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介紹】: 宋人,字逢源。少學于司馬光。仁宗皇祐初中拔萃科,授潞州別駕。性剛介,博通經(jīng)史。致仕歸,居家力行任恤之惠,救濟姻族鄉(xiāng)人貧而無食者,又散粟以助無棺木者,二十年中,費以萬計。
人物簡介
【生卒】:1027—1087 【介紹】: 宋揚州人,字資深。少受學于王安石。登進士第。為定遠尉、秀州判官。對神宗問青苗,極言其便。熙寧八年,出知明州。元豐初,權(quán)御史中丞,論蘇軾熙寧以來詩文攻擊時政,怨謗君父,逮軾赴御史臺獄窮治,為當時著名文字獄。后歷至戶部侍郎,出知青州,謫居滁州。全宋詩
李定(一○二八~一○八七),字資深,揚州(今屬江蘇)人。第進士。神宗熙寧三年(一○七○)為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續(xù)資治通鑒長編》卷二一一)。坐庶母死匿不為服,改崇政殿說書。尋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八年,知明州。元豐初,同知諫院,進知制誥,為御史中丞,自鞫蘇軾“烏臺詩案”獄。遷翰林學士,以事罷知河陽,留守南京。哲宗立,知青州,移江寧府,又以前罪謫居滁州。元祐二年卒,年六十?!?a target='_blank'>東都事略》卷九八、《宋史》卷三二九有傳。今錄詩四首。全宋文·卷一六三六
李定(一○二八——一○八七),字資深,揚州(治今江蘇揚州)人。少受學于王安石。登進士第,為定遠尉、秀州判官。熙寧二年,孫覺薦之,召至京師,神宗問青苗事,定極言其便,于是諸言新法不便者皆不聽。拜太子中允、監(jiān)察御史里行,坐庶母死不為服,改崇政殿說書、直舍人院同判太常寺。熙寧八年加集賢殿修撰、知明州。元豐初,召拜寶文閣待制、同知諫院,進知制誥,為御史中丞,劾蘇軾。后遷翰林學士,坐論府界養(yǎng)馬事失實,罷知河陽。留守南京,召為戶部侍郎。哲宗立,以龍圖閣學士知青州,移江寧府,謫居滁州。元祐二年卒,年六十。《宋史》卷三二九有傳。
人物簡介
【生卒】:1050—1127 【介紹】: 宋楚州山陽人,字取道。第進士。累官尚書郎。擢御史,首論在廷大臣,草具將上,蔡京遣所親諷“慎勿言,當以此位相處”,不答。出知揚州,尋改明州?;兆诖笥^元年,由顯謨閣待制知密州,特責授衡州司馬,新州安置。官至中書舍人。有《摭史》、《周書》、《方言》。全宋文·卷二五九四
王資深(一○五○——一一二八),字取道。朐山(今江蘇連云港)人。第進士,嘗為監(jiān)察御史。忤蔡京意,出知揚、越、密州。大觀初責授衡州司馬,新州安置。后復(fù)職,提舉杭州洞霄宮。建炎元年卒,年七十八。著有《摭史》四卷、《周書》及《方言》二十卷。見《道鄉(xiāng)集》卷一七《王資深除監(jiān)察御史制》,《宋會要輯稿》職官六八之一四,《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七,《宋史》卷二○七,《北宋經(jīng)撫年表》卷四,乾隆《江南通志》卷一四三。
人物簡介
【介紹】: 宋人。哲宗紹圣中,以承議郎判虔州。蘇軾稱其博學能文。敏于從政而恬于進取,嘗與蘇軾書,明棄官從學之志。自虔罷歸,道經(jīng)廬陵病卒。全宋詩
俞括,字資深(《蘇軾全集》后集卷一四《答虔倅俞括奉議書》),沙縣(今屬福建)人。神宗熙寧六年(一○七三)進士(明嘉靖《延平府志》卷一四)。哲宗紹圣初,以奉議郎通判虔州(《蘇軾全集》后集卷一九《虔州崇慶禪院新經(jīng)藏記》)。
人物簡介
【生卒】:1124—1181 【介紹】: 宋撫州臨川人,字資深。謝□孫。第進士。為建昌軍教授,累遷邵武丞。有賢名,宋若水尤敬重之。詩雋永和雅。有《空齋詩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