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果:
全部
59
詞典
3
分類詞匯
40
佛典
16
共40,分3頁顯示
1
2
3
2
3
下一頁
分類詞匯
溪壑
健羨
吏饕
貪壑
躁欲
毚欲
野心
貪嗔
貪癡
十惡
貪濁
愛欲
不凈
欲海
貪瞋
《國語辭典》:
溪壑
拼音:
xī huò
山谷中水所流聚的地方。《文選。張協(xié)。雜詩一○首之九》:「溪壑無人跡,荒楚郁蕭森?!?/div>
《國語辭典》:
溪壑(谿壑)
拼音:
xī huò
1.山谷中水所流聚的地方?!秶Z。晉語八》:「叔魚生,其母視之,曰:『是虎目而豕喙,鳶肩而牛腹,溪壑可盈,是不可饜也,必以賄死?!弧?br />2.比喻人心的貪欲如溪谷難以滿足。清。李文炤〈儉訓〉:「況乎用之奢者,取之不得不貪,算及錙銖,欲深溪壑?!埂缎咽酪鼍墏鳌返诹嘶兀骸溉粽f有光明正大的布施與他,這是確然沒有這事;只是偷偷伴伴,掩掩藏藏,或偷主母的東西,或盜夫主的糧食,填這兩個盜婆的溪壑?!?/div>
分類:
溪谷
借喻
貪欲
滿足
山間
溝壑
《國語辭典》:
健羨(健羨)
拼音:
jiàn xiàn
1.本指剛強與貪欲。《史記。卷一三○。太史公自序》:「至于大道之要,去健羨,絀聰明,釋此而任術?!古狍S集解引如淳曰:「知雄守雌,是『去健』也;不見可欲,使心不亂,是『去羨』也?!购蠓褐高^度索求之貪念。唐。
白居易
偶作
詩二首之二:「名無高與卑,未得多健羨;事無小與大,已得多厭賤?!?br />2.非常羨慕、十分仰慕。宋。
歐陽修
與王懿敏公仲儀
:「酒絕吃不得,聞仲儀日飲十數杯,既健羨,又不能奉信?!骨?。和邦額《夜譚隨錄。卷一。崔秀才》:「少倜儻好客,揮霍不吝,車馬輻輳,門庭如市,行路者健羨。」
分類:
貪欲
仰慕
羨慕
裴骃
《漢語大詞典》:
吏饕
(1).指官吏的貪欲。 宋
黃庭堅
《送劉士彥赴福建轉運判官》
詩:“維 閩 七聚落,惸獨困吏饕?!?br />(2).指貪官。 宋
孫奕
《履齋示兒編·正誤·饕餮》
:“ 晉侯 被兵之后,復用吏饕。謂吏之貪財者也?!?/div>
分類:
官吏
貪官
貪欲
《漢語大詞典》:
貪壑(貪壑)
喻無厭足的貪欲。 清
劉大櫆
《上猶知縣方君傳》
:“是時布政使下令:擅糶倉穀,無益災黎,而徒飽吏胥之貪壑?!?/div>
分類:
貪欲
《漢語大詞典》:
躁欲
貪欲;貪婪。躁,通“ 懆 ”。
《商君書·墾令》
:“愚心躁欲之民壹意,則農民必靜?!?高亨 注:“此躁字與欲字連文,則非上文‘躁心’之躁,亦非急躁浮躁之躁,甚明。竊謂躁當讀為懆,二字同聲系,古通用。
《廣雅·釋詁》
:‘懆,貪也。’躁欲即懆欲,猶言貪欲、貪婪矣?!?宋
黃庭堅
《賈天錫惠寶薰乞詩作詩報之》
:“險心游萬仞,躁欲生五兵。”
分類:
貪欲
貪婪
《國語辭典》:
毚欲
拼音:
chán yù
貪欲。漢。揚雄《法言。問明》:「不慕由即夷矣,何毚欲之有?」
分類:
貪欲
《國語辭典》:
野心
拼音:
yě xīn
1.山野中野獸之心。比喻兇暴、放縱難以馴服的心性。《左傳。宣公四年》:「諺曰:『狼子野心?!皇悄死且?,其可畜乎?」《西游記》第四三回:「這妖精已是降了,卻只是野心不定,等我教他一步一拜,只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购蠖嘀笇γ?、權勢的非分用心?!痘茨献?。主術》:「故有野心者,不可借便勢;有愚質者,不可與利器?!埂赌鹾;ā返诙嘶兀骸改阆胨麄兏骶咛觳?,各懷野心,幾畝祖?zhèn)飨聛淼谋√铮莻€放在眼里?」
2.樂好鄉(xiāng)野,幽閒隱逸的想法。《宋書。卷七五。列傳。王僧達》:「闇性寡任,野心素積?!固?。
白居易
〈
詔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詠所懷
〉詩:「野心惟怕鬧,家口莫愁饑?!?/div>
分類:
野心
放縱
閑散
恬淡
權勢
名利
性情
過分
野性
貪欲
《漢語大詞典》:
貪嗔(貪嗔)
佛教語。謂貪欲與嗔恚。
《敦煌變文集·妙法蓮華經講經文》
:“貪嗔煩惱昏沉,也似睡夢何別?!?明
汪廷訥
《獅吼記·談禪》
:“欲登彼岸,盡打滅貪嗔?!敝袊焚Y料叢刊
《辛亥革命·蒙古起義清方檔案》
:“諒不至以一念貪嗔,輕開殺戒?!?/div>
分類:
佛教語
貪欲
欲與
《漢語大詞典》:
貪癡(貪癡)
(1).佛教語。謂貪欲與癡愚。 南朝 梁武帝
《游鍾山大愛敬寺》
詩:“二苦常追隨,三毒自燒然。貪癡養(yǎng)憂畏,熱惱坐焦煎。” 元
尹志平
《減字木蘭花·秋陽觀作勸世》
詞:“恣欲貪癡,積業(yè)如山猶不知?!?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
:“獅子 河東 且斂威,辦真心出世,除淫殺,戒貪癡?!眳⒁姟?貪瞋癡 ”。
(2).貪戀入迷。 宋
京鏜
《雨中花·重陽》
詞:“自憐行客,猶對佳賓,留連豈是貪癡。誰會得,心馳北闕,興寄東籬。” 明 孫柚
《琴心記·賚金買賦》
:“恣風情,勾春興,摘花心,偷香味,你好貪癡!”
