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572,分39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5  6  7  8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賞者
有賞
歡賞
慶賞
宴賞
賞賜
賞春
賞延
誅賞
酬賞
激賞
旌賞
上賞
褒賞
賞識
《韻府拾遺 養(yǎng)韻》:有賞(有賞)
左傳:桓子不知所為,鼓于軍中曰:先濟者有賞。中軍、下軍爭舟,舟中之指可掬也。
《漢語大詞典》:歡賞(歡賞)
(1).歡暢。 南朝 宋 謝靈運 《鞠歌行》:“心歡賞兮歲易淪,隱玉藏彩疇識真?!?清 魏源 《秦淮燈船引》:“始知水氣兆兵氣,翻以悲餘得歡賞?!?br />(2).欣賞。 唐 羅鄴 《牡丹詩》:“歌鐘滿座爭歡賞,肯信流年鬢有華。”
分類:欣賞歡暢
《國語辭典》:慶賞(慶賞)  拼音:qìng shǎng
1.慶功行賞?!吨芏Y。地官。族師》:「刑罰慶賞,相及相共?!埂俄n非子。二柄》:「夫慶賞賜予者,民之所喜也?!?br />2.節(jié)慶時的游樂玩賞?!端疂G傳》第三十三回:「且說這清風(fēng)寨鎮(zhèn)上居民,商量放燈一事,準備慶賞元宵。」《二刻拍案驚奇》卷四十:「今年官家大張燈火,慶賞元宵,著落本州解造五架好燈。」
《漢語大詞典》:宴賞(讌賞)
設(shè)宴犒賞。 南朝 梁 何遜 《日夕望江山贈魚司馬》詩:“城中多宴賞,絲竹常繁會?!?span id="vpufp6t" class="book">《敦煌變文集·葉凈能詩》:“大內(nèi)宴賞,與賓(嬪)妃翫樂,同飲數(shù)巡,歌吹濱(繽)紛。”《水滸傳》第一○六回:“ 陳安撫 教大排筵席,宴賞將士,犒勞三軍?!?br />宴飲賞玩。舊唐書·王毛仲傳:“每入侍讌賞,與諸王、 姜皎 等御幄前連榻而坐?!?明 金鑾 《早春宴徐王孫西園》套曲:“漸滿地生芳草,道月夕與花朝,同人讌賞春光好。” 清 陳維嵩 《大圣樂·甲寅清明》詞:“芳郊也擬讌賞,奈舊日心情半已非?!?/div>
《國語辭典》:賞賜(賞賜)  拼音:shǎng sì
1.把財物賜給有功或卑幼的人。《墨子。七患》:「賞賜不能喜,誅罰不能威,七患也?!埂稑犯娂?。卷二五。橫吹辭曲五。古辭。木蘭詩二首之一》:「策勛十二轉(zhuǎn),賞賜百千強?!?br />2.賞賜的財物?!妒酚?。卷一○九。李將軍列傳》:「廣廉,得賞賜輒分其麾下?!埂杜f五代史。卷六五。唐書。列傳。李建及》:「建及有膽氣,慷慨不群,……善于撫御,所得賞賜,皆分給部下,絕甘分少,頗洽軍情?!?/div>
《漢語大詞典》:賞春(賞春)
玩賞春景。 五代 劉兼 《春游》詩:“柳成金穗草成茵,載酒尋花共賞春?!?金 元好問 《滿江紅·舟過水南》詞:“記 水南 ,昨暮賞春回,今華髮。”
《漢語大詞典》:賞延(賞延)
(1).賞賜延及于后代。意謂恩蔭官員的后嗣。語本書·大禹謨:“罰弗及嗣,賞延于世?!?孔 傳:“延,及也。” 南朝 宋 謝靈運 《辭祿賦》:“荷賞延之渥恩,在弱齡而覃惠?!?清 趙翼 《時齋副憲子紱林已得恩蔭南歸省墓枉道過存話舊感賦》詩:“賞延任子欣傳笏,債避無臺出打包?!?br />(2).引領(lǐng)觀賞。 唐 杜甫 《次空靈岸》詩:“迴帆覬賞延,佳處領(lǐng)其要?!?/div>
《漢語大詞典》:誅賞(誅賞)
責(zé)罰與獎賞。周禮·天官·大宰:“三歲,則大計羣吏之治而誅賞之?!?晉 潘岳 《西征賦》:“昔明王之巡幸,固清道而后往,懼銜橜之或變,峻徒御以誅賞?!?宋 陸游 《上殿札子》:“臣昧死伏望陛下推至平至公之道,自朝廷始,然后下詔戒敕四方,而繼之以誅賞?!?/div>
《漢語大詞典》:酬賞(酬賞)
亦作“醻賞”。 酬勞賞賜。后漢書·劉瑜傳:“貧困之民,或有賣其首級,以要酬賞,父兄相代殘身,妻拏相見分裂。”后漢書·桓譚傳:“是時帝方信讖,多以決定嫌疑。又醻賞少薄,天下不時安定?!?span id="v1pymsc" class="book">《宋書·武帝紀下》:“其酬賞復(fù)除之科,以時論舉?!?宋 蘇轍 《論衙前及諸役人不便札子》:“臣觀此法,止是官吏以聚斂為功,欲因增羨覬幸酬賞而已?!?/div>
分類:酬勞賞賜
《國語辭典》:激賞(激賞)  拼音:jī shǎng
極為贊賞。唐。李白 溫泉侍從歸逢故人詩:「激賞搖天筆,承恩賜御衣。」
分類:贊賞
《漢語大詞典》:旌賞(旌賞)
表彰獎賞。宋書·孝武帝紀:“下四方旌賞茂異?!?span id="k9rxhxg" class="book">《舊五代史·晉書·楊光遠傳》:“ 元城 之役,卿左右皆立功,未曾旌賞?!?span id="1pz3zld" class="book">《續(xù)資治通鑒·宋真宗咸平二年》:“朝廷比開言路,茍言之當理,宜加旌賞。”
分類:表彰獎賞
《漢語大詞典》:上賞(上賞)
最高的賞賜;重賞。戰(zhàn)國策·齊策一:“﹝ 齊威王 ﹞乃下令:‘羣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漢書·武帝紀》:“且進賢受上賞,蔽賢蒙顯戮,古之道也。”元史·忽林失傳:“父從 世祖 親征 阿里不哥 ,以功受上賞。”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文雄:“事聞, 秦 受上賞。”
分類:賞賜重賞
《國語辭典》:褒賞(褒賞)  拼音:bāo shǎng
獎賞。《漢書。卷五九。張湯傳》:「帝初即位,褒賞大臣?!埂度龂萘x》第一九回:「操不見有甚褒賞,卻反來諕嚇?!挂沧鳌赴l」、「褒賜」。
《國語辭典》:賞識(賞識)  拼音:shǎng shì
認識別人的才能而加以欣賞重視?!端问?。卷三一九。歐陽修傳》:「獎引后進,如恐不及,賞識之下,率為聞人?!埂独蠚堄斡洝返谌兀骸敢驗樗k強盜辦的好,不到一年竟有路不拾遺的景象,宮保賞識非凡?!?/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