黜御史,事關政體,而不使有司與聞,紀綱之失,無甚於此。乞解銀臺司?!?/div>
《漢語大詞典》:讓責(讓責)
責讓。新唐書·韋表微傳:“母訓諭稍厲,輒不敢食,以是未嘗讓責。”
分類:責讓
《漢語大詞典》:司明
(1).負責讓眼睛明亮。謂使了解下情。左傳·昭公九年:“女為君目,將司明也……而女不見,是不明也。”亦指眼睛。 清 曹寅 《夜飲和培山眼鏡歌》:“生人六鑿宜藏用,五官首出司明重?!?br />(2).官名。 新莽 設置。參閱漢書·王莽傳中。
《漢語大詞典》:讓田(讓田)
漢 趙曄 吳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傳:“初, 楚 之邊邑 胛梁 之女與 吳 邊邑處女蠶,爭界上之桑。二家相攻, 吳國 不勝,遂更相伐,滅 吳 之邊邑。 吳 怒,故伐 楚 ,取二邑而去?!焙笠浴白屘铩敝^因爭奪田界而責讓。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長孫儉神道碑》:“ 楚 城鄰境,實有讓田; 吳 人對營,無妨贈藥。” 倪璠 注:“言 楚 城鄰境,雖實有責讓之言乎,然 吳 人對營不妨有贈饋之事也?!?/div>
《漢語大詞典》:兩讓(兩讓)
雙方各自責讓。 南朝 梁 沈約 《齊故安陸昭王碑文》:“疑獄得情而弗喜,宿訟兩讓而同歸?!?span id="4oxchd6" class="book">《隋書·循吏傳·辛公義》:“后有欲諍訟者,其鄉(xiāng)閭父老遽相曉曰:‘此蓋小事,何忍勤勞使君?!A者多兩讓而止?!?/div>
《漢語大詞典》:喧讓(諠讓)
喧嘩責讓。 明 楊漣 《劾魏忠賢疏》:“近乃公然三五成羣,勒逼諠讓,政事之堂,幾成鬨市?!?/div>
分類:喧嘩責讓
《漢語大詞典》:讓誚(讓誚)
責讓譏誚。南史·鄭鮮之傳:“ 范泰 嘗眾中讓誚 鮮之 曰:‘卿與 傅謝 俱從圣主有功 關 洛 ,卿乃居僚首,今日答颯,去人遼遠,何不肖之甚?!?/div>
分類:責讓譏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