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控引
(1).猶貫通。《文選·班固〈西都賦〉》:“東郊則有通溝大漕,潰 渭 洞 河 ,汎舟 山 東,控引 淮 湖,與海通波?!?李周翰 注:“謂泛舟可以通 山 東之運,亦與 淮 、湖、海通波瀾?!?br />(2).控制;掌握。《文選·左思〈魏都賦〉》:“ 白藏 之藏,富有無隄,同賑大內,控引世資。” 張銑 注:“大內內寳庫,與 白藏 同豐,控引天下之資財。”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章句:“其控引情理,送迎際會,譬舞容回環(huán),而有綴兆之位;歌聲靡曼,而有抗墜之節(jié)也?!?宋 王安石 《葛興祖墓志銘》:“嗟乎,命不可控引,而才之難恃以自見,蓋久矣?!币隇榻y(tǒng)率。陳書·侯瑱傳:“ 齊 遣 慕容恃德 鎮(zhèn)於 夏首 , 瑱 控引西還,水陸攻之, 恃德 食盡,請和?!?/div>
《漢語大詞典》:該貫(該貫)
(1).博通。 宋 朱熹 《答張敬夫書》三:“竊觀所論,該貫詳明,本末巨細,無一不舉?!?span id="rntbpx3" class="book">《金史·梁襄傳》:“ 襄 長于《春秋左氏傳》,至于地理、氏族,無不該貫。”續(xù)資治通鑒·元成宗大德元年:“日與諸儒討論經(jīng)、史、性理、陰陽、術數(shù),靡不該貫。”
(2).貫通。 宋 俞成 《螢雪叢說·陳同甫議論作文之法》:“若夫布置開闔,首尾該貫,曲折關鍵,意思常新,若方若圓,若長若短,斷自有成摹,不可隨他規(guī)矩尺寸走也。”
分類:貫通博通
《國語辭典》:淹通  拼音:yān tōng
1.深通、精通。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體性》:「平子淹通,故慮周而藻密?!?br />2.弘大通達。南朝梁。陶弘景 許長史舊館壇碑:「父副,字仲先,器度淹通,風格清簡?!?/div>
《國語辭典》:貫徹(貫徹)  拼音:guàn chè
貫通、通徹。如:「這件任務不管遭遇任何困難,都要貫徹到底?!?/div>
《國語辭典》:關通(關通)  拼音:guān tōng
1.貫通。漢。王充《論衡。感虛》:「夫雍門子能動孟嘗之心,不能感孟嘗衣者,衣不知怛惻,不以人心相關通也?!?br />2.勾結、串通?!缎绿茣?。卷一六二。薛存誠傳》:「浮屠鑒虛者,自貞元中關通賂遺,倚宦豎為奸?!埂度龂萘x》第五三回:「昨日馬失,他不殺汝,必有關通。」
《國語辭典》:穿透  拼音:chuān tòu
穿通貫透。如:「鋼蕊彈能穿透鋼板,一般防彈背心根本擋不住?!?/div>
分類:穿透貫通
《漢語大詞典》:宏通
(1).貫通;博大通徹。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傳·義解二·道安:“ 安 常註諸經(jīng),恐不合理,乃誓曰:‘若所説不堪遠理,愿見瑞相。’乃夢見胡道人頭白眉毛長,語 安 云:‘君所註經(jīng),殊合道理。我不得入泥洹,住在西域,當相助宏通,可時時設食。’”舊唐書·齊王倓傳:“﹝ 齊王倓 ﹞降志尊賢,高才好學,藝文博洽,智略宏通?!?清 王先謙 《〈續(xù)古文辭類纂〉序》:“ 曾文正公 以雄直之氣,宏通之識,發(fā)為文章,冠絶今古?!敝袊焚Y料叢刊《辛亥革命·四川鐵路案檔案》:“署 四川 總督 端方 ,才猷敏練,學識宏通,由部屬外任監(jiān)司,洊膺疆寄。”
(2).謂心胸開闊,通達事理。 唐 顏真卿 《和政公主神道碑》:“德言容功,義仁孝忠,溫良恭儉,敬讓宏通,率履弗越?!?/div>
《漢語大詞典》:洽通
(1).普遍。晉書·王導傳:“庠序設,五教明,德化洽通?!?br />(2).通達;貫通。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昔 魏 世數(shù)議此事,諸碩儒達學,洽通殷理者,咸謂宜復肉刑,而意異者駮之,皆不合也。”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貢圖傳序》:“條貫周備,文理洽通?!?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十一節(jié):“漢書前半部多取史記,后半部多本《后傳》, 班固 用力處在于博采群書所長,加以精確的考核,首尾洽通,創(chuàng)立斷代的新體?!?/div>
《漢語大詞典》:通洽
通達;貫通。《晉書·王沈傳》:“ 博陵元公 沈 蹈禮居正,執(zhí)心清粹,經(jīng)綸墳典,才識通洽?!?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宋書·禮志一》:“通洽古今,行為世表者,領國子博士。” 明 張寧 《方洲雜言》:“六題皆得旨,惟《禹貢》一題,不能通洽?!?/div>
分類:通達貫通
《國語辭典》:貫注(貫注)  拼音:guàn zhù
1.集中、專注。如:「做事要全神貫注,才不會出錯?!?br />2.灌輸。如:「他努力地把環(huán)保觀念貫注給下一代?!?/div>
《漢語大詞典》:貫達(貫達)
貫通。 唐 韓愈 《處州孔子廟碑》:“ 鄴侯 尚文,其於古記,無不貫達。” 元 王惲 《太一二代度師贈嗣教重明真人蕭公行狀》:“然精一之誠,貫達幽顯,降度之功,洋溢一世矣。” 清 方苞 《與徐貽孫書》:“吾兄居遠州部,夙少人事,宜以數(shù)年掃除百務,聚古圣賢人之書,沉潛翻覆,使其義意貫達於心?!?/div>
分類:貫通
《漢語大詞典》:貫統(tǒng)(貫統(tǒng))
貫通。 唐 柳宗元 《送元十八山人南游序》:“其為學恢博而貫統(tǒng),數(shù)無以躓其道,悉取向之所以異者,通而同之?!?元 吳萊 《送楊文仲典史歸馀姚》詩:“交游已定肯論心,學習相符須貫統(tǒng)。”
分類:貫通
《漢語大詞典》:穿通
貫通;疏通。《淮南子·要略》:“乃以穿通窘滯,決瀆壅塞?!?/div>
《漢語大詞典》:賅通(賅通)
(1).兼通。 王闿運 《〈屈賈文合編〉序》:“蓋兩君子俱以文儒賅通政事,有名世王佐之業(yè)。”
(2).貫通。
分類:貫通兼通
《漢語大詞典》:镮貫(鐶貫)
猶貫通。 唐 元稹 《才識兼茂明于體用策》:“﹝學士﹞以鐶貫大義與道合符者為上第,口習文理者次之?!?/div>
分類:貫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