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一經(jīng)(一經(jīng))  拼音:yī jīng
1.一種經(jīng)書?!段倪x。江淹。雜體詩。鮑參軍》:「堅儒守一經(jīng),未足識行藏?!埂段倪x。任昉。為范尚書讓吏部封侯第一表》:「固嘗鉆厲求學,而一經(jīng)不治。」
2.經(jīng)歷某種行為或過程?!都t樓夢》第四六回:「凡出入銀錢事務,一經(jīng)他手,便剋嗇異常?!埂段拿餍∈贰返诙呕兀骸敢唤?jīng)查出,是要重辦的。」
《漢語大詞典》:一經(jīng)程(一經(jīng)程)
猶一瓶。經(jīng)程,酒器名。《韓詩外傳》卷十:“ 齊桓公 置酒,令諸侯大夫曰:‘后者飲一經(jīng)程。’ 管仲 后,當飲一經(jīng)程。飲其一半,而棄其半。” 許維遹 集釋:“ 郝懿行 云:經(jīng)程,酒器名也。侯鯖録云:‘陶人為酒器,有酒經(jīng)焉, 晉安 人凡餽人酒,書曰酒一經(jīng),或二經(jīng)至五經(jīng),他境人有游於此邦,不達其義,聞五經(jīng)至,束帶迎於門,乃知酒五瓶為五經(jīng)。’案: 張云璈 《四寸學》‘酒經(jīng)’條亦引侯鯖録云:‘今之量酒言斤,當是經(jīng)字之譌,古量酒以升以斗以石,未聞斤也。酒瓶名酒經(jīng),典雅可用,而人罕知之。’”
分類:一瓶酒器
《國語辭典》:疏通  拼音:shū tōng
1.疏導水流。如:「疏通河渠」。
2.調解雙方的爭執(zhí)。如:「疏通糾紛」。
3.通達?!妒酚?。卷一。五帝本紀》:「靜淵以有謀,疏通而知事?!鼓铣?。劉協(xié)《文心雕龍。銘箴》:「至始于皇勒岳,政暴而文澤,亦有疏通之美焉。」
《國語辭典》:浹洽(浹洽)  拼音:jiá xiá
1.周全、遍及?!稘h書。卷二二。禮樂志》:「于是教化浹洽,民用和睦,災害不生,禍亂不作,囹圄空虛,四十馀年?!固?。李德裕唐故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兼左街功德使知內侍省事劉公神道碑銘〉:「恩禮浹洽,要荒宴如?!挂沧鳌笒肚ⅰ?。
2.和諧、融洽。唐。權德輿 宣州響山新亭新營記:「而威惠交修,上下浹洽,在此物也?!埂队駤衫妗返谝换兀骸溉艘蚱饺胀鶃響T了,情意浹洽,全無一點客套?!?br />3.貫通?!吨熳诱Z類。卷一一。讀書法下》:「看經(jīng)傳有不可曉處,且要旁通。待其浹洽,則當觸類而可通矣。」
《國語辭典》:貫珠(貫珠)  拼音:guàn zhū
成串的珠子。比喻聲音美妙動聽?!抖Y記。樂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隊,曲如折,止如槁木,倨中矩,句中鉤,累累乎端,如貫珠?!?/div>
《國語辭典》:貫通(貫通)  拼音:guàn tōng
1.穿越、溝通。如:「這條干道貫通整個城市,帶動了經(jīng)濟的成長與繁榮?!埂肚迨犯濉>矶?。列傳。田六善》:「若賊東出則東應,賊西出則西應,疲我?guī)熗?,分我威力,固原圍解,賊氣貫通,此斷斷不可者也。」
2.全面透徹地領會、深切知曉?!吨熳诱Z類。卷四一。論語。顏淵篇上》:「千條萬緒,貫通來只是一個道理。夫子所以說『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忠恕而已矣』,是也。」《儒林外史》第一回:「這王冕天性聰明,年紀不滿二十歲,就把那天文、地理、經(jīng)史上的大學問,無一不貫通?!?/div>
《漢語大詞典》:共貫(共貫)
貫通;連貫。《漢書·董仲舒?zhèn)鳌?/a>:“帝王之道,豈不同條共貫與?何逸勞之殊也?” 唐 劉知幾 史通·疑古:“斯則當 堯 之世,小人君子比肩齊列,善惡無分,賢愚共貫?!?郭沫若 《論古代文學》:“北方文化系 殷 民族奠定的,南方文化系 殷 民族傳播的,故南北共貫。”
分類:貫通連貫
《漢語大詞典》:控引
(1).猶貫通。《文選·班固〈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 渭 洞 河 ,汎舟 山 東,控引 淮 湖,與海通波?!?李周翰 注:“謂泛舟可以通 山 東之運,亦與 淮 、湖、海通波瀾。”
(2).控制;掌握。《文選·左思〈魏都賦〉》:“ 白藏 之藏,富有無隄,同賑大內,控引世資。” 張銑 注:“大內內寳庫,與 白藏 同豐,控引天下之資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際會,譬舞容回環(huán),而有綴兆之位;歌聲靡曼,而有抗墜之節(jié)也?!?宋 王安石 《葛興祖墓志銘》:“嗟乎,命不可控引,而才之難恃以自見,蓋久矣?!币隇榻y(tǒng)率。陳書·侯瑱傳:“ 齊 遣 慕容恃德 鎮(zhèn)於 夏首 , 瑱 控引西還,水陸攻之, 恃德 食盡,請和?!?/div>
