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
綜合
詩話
詞話
古籍檢索
類書集成
查詢
詩詞
典故詞匯
對仗詞匯
詞譜
曲譜
詩詞地圖
登錄
韻典
平水韻
詞林正韻
中原音韻
中華通韻
校注
律詩校驗
詞格校驗
曲格校驗
對聯(lián)校驗
自動箋注
課堂
律絕創(chuàng)作
填詞入門
公開課
學習指南
其它
簡繁轉(zhuǎn)換
詩社
詩詞書店
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處分類
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
全部
4
詞典
1
分類詞匯
3
詞典
蹺脈
分類詞匯
陽脈
陰脈
蹺脈
《漢語大詞典》:
蹺脈(蹺脈)
亦作“蹻脈”。 見“ 蹺脈 ”。
亦作“蹻脈”。 中醫(yī)奇經(jīng)八脈名。包括陽蹺脈和陰蹺脈。
《
靈樞經(jīng)·脈度
》
:“蹻脈者,少陰之別,起于然骨之后,上內(nèi)踝之上,直上循陰股入陰,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屬目內(nèi)眥,合于太陽、陽蹻而上行,氣并相還則為濡目,氣不榮則目不合?!?span id="99116zf" class="book">《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 司馬貞 索隱述贊“效驗多狀” 唐 張守節(jié) 正義:“人兩足蹻脈,從足至目長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div>
分類:
中醫(yī)
奇經(jīng)八脈
蹺脈
和陰
《漢語大詞典》:
陽脈(陽脈)
(1).中醫(yī)學名詞。指經(jīng)脈中的陽經(jīng),其中包括手足三陽經(jīng)、督脈、陽維脈、陽蹺脈等。
《
靈樞經(jīng)·脈度
》
:“氣之不得無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陰脈榮其藏,陽脈榮其府?!?br />(2).中醫(yī)學名詞。指脈象性質(zhì)。凡屬浮、大、數(shù)、動、滑者,謂之“陽脈”。
《醫(y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辨脈法〉》
“凡脈大、浮、數(shù)、動、滑,此名陽也……凡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弊ⅲ骸耙婈柮},謂見陽熱脈也。陽熱脈,即浮、大、數(shù)、動、滑類也?!?/div>
分類:
中醫(yī)
醫(yī)學
脈象
經(jīng)脈
性質(zhì)
陽經(jīng)
手足
三陽
督脈
蹺脈
《漢語大詞典》:
陰脈(陰脈)
(1).中醫(yī)學名詞。指經(jīng)脈中的陰經(jīng),其中包括手足三陰經(jīng)、任脈、沖脈、陰維脈、陰蹺脈等。
《
靈樞經(jīng)·脈度
》
:“陰脈榮其藏。”
《
史記·扁鵲倉公列傳
》
:“是以陽脈下遂,陰脈上爭?!?br />(2).中醫(yī)學名詞。指脈象的性質(zhì)。凡屬沉、濇、弱、弦、微者,謂之“陰脈”。
《醫(yī)宗金鑒·張仲景〈傷寒論·辨脈法〉》
:“陰病見陽脈者生,陽病見陰脈者死?!弊ⅲ骸耙婈幟},謂見陰寒脈也。陰寒脈即沉、濇、弱、弦、微類也。”
分類:
中醫(yī)
醫(yī)學
脈象
經(jīng)脈
性質(zhì)
陰經(jīng)
手足
三陰
任脈
陰維
蹺脈
粵公網(wǎng)安備44010402003275
粵ICP備17077571號
關于本站
聯(lián)系我們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