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走調(走調)  拼音:zǒu diào
1.參見「走音」條。
2.泛稱偏離本題或范圍的行為。如:「看我這爛嘴,說著說著就走調了?!?/div>
《高級漢語詞典》:走調兒  拼音:zǒu diào ér
唱戲、唱歌、演奏樂器不合調子
《漢語大詞典》:跑調(跑調)
(1).走調。指唱戲、唱歌、演奏樂器不合調子。 張抗抗 《夏》:“我自己也聽得出來,那聲音跑調了?!?魯光 《中國姑娘》:“他唱歌的水平并不高,唱著唱著就跑調了。”
(2).指語音不合聲調標準。 王安憶 《B角》:“本地話常常把普通話的第一聲念成第三聲,把第二聲反念成第一聲,陰錯陽差,一不小心就跑調?!?/div>
《國語辭典》:撥剌(撥剌)  拼音:bō là
1.撥弄。元。司農司《農桑輯要。卷二。播種。苧麻》:「于畦內用極細梢杖三四根,撥剌令平可?!挂沧鳌赴秦荨埂?br />2.琴聲走調?!痘茨献?。脩務》:「琴或撥剌枉橈,闊解漏越?!?jié)h。高誘。注:「撥剌,不正?!?br />3.擬聲詞。形容魚兒自水面躍起及縱入水里,拍擊水面所發(fā)出的聲音。唐。杜甫 漫成詩:「沙頭宿鷺聯(lián)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div>
《漢語大詞典》:貼調(貼調)
猶合拍。不走調。 元 燕南 《唱論》:“歌之節(jié)奏:停聲,待拍,偷吹,拽棒,字真,句篤,依腔,貼調?!?/div>
《漢語大詞典》:撓喉捩嗓(撓喉捩嗓)
謂違腔走調,不合聲律。 明 汪廷訥 《廣陵月》第二出:“欲度新聲休走樣,忌的是撓喉捩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