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264,分18頁顯示  上一頁  1  2  3  4  6  7  8  9 下一頁
分類詞匯(續(xù)上)
四塞
邊烽
邊民
邊患
遠戍
東邊
亭長
邊吏
邊關
北邊
極邊
金川
犯邊
烏孫
???/a>
《漢語大詞典》:邊烽(邊烽)
亦作“邉烽”。
(1).邊疆報警的烽火。 唐 沈佺期 《塞北》詩之一:“海氣如秋雨,邊烽似夏云。” 明 梵琦 《居庸關》詩:“渠答自今收戰(zhàn)馬,兜鈴無復置邊烽?!?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五章:“其有邊烽傳警, 潢池 弄兵,敵國外患之來,羣盜滿山之變?!?br />(2).指代邊境上的戰(zhàn)事。 南朝 梁 徐悱 《白馬篇》:“聞有邊烽急,飛候至 長安 。” 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戎昱:“ 憲宗 時,邊烽累急,大臣議和親。” 明 馮夢龍 《女丈夫·紅拂投主》:“金戈紛逐,鐵馬爭馳,眼觀邉烽四起,指日 西京 累卵危?!?清 顧炎武 《二月十日有事于欑宮》詩:“賊馬與邊烽,相將潰 中夏 。”
(3).借指邊疆。《隋書·房陵王勇傳》:“雖北夷猖獗,嘗犯邊烽,今城鎮(zhèn)峻峙,所在嚴固,何待遷配,以致勞擾。”參見“ 邊疆 ”。
《國語辭典》:邊疆(邊疆)  拼音:biān jiāng
遠離國家中心區(qū)域的邊境,與內地對稱。在中國大陸,邊疆范圍,一般分為地理邊疆(即國防邊疆)、人文邊疆(又分民族、文化、政治邊疆)、歷史邊疆三種?!段宕菲皆?。周史。卷上》:「何物強藩,誘致鄰寇,蕩搖我邊疆,俘殺我人民!」《儒林外史》第三五回:「朕在位三十五年,幸托天地祖宗,海宇升平,邊疆無事?!?/div>
《漢語大詞典》:邊民(邊民)
邊境地區(qū)的老百姓。史記·匈奴列傳:“北州已定,愿寢兵休士卒養(yǎng)馬,除前事,復故約,以安邊民?!?span id="iwmdtlb" class="book">《后漢書·鄧訓傳》:“ 訓 撫接邊民,為 幽部 所歸。” 明 謝肇淛 《五雜俎·地部二》:“故邊民之逃而入虜,它不足慮,惟恐有此輩一二在其中耳?!?周恩來 《在中緬兩國邊境人民聯(lián)歡大會上的講話》:“舉行這樣的邊民聯(lián)歡大會,讓 中 緬 兩國邊民之間建立更廣泛和密切的直接接觸,對于促進 中 緬 兩國人民的友好、團結是具有重大的意義的?!?/div>
《國語辭典》:邊患(邊患)  拼音:biān huàn
邊境上的禍患、亂事?!侗笔?。卷三八。列傳。裴佗》:「時突厥強盛,都藍可汗妻大義公主即宇文氏女,由是數(shù)為邊患?!埂段宕菲皆?。周史。卷下》:「然劉崇自高平既敗之后,氣沮力竭,必未能遽有邊患。」
《漢語大詞典》:遠戍(遠戍)
(1).謂戍守邊疆。 漢 蔡邕 《述行賦》:“勤諸侯之遠戍兮,侈 申子 之美城?!?span id="8bvmabr" class="book">《后漢書·龐參傳》:“重之以大軍,疲之以遠戍,農功消於轉運,資財竭於徵發(fā)?!?明 焦竑 玉堂叢語·企羨:“爾鄉(xiāng) 劉司馬 遠戍西鄙,今安否?”
