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29詞典 1分類詞匯 28
《國語辭典》:抑揚(抑揚)  拼音:yì yáng
1.音調(diào)的高低。漢。蔡邕琴賦〉:「左手抑揚,右手徘徊?!顾?。謝枋得《文章軌范》:「有抑揚,有頓挫?!?br />2.上下、浮沉?!稘h書。卷三○。藝文志》:「然惑者既失精微,而辟者又隨時抑揚,違離道本?!?br />3.毀譽、褒貶?!稌x書。卷三六。張華傳》:「漢高八王以寵過夷滅,光武諸將由抑損克終。非上有仁暴之殊,下有愚智之異,蓋抑揚與奪使之然耳?!?/div>
《國語辭典》:瘡痏(瘡痏)  拼音:chuāng wěi
1.瘡傷。《抱樸子。外篇。擢才》:「乃有播埃塵于白圭,生瘡痏于玉肌。」
2.比喻人民疾苦。唐。元稹連昌宮〉詞:「廟謨顛倒四海搖,五十年來作瘡痏?!?/div>
《國語辭典》:貶損(貶損)  拼音:biǎn sǔn
降低、減損對人或事物的評價。《公羊傳。桓公十一年》:「行權(quán)有道,自貶損以行權(quán),不害人以行權(quán)。」?jié)h。班固典引〉:「貶損當(dāng)世,非誼士也?!?/div>
《漢語大詞典》:挹損(挹損)
(1).減少;縮小。管子·輕重乙:“國貧而用不足,請以平價取之,子皆案囷窌而不能挹損焉?!?span id="99br9hb" class="book">《漢書·谷永杜鄴傳贊》:“及 欽 欲挹損 鳳 權(quán),而 鄴 附會 音商 。永陳三七之戒,斯為忠焉?!?br />(2).貶抑。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指,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span id="tf9txjr" class="book">《明史·宦官傳二·馮保》:“ 保 屬 居正 草帝罪己手詔,令頒示閣臣。詞過挹損,帝年已十八,覽之內(nèi)慚?!?br />(3).謙遜。 漢 蔡邕 《和熹鄧后謚》:“允恭挹損,密勿在勤?!?span id="fbdjp9j" class="book">《三國志·魏志·文昭甄皇后傳》“ 文帝 納后于 鄴 ”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王沉 魏書:“后寵愈隆而彌自挹損?!?宋 葉適 《北村記》:“﹝公﹞既以天趣得真樂,而又能挹損其言,不自夸擅,可謂賢矣?!?/div>
《漢語大詞典》:割奪(割奪)
貶抑;削減。 漢 仲長統(tǒng) 《昌言·損益》:“降爵削土,稍稍割奪,卒至於坐食奉祿而已?!?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晉書·劉毅傳》:“無報於身,必見割奪;有私於己,必得其欲。”
分類:貶抑削減
《國語辭典》:軒輊(軒輊)  拼音:xuān zhì
古代大夫以上乘坐的車前頂高的部分為軒,而車頂前低后高的部分為輊。一說車子行進時,前端高起叫軒,后端高起叫輊。多用于比喻高低、輕重、優(yōu)劣的差異。如:「不分軒輊」?!队讓W(xué)瓊林。卷三。人事類》:「事有低昂曰軒輊,力相上下曰頡頏?!?/div>
《漢語大詞典》:尊禮(尊禮)
(1).尊崇禮法。禮記·表記:“ 周 人尊禮尚施?!?孔穎達 疏:“尊禮尚施者,謂尊重禮之往來之法,貴尚施惠之事也?!?span id="1bzlld7" class="book">《宋史·道學(xué)傳一·張載》:“故其學(xué)尊禮貴德,樂天安命?!?br />(2).隆重的禮儀。國語·越語下:“王曰:‘與人奈何?’對曰:‘卑辭尊禮,玩好女樂,尊之以名。如此不已,又身與之市?!?韋昭 注:“言當(dāng)卑約其辭、尊重其禮以求平?!币徽f,尊禮,撙禮。謂貶抑自己的身份,不敢以平等之禮相待。見 俞樾 群經(jīng)平議·國語二“卑辭尊禮”。
