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52詞典 1分類詞匯 51
《國語辭典》:彌漫(彌漫)  拼音:mí màn
遍布、滿布?!度龂尽>砦逦?。吳書。徐盛傳》:「望園愕然,彌漫數(shù)百里?!挂沧鳌?漫」。
《國語辭典》:浩?! ?span id="yoyt0pf" class='label'>拼音:hào máng
廣闊無際的樣子。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泿水注》:「騭登高遠(yuǎn)望,睹巨海之浩茫?!固?。沈亞之 敘草書送山人王傳乂:「夫匠心于浩茫之間,為其為者,必有意氣所感,然后能啟其象也?!?/div>
《漢語大詞典》:絕遠(yuǎn)(絶遠(yuǎn))
1.極其遼遠(yuǎn)。《漢書·西域傳上·罽賓國》:“所以不報(bào)恩不懼誅者,自知絶遠(yuǎn),兵不至也?!?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若水:“ 漢武帝 時(shí),通 博南山 道,渡 蘭倉津 ,土地絶遠(yuǎn),行者苦之?!?明 唐順之 《永嘉袁君芳洲記》:“嘗試觀於草木之生,雖其奇花異卉,至不易生之物,或絶遠(yuǎn)生在海外,茍以人力移之,而樹藝擁灌之如其法,則東西南北惟所徙焉?!?周素園 《貴州民黨痛史》第十一章:“ 貴州 去敵絶遠(yuǎn),無施行軍政之必要?!?br />2.猶懸殊。《漢書·晁錯(cuò)傳》:“臣竊觀皇太子材智高奇,馭射伎藝,過人絶遠(yuǎn)。”
《國語辭典》:絕國(絕國)  拼音:jué guó
1.僻遠(yuǎn)隔絕的國家?!痘茨献印P迍?wù)》:「絕國殊俗、僻遠(yuǎn)幽閒之處,不能被德承澤。」《文選。江淹。別賦》:「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況秦吳兮絕國,復(fù)燕宋兮千里?!?br />2.沒有后代的封國?!逗鬂h書。卷一○?;屎蠹o(jì)上。光武郭皇后紀(jì)》:「郭氏侯者凡三人,皆絕國?!?/div>
《漢語大詞典》:廣遠(yuǎn)(廣遠(yuǎn))
(1).廣大遼遠(yuǎn)。國語·晉語八:“夫樂以開山川之風(fēng)也,以耀德於廣遠(yuǎn)也?!?span id="9miromj" class="book">《后漢書·安帝紀(jì)》:“被蝗以來,七年于茲……今羣飛蔽天,為害廣遠(yuǎn)?!?span id="cgqr49i" class="book">《宋書·州郡志一》:“ 冀州 堯 都,土界廣遠(yuǎn)?!?梁?jiǎn)⒊?《敬告當(dāng)?shù)勒摺?/span>:“大抵愈波折一次,則其思想之傳布也愈廣遠(yuǎn)?!?br />(2).博大深遠(yuǎn)。 宋 葉適 《翁誠之墓志銘》:“至其造意廣遠(yuǎn),據(jù)經(jīng)堅(jiān)決,寄諷于草木,託興于亭傳,人多憚而不能回也?!?/div>
《漢語大詞典》:況古(況古)
猶遠(yuǎn)古。況,通“ 荒 ”。遼遠(yuǎn)。梁書·張率傳:“伊況古而赤文,爰在茲而朱翼。”
《漢語大詞典》:眇綿(眇綿,眇緜)
亦作“ 眇緜 ”。
(1).遠(yuǎn)視貌。 漢 揚(yáng)雄 《法言·先知》:“知其道者其如視,忽眇緜作昞。” 李軌 注:“眇緜,遠(yuǎn)視?!?br />(2).幽遠(yuǎn);高遠(yuǎn);遼遠(yuǎn)。 唐 張九齡 《題畫山水障》詩:“封翫有佳趣,使我心眇綿?!?宋 蘇轍 《超然臺(tái)賦》:“奏絲竹之憤怨兮,聲激越而眇緜?!?宋 葉適 《林叔和見訪道舊感嘆因以為贈(zèng)》詩:“眾駿跨險(xiǎn)遠(yuǎn),獨(dú)鵠超眇綿;謂當(dāng)共驂服,可以爭(zhēng)聯(lián)翩?!?明 何景明 《織女賦》:“流波兮眇綿,致予兮遐音?!?br />(3).指高空。 宋 秦觀 《次韻莘老》:“較藝先豪俊,飛聲動(dòng)眇綿?!?/div>
《漢語大詞典》:廣土(廣土)
(1).廣大的土地。《后漢書·竇融傳》:“誠欲令恭肅畏事,恂恂循道,不愿其有才能,何況乃當(dāng)傳以連城廣土,享故諸侯王國哉?”參見“ 廣土眾民 ”。