分類:
佛教語
貪戀
入迷
貪欲
欲與
癡愚
《漢語大詞典》:
貪瞋癡(貪瞋癡)
佛教語。貪欲、瞋恚與愚癡三種煩惱。此三者毒害人最劇,故稱三毒。 南朝 齊
蕭子良
《凈住子·發(fā)愿莊嚴門》
:“原眾惡所起,皆緣意地貪瞋癡也?!?/div>
分類:
佛教語
貪欲
瞋恚
愚癡
煩惱
《國語辭典》:
十惡(十惡)
拼音:
shí è
古代最嚴重的十大罪行?!端鍟?。卷二五。刑法志》:「又置十惡之條……,一曰謀反,二曰謀大逆,三曰謀叛,四曰惡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義,十曰內亂。」元。李行道《灰闌記》第二折:「你藥殺親夫,這是十惡大罪哩!」
分類:
封建
佛教
殺生
刑律
偷盜
十種
邪淫
妄語
惡口
貪欲
瞋恚
邪見
十惡
《漢語大詞典》:
貪濁(貪濁)
(1).猶貪污。
《
后漢書·孔融傳
》
:“時隱覈官僚之貪濁者,將加貶黜, 融 多舉中官親族。” 唐
吳兢
《
貞觀政要·政體
》
:“斷決大事,得帝王之體。深惡官吏貪濁,有枉法受財者,必無赦免?!?清
龍啟瑞
《答羅生書》
:“讒佞貪濁之徒,屏而去之,此僕之所能?!?br />(2).佛教語。謂世間凡人之身心有濁亂貪欲之煩惱。
《隨愿往生經》
:“娑婆世界,人多貪濁,信向者少,習邪者多。”
分類:
佛教語
貪污
世間
凡人
身心
濁亂
貪欲
煩惱
《漢語大詞典》:
愛欲(愛欲)
指情愛和貪欲。
《壇經·懺悔品》
:“自性歸依浄,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宋 袁文
《甕牖閑評》
卷三:“ 壽禪師 垂誡云:‘但能消除情念,斷絶妄緣,對世間一切愛欲境界,心如木石,雖復未明道眼,自然成就凈身?!?/div>
分類:
愛欲
情愛
貪欲
《漢語大詞典》:
不凈
(1).不干凈,骯臟。 漢
王充
《
論衡·雷虛
》
:“夫人食不浄之物,以不知有其洿也?!?br />(2).指心有穢雜之念。
《
晉書·謝重傳
》
:“卿居心不浄,乃復強欲滓穢太清耶!”
《京本通俗小說·西山一窟鬼》
:“因你凡心不浄,中道有退悔之意,因此墮落?!?br />(3).佛教語。指貪欲之類不清凈的行為。 唐
王梵志
《飲酒是癡報》
詩:“情知有不浄,豈不岸頭行?”
分類:
不凈
佛教語
不干凈
穢雜
骯臟
貪欲
不清
清凈
《國語辭典》:
欲?! ?span id="egoyn2b" class='label'>拼音:yù hǎi
欲望如海一般的深廣,永難滿足,故稱為「欲海」。北魏。
溫子升
〈
定國寺碑
〉:「漂淪欲海,顛墜邪山?!挂沧鳌赣!埂?/div>
分類:
佛教語
情欲
貪欲
人迷
迷失
失本
深廣
沉淪
生死
大海
《漢語大詞典》:
貪瞋(貪瞋)
佛教語。謂貪欲與瞋恚。
《敦煌曲·禪門十二時》
:“平旦寅,發(fā)意斷貪瞋。莫令心散亂,虛度一生?!?清
大汕
《
海外紀事
》
卷一:“故我 文佛 度世,恐人習氣深重,貪瞋癡愛,沉溺無歸,示以沙彌比丘菩薩戒法在家?!?/div>
分類:
佛教語
貪欲
欲與
瞋恚
粵公網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