(3).敬重而厚待。史記·孟子荀卿列傳:“如 燕 , 昭王 擁彗先驅(qū),請列弟子之座而受業(yè),筑 碣石宮 ,身親往師之。作《主運》。其游諸侯見尊禮如此?!?span id="ptbd7jl" class="book">《北史·張彫武傳》:“帝甚重之,以為侍講,與侍書 張景仁 并被尊禮,同入 華元殿 ,共讀春秋?!?明 焦竑 玉堂叢語·寵遇:“ 太祖 尊禮 劉基 ,嘗稱老先生而不名?!?/div>
《國語辭典》:屈折  拼音:qū zhé
彎曲、曲折。如:「臺風(fēng)過后,滿園都是屈折了的花草。」
《國語辭典》:貶斥(貶斥)  拼音:biǎn chì
1.古時官吏遭貶謫斥逐?!逗鬂h書。卷六五?;矢埗瘟袀??;矢σ?guī)》:「凡諸宿猾、酒徒、戲客,皆耳納邪聲,口出諂言,甘心逸游,唱造不義。亦宜貶斥,以懲不軌?!固啤A谠磳R者〉:「凡吾之貶斥,幸矣?!?br />2.斥責(zé)、非議,并給予不好的評價。如:「由于工程施工不當(dāng),使得監(jiān)工遭到貶斥?!?/div>
《漢語大詞典》:排抑
(1).排斥貶抑。《魏書·廣陽王淵傳》:“ 定襄 陵廟之至重, 平城 守國之要鎮(zhèn),若計此而論,功亦何負(fù)於 秦 楚 ?但以嫉臣之故,便欲望風(fēng)排抑?!?唐 劉知幾 史通·曲筆:“ 魏收 以 元氏 出於邊裔,見侮諸華,遂高自標(biāo)舉,比 桑乾 為 姬 漢 之國;曲加排抑,同 建鄴 於蠻貊之邦?!?明 黃綰 《明道編》卷一:“凡與其意不合者,輒不論其賢、其是、其誠,概加毀訕排抑而卑小之?!?清 馮班 鈍吟雜錄·家戒下:“ 子路 不知是何等人, 曾子 畏他; 宋 儒卻為要尊 曾子 ,苦苦排抑他?!?br />(2).排遣克制。太平廣記卷一五二引 唐 無名氏《德璘傳》:“有漁人語 德璘 曰:‘向者賈客巨舟,已全家歿於 洞庭 耳?!?德璘 大駭,神思恍惚,悲婉久之,不能排抑?!?/div>
《漢語大詞典》:遏惡(遏惡)
(1).制裁、貶抑惡人或邪惡之事。《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秋,七月,癸巳, 公子牙 卒。何以不稱弟?殺也。殺則曷為不言刺?為 季子 諱殺也。曷為為 季子 諱殺?季子之遏惡也?!?唐 梁肅 《〈獨孤及集〉序》:“ 常州 之文,以立憲誡世,褒賢遏惡為用,故議論最長?!?br />(2).防止邪惡之事的發(fā)生。《三國志·吳志·孫權(quán)傳》:“夫法令之設(shè),欲以遏惡防邪,儆戒未然也。”
《漢語大詞典》:貶絕(貶絶)
(1).謂貶抑至極點。《公羊傳·昭公元年》:“春秋不待貶絶而罪惡見者,不貶絶以見罪惡也;貶絶然后罪惡見者,貶絶以見罪惡也。” 梁啟超 《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春秋於大夫主權(quán)之舉,無不貶絶?!?br />(2).貶低。 唐 張九齡 《后漢徵君徐君碣銘》序:“先生則貶絶在心,而經(jīng)脩於世?!?清 陳確 《大學(xué)辨》:“今使推高 禹 、 稷 、 尹 為大人之學(xué),而貶絶 顏子 為小人之學(xué),則可笑矣?!?/div>
《漢語大詞典》:擯抑(擯抑)
排斥貶抑。 唐 劉知幾 史通·模擬:“ 譙周 撰《古史考》,思欲擯抑 馬 《記》,師放 孔 《經(jīng)》?!?span id="5h11h1h" class="book">《舊唐書·陸贄傳》:“用之而不當(dāng)功過,則姦妄寵榮而忠實擯抑?!?/div>
分類:排斥貶抑
《漢語大詞典》:主奴
(1).仆役的頭目。新唐書·李絳傳:“﹝ 絳 ﹞出為 華州 刺史。 承璀 田多在部中,主奴擾民, 絳 捕繫之?!?br />(2).謂尊崇與貶抑。 清 黃宗羲 《范道原詩序》:“至于言詩,則主奴 唐 、 宋 。”
(3).主人與仆人。
《漢語大詞典》:損辱(損辱)
(1).猶玷污。《后漢書·楊震傳》:“外交屬託,擾亂天下,損辱清朝,塵點日月?!?br />(2).對別人來信或所惠詩文的敬辭。意謂對方不惜貶抑身份。 漢 楊修 《答臨淄侯箋》:“損辱嘉命,蔚矣其文。誦讀反覆,雖諷《雅》《頌》,不復(fù)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