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風逸(風逸)
(1).因發(fā)情而走失。《左傳·僖公四年》“風馬牛不相及也” 晉 杜預 注:“牛馬風逸,蓋末界之微事?!?孔穎達 疏:“ 服虔 云:‘風,放也。’牝牡相誘謂之風,尚書稱馬牛其風,此言風馬牛,謂馬牛風逸?!?br />(2).謂灑脫奔放。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辨騷:“贊曰:‘不有 屈原 ,豈見《離騷》。驚才風逸,壯志煙高?!?/div>
《漢語大詞典》:風牛
因雌雄相誘而走失的牛。亦喻毫不相干的事物。 南朝 陳 徐陵 《與楊仆射書》:“方今 越裳 藐藐,馴雉北飛; 肅眘 茫茫,風牛南偃?!?a class='poemCommentLink' target='_blank'>《隋書·禮儀志三》:“ 后魏 及 齊 ,風牛本隔,殊不尋究,遙相師祖,故 山 東之人,浸以成俗?!?明 張煌言 《答趙安撫書》:“倘論踐土食毛之誼,于北朝原等風牛?!眳⒁姟?風馬牛不相及 ”。
《國語辭典》: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不相及)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語出《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龍?zhí)渺`堂錄》:「子述曰:『龍王處于水府,賤子游于塵世,風馬牛三不相及也。雖有嚴命,何以能至?』」也作「風馬牛不相干」、「風馬牛不相關」。
《漢語大詞典》:迷童
走失的兒童。《人民日報》1982.3.29:“十多年來, 鄭麗華 為華僑尋找親人,協(xié)助搶救傷病員,為用戶緊急調撥物資,接車接船,幫助尋找迷童等?!?/div>
分類:走失兒童
《國語辭典》:亡羊補牢(亡羊補牢)  拼音:wáng yáng bǔ láo
丟失了羊,就趕快修補羊圈,還不算晚。語本《戰(zhàn)國策。楚策四》:「臣聞鄙語曰:『見兔而顧犬,未為晚矣;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弧贡扔鞣稿e后及時更正,尚能補救。宋。陸游 秋興詩五首之三:「懲羹吹齏豈其非,亡羊補牢理所宜?!姑鳌I虻路度f歷野獲編。卷一二。徐州》:「要之是舉必當亟行。若遇有事更張,不免亡羊補牢矣?!?/div>
《國語辭典》:走失協(xié)尋公益廣告(走失協(xié)尋公益廣告)  拼音:zǒu shī xié xún gōng yì guǎng gào
為協(xié)助尋找走失的兒童或老人等所制作的公益性質廣告。
《國語辭典》:風馬牛不相及(風馬牛不相及)  拼音:fēng mǎ niú bù xiāng jí
語出《左傳。僖公四年》:「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蔡潰,遂伐楚。楚子使與師言:『君處北海,寡人處南海,唯是風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明。瞿佑《剪燈新話。卷四。龍?zhí)渺`堂錄》:「子述曰:『龍王處于水府,賤子游于塵世,風馬牛三不相及也。雖有嚴命,何以能至?』」也作「風馬牛不相干」、「風馬牛不相關」。
《國語辭典》:失馬亡羊(失馬亡羊)  拼音:shī mǎ wáng yáng
失馬,走失了馬。參見「塞翁失馬」條。亡羊,丟失了羊。參見「亡羊補牢」條。失馬亡羊比喻福禍得失時?;マD,不能以一時論定。明。單本《蕉帕記》第三六出:「耳不聞斬蛇逐鹿,口不言失馬亡羊,一任他桑田變海,海變桑田?!?/div>
分類:走失丟失
《漢語大詞典》:踜蹬
行走失足,踏空受挫。 唐 張敬忠 《詠王主敬》:“有意嫌兵部,專心望考功。誰知腳踜蹬,卻落省墻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