《漢語大詞典》:該貫(該貫)
(1).博通。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書》三:“竊觀所論,該貫詳明,本末巨細,無一不舉?!?span id="eom4wtq" class="book">《金史·梁襄傳》:“ 襄 長于《春秋左氏傳》,至于地理、氏族,無不該貫。”續(xù)資治通鑒·元成宗大德元年:“日與諸儒討論經(jīng)、史、性理、陰陽、術數(shù),靡不該貫?!?br />(2).貫通。 宋 俞成 《螢雪叢說·陳同甫議論作文之法》:“若夫布置開闔,首尾該貫,曲折關鍵,意思常新,若方若圓,若長若短,斷自有成摹,不可隨他規(guī)矩尺寸走也。”
分類:貫通博通
《國語辭典》:淹通  拼音:yān tōng
1.深通、精通。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體性》:「平子淹通,故慮周而藻密?!?br />2.弘大通達。南朝梁。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父副,字仲先,器度淹通,風格清簡?!?/div>
《國語辭典》:貫徹(貫徹)  拼音:guàn chè
貫通、通徹。如:「這件任務不管遭遇任何困難,都要貫徹到底?!?/div>
《國語辭典》:關通(關通)  拼音:guān tōng
1.貫通。漢。王充《論衡。感虛》:「夫雍門子能動孟嘗之心,不能感孟嘗衣者,衣不知怛惻,不以人心相關通也。」
2.勾結、串通?!缎绿茣?。卷一六二。薛存誠傳》:「浮屠鑒虛者,自貞元中關通賂遺,倚宦豎為奸?!埂度龂萘x》第五三回:「昨日馬失,他不殺汝,必有關通。」
《國語辭典》:穿透  拼音:chuān tòu
穿通貫透。如:「鋼蕊彈能穿透鋼板,一般防彈背心根本擋不住。」
分類:穿透貫通
《漢語大詞典》:宏通
(1).貫通;博大通徹。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二·道安:“ 安 常註諸經(jīng),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説不堪遠理,愿見瑞相。’乃夢見胡道人頭白眉毛長,語 安 云:‘君所註經(jīng),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當相助宏通,可時時設食?!?span id="qm1xx85" class="book">《舊唐書·齊王倓傳》:“﹝ 齊王倓 ﹞降志尊賢,高才好學,藝文博洽,智略宏通?!?清 王先謙 《〈續(xù)古文辭類纂〉序》:“ 曾文正公 以雄直之氣,宏通之識,發(fā)為文章,冠絶今古?!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四川鐵路案檔案》:“署 四川 總督 端方 ,才猷敏練,學識宏通,由部屬外任監(jiān)司,洊膺疆寄。”
(2).謂心胸開闊,通達事理。 唐 顏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德言容功,義仁孝忠,溫良恭儉,敬讓宏通,率履弗越。”
《漢語大詞典》:洽通
(1).普遍。晉書·王導傳:“庠序設,五教明,德化洽通?!?br />(2).通達;貫通。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昔 魏 世數(shù)議此事,諸碩儒達學,洽通殷理者,咸謂宜復肉刑,而意異者駮之,皆不合也?!?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貢圖傳序》:“條貫周備,文理洽通?!?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十一節(jié):“漢書前半部多取史記,后半部多本《后傳》, 班固 用力處在于博采群書所長,加以精確的考核,首尾洽通,創(chuàng)立斷代的新體。”
《漢語大詞典》:通洽
通達;貫通。《晉書·王沈傳》:“ 博陵元公 沈 蹈禮居正,執(zhí)心清粹,經(jīng)綸墳典,才識通洽?!?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禮志一》:“通洽古今,行為世表者,領國子博士。” 明 張寧 《方洲雜言》:“六題皆得旨,惟《禹貢》一題,不能通洽?!?/div>
分類:通達貫通
《國語辭典》:貫注(貫注)  拼音:guàn zhù
1.集中、專注。如:「做事要全神貫注,才不會出錯。」
2.灌輸。如:「他努力地把環(huán)保觀念貫注給下一代?!?/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