(2).遼遠(yuǎn)的地方。國語·晉語二:“ 款 也不才……不能深知君之心度,棄寵求廣土而竄伏焉?!?韋昭 注:“求廣土,奔他國也。”
(3).擴(kuò)大疆土。漢書·夏侯勝傳:“ 武帝 雖有攘四夷廣土斥境之功,然多殺士眾,竭民財(cái)力?!?/div>
《國語辭典》:廣土眾民(廣土眾民)  拼音:guǎng tǔ zhòng mín
廣大的土地和眾多人民。《孟子。盡心上》:「廣土眾民,君子欲之。所樂不存焉?!?/div>
《漢語大詞典》:夐然
(1).遼遠(yuǎn)貌;久遠(yuǎn)貌。 唐 王維 《送秘書晁監(jiān)還日本國》詩序:“ 瑯玡臺(tái) 上,迴望 龍門 ; 碣石館 前,夐然鳥逝。”舊唐書·元稹傳:“朝廷以書命不由相府,甚鄙之。然辭誥所出,夐然與古為侔,遂盛傳于代,由是極承恩顧。” 清 王韜 《弢園文錄·英俄經(jīng)營亞洲》:“若 英 則不然,其國夐然三島,懸于海外?!?br />(2).形容差別很大。 宋 王明清 《揮麈馀話》卷二:“惟父子志趣高遠(yuǎn),學(xué)問器識(shí),率加於人一等,故所以自期者,夐然與眾不同?!?明 謝肇浙 《五雜俎·物部一》:“二魚,余皆見之,大小形質(zhì),夐然不同?!?鄭振鐸 《中國俗文學(xué)史》第十三章:“ 松窗 的文學(xué)修養(yǎng)的工夫很深,故其風(fēng)格便和一般的鼓詞夐然有異?!?/div>
《漢語大詞典》:修遠(yuǎn)
同“脩遠(yuǎn)”。
長(zhǎng)遠(yuǎn),遼遠(yuǎn)。多指道路。
《漢語大詞典》:脩遠(yuǎn)(脩遠(yuǎn))
長(zhǎng)遠(yuǎn),遼遠(yuǎn)。多指道路。國語·吳語:“ 越 為不道,背其 齊 盟。今吾道路脩遠(yuǎn),無會(huì)而歸,與會(huì)而先 晉 ,孰利?”墨子·非攻中:“涂道之脩遠(yuǎn),糧食輟絶而不繼,百姓死者不可勝數(shù)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7' target='_blank'>《楚辭·離騷》:“路曼曼其脩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漢 劉向 《九嘆·憂苦》:“山脩遠(yuǎn)其遼遼兮,涂漫漫其無時(shí)?!?/div>
《漢語大詞典》:攸遠(yuǎn)(攸遠(yuǎn))
遙遠(yuǎn),遼遠(yuǎn)。 漢 賈誼 新書·耳痹:“故天之誅伐,不可為廣虛幽閒,攸遠(yuǎn)無人,雖重襲石中而居,其必知之乎!”
《漢語大詞典》:脩遠(yuǎn)(脩遠(yuǎn))
長(zhǎng)遠(yuǎn),遼遠(yuǎn)。多指道路。國語·吳語:“ 越 為不道,背其 齊 盟。今吾道路脩遠(yuǎn),無會(huì)而歸,與會(huì)而先 晉 ,孰利?”墨子·非攻中:“涂道之脩遠(yuǎn),糧食輟絶而不繼,百姓死者不可勝數(shù)也?!?a href='Query.aspx?type=poem&id=437' target='_blank'>《楚辭·離騷》:“路曼曼其脩遠(yuǎn)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漢 劉向 《九嘆·憂苦》:“山脩遠(yuǎn)其遼遼兮,涂漫漫其無時(shí)?!?/div>
《漢語大詞典》:倉茫(倉茫)
空闊遼遠(yuǎn)。倉,通“ 蒼 ”。 清 陳維嵩 《沁園春·由丹陽至京口舟中放歌》詞:“對(duì)此倉茫,居然遼落,記否江東出覊才?”
《漢語大詞典》:修迥
同“脩迥”。
長(zhǎng)遠(yuǎn);遼遠(yuǎn)。
《漢語大詞典》:脩迥
長(zhǎng)遠(yuǎn);遼遠(yuǎn)。文選·王粲〈登樓賦〉:“路逶迤而脩迥兮,川既漾而濟(jì)深?!?李周翰 注:“脩,長(zhǎng);迥,遠(yuǎn)也?!?/div>
《漢語大詞典》:遐隔
指遼遠(yuǎn)的道路,阻隔的山川。 晉 張載 《擬四愁》之二:“愿因歸鴻超遐隔,終然莫致增永積?!?/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