(2).邊境的軍營、城堡。 唐 王昌齡 《從軍行》之七:“人依遠戍須看火,馬踏深山不見蹤。” 明 馮夢龍 《精忠旗·獄中哭啼》:“試看那遠戍埋云,慘慘昏昏?!?/div>
《國語辭典》:東邊(東邊)  拼音:dōng biān
東方、東側。如:「日出東邊」。《三寶太監(jiān)西洋記通俗演義》第四回:「東邊日出,西邊下雨,天道還在雨處?還在晴處?」
《國語辭典》:亭長(亭長)  拼音:tíng zhǎng
秦漢之制,每十里一亭,亭有長,掌理捕劾盜賊?!妒酚?。卷八。高祖本紀》:「及壯,試為吏,為泗水亭長?!勾送?,于都亭及門亭亦設有亭長,職掌相同。
《漢語大詞典》:邊吏(邊吏)
邊境地區(qū)的官吏。管子·問:“問於邊吏曰:小利害信,小怒傷義?!?唐 韓愈 《董公行狀》:“爾之馬歲至,吾數(shù)皮而歸資。邊吏請致詰也,天子念爾有勞,故下詔禁侵犯?!?明 張居正 《答薊鎮(zhèn)總督王鑒川言邊屯》:“公圖之皆已有緒,要在邊吏著實奉行?!?清 方式濟 《隴頭水》詩:“田夫入城不隔宿,邊吏年年在邊地?!?/div>
《國語辭典》:邊關(邊關)  拼音:biān guān
邊境上的關口?!妒酚?。卷一二○。汲鄭列傳。汲黯》:「愚民安知市買長安中物,而文吏繩以為闌出財物于邊關乎?」
《國語辭典》:北邊(北邊)  拼音:běi biān
方位名。一般以日出的方向為東邊,面向東邊的左方為北邊,也稱為「北方」。
《漢語大詞典》:極邊(極邊)
非常遙遠的邊境。 唐 劉言史 《賦蕃子牧馬》詩:“磧浄山高見極邊,孤峯引上一條煙?!?五代 王仁裕 《從蜀后主幸秦川上梓潼山》詩:“盛德安疲俗,仁風扇極邊。” 宋 葉適 《安集兩淮申省狀》:“且當於邊 淮 先募弓弩手,耕極邊三十里之地。” 魯迅 《而已集·文藝和革命》:“外國是革命軍興以前,就有被迫出國的 盧梭 ,流放極邊的 珂羅連珂 ?!?/div>
《國語辭典》:金川  拼音:jīn chuān
河川名。在四川西邊境,有大、小金川之分,大金川為大渡河的上源,發(fā)源于大雪山脈,南流合大渡河,注入岷江;小金川為大金川的支流,源出懋功縣西北夢筆山,流經懋功縣西南與大金川合,稱為「大渡河」。其地為大小金川土司地,清乾隆時作亂,為官軍所平。
《漢語大詞典》:犯邊(犯邊)
侵犯邊境。后漢書·崔駰傳:“時 鮮卑 數(shù)犯邊,詔三公舉威武謀略之士。”新五代史·死事傳·張敬達:“ 清泰 三年, 契丹 數(shù)犯邊。”金史·宣宗紀下:“ 夏 人犯邊,元帥 石盞合喜 破之?!?/div>
《國語辭典》:烏孫(烏孫)  拼音:wū sūn
國名。漢時建于西域,其位置相當于今新疆境內溫宿縣以北,伊寧市以南之地。
《國語辭典》:??凇 ?span id="afarh7r" class='label'>拼音:hǎi kǒu
1.內河通海的地方。亦指臨海的地方。唐。方干 陸山人畫水詩:「但有片云生海口,終無明月在潭心?!?br />2.形容人的口部大而深。《詩經。大雅。生民》唐??追f達。正義:「若孔子之河目??冢耐踔娜辇堫佒??!?br />3.誇口、說大話。如:「誇下??凇埂?br />4.城市名。位于海南島瓊山縣北。參見「??谑小箺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