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共670,分45頁顯示  上一頁  4  5  6  7  8  10  11  12  13 下一頁
詞典(續(xù)上)
開達
理達
泉達
一達
誠達
達微
達書
昭達
達義
調(diào)達
后達
進達
達靼
奏達
達才
《漢語大詞典》:開達(開達)
(1).開通明達。三國志·魏志·鍾繇華歆等傳論:“ 鐘繇 開達理干, 華歆 清純德素, 王朗 文博富贍,誠皆一時之俊偉也?!?宋 曾鞏 《工部侍郎制》:“某開達敏強,明習典故,冬官寵列,俾介厥司?!?明 陸深 《玉堂漫筆》:“圣朝耳目開達,羣臣高下邪正亦自可見?!?br />(2).開展擴充。 唐 白居易 《〈三教論衡〉序》:“開達四聰,闡揚三教?!?br />(3).謂得到啟發(fā),領悟。 宋 葉適 《劉靖君墓志銘》:“學必是古,尤邃講説,能自淺入深, 荊 人聞者欣朗開達,將校改服以聽?!?/div>
《分類字錦》:理達(理達)
韓詩外傳:凡用心之術,由禮則理達,不由禮則悖亂。
分類:制禮
《駢字類編》:泉達(泉達)
蔡邕袁滿來碑:氣決泉達,無所凝滯。
《漢語大詞典》:一達(一達)
(1).道路的總稱。爾雅·釋宮:“一達謂之道路?!?br />(2).方言。一起;一處。秧歌劇《大家好》第一場:“我是說 丑圪旦 家婆姨奸的跟狐子似的,咱跟她伙到一達,還能有咱的好處哩?” 歐陽山 《三家巷》三七:“咱們跟 觀音山 是長在一達里的!”
《韻府拾遺 曷韻》:誠達(誠達)
包佶文:陟降左右,誠達幽元。
《韻府拾遺 微韻》:達微(達微)
伏滔長笛賦:遠可以通靈達微,近可以寫情暢神。
《國語辭典》:達書(達書)  拼音:dá shū
傳遞書信。唐。裴铏《傳奇。裴航》:「遂贈藍田美玉十斤、紫府云丹一粒,敘話永日,使達書于親愛。」
《漢語大詞典》:昭達(昭達)
明白通達。 漢 王逸 《〈楚辭章句〉敘》:“門人三千,罔不昭達?!?span id="ew2tj7z" class="book">《東觀漢記·梁商傳》:“天資聰敏,昭達萬情?!?唐 韓愈 《為宰相賀雪表》:“神監(jiān)昭達,皇情感通。”
《漢語大詞典》:達義(達義)
(1).明白道理;使明白道理。禮記·禮運:“先王能修禮以達義,體信以達順。” 三國 魏 曹植 《禹妻贊》:“ 禹 娶 涂山 ,土功是急。惟 啟 之生,過門不入。 女嬌 達義,勛庸是執(zhí)?!?br />(2).通理;公認的義理。《韓詩外傳》卷四:“不恤乎公道達義,偷合茍同以之持祿養(yǎng)交者,是謂國賊也?!?span id="h2ekcu7" class="book">《三國志·吳志·孫權傳》“討不從命” 裴松之 注引 晉 虞溥 《江表傳》:“ 李術 兇惡,輕犯 漢 制,殘害州司,肆其無道,宜速誅滅,以懲丑類。今欲討之,進為國朝掃除鯨鯢,退為舉將報塞怨讐,此天下達義?!?/div>
《國語辭典》:調(diào)達(調(diào)達)  拼音:tiáo dá
1.詩文暢達,樂韻和諧。《晉書。卷八一?;感麄鳌罚骸傅凵破湔{(diào)達,乃敕御妓奏笛?!鼓铣骸g妿V《詩品。卷上。晉黃門郎張協(xié)》:「文體華凈,少病累,又巧構形似之言,雄于潘岳,靡于太沖。風流調(diào)達,實曠代之高手?!?br />2.人名。譯自胡語。即提婆達多。參見「提婆達多」條。
《韻府拾遺 曷韻》:后達(后達)
聶夷中詩:后達多晚榮。
《漢語大詞典》:進達(進達)
(1).謂進薦仕宦。禮記·儒行:“儒有內(nèi)稱不辟親,外舉不辟怨,程功積事,推賢而進達之。”三國志·魏志·荀彧傳:“ 太祖 以 彧 為知人,諸所進達皆稱職?!?元 辛文房 唐才子傳·李益:“同輩行稍進達, 益 久不升,鬱鬱去游 燕 趙 間?!?br />(2).進抵;達到。《晉書·劉弘傳》:“猥蒙含宥,被遣之職,即進達所鎮(zhèn)?!?span id="in7me7p" class="book">《宋書·柳元景傳》:“ 季明 進達 高門 木城 ,值 永昌王 入 弘農(nóng) ,乃回,還 盧氏 ,據(jù)險自固?!?宋 曾鞏 《與北京韓侍中啟一》:“致是懇誠,稽于進達。”
《漢語大詞典》:達靼(達靼)
韃靼 。新五代史·四夷附錄三:“ 達靼 , 靺鞨 之遺種,本在 奚 、 契丹 之東北,后為 契丹 所攻,而部族分散?!?明 陶宗儀 輟耕錄·賢孝:“國朝婦人禮服, 達靼 曰袍, 漢 人曰團衫,南人曰大衣。”參見“ 韃靼 ”。
分類:韃靼
《國語辭典》:韃靼(韃靼)  拼音:dá dá
唐末蒙古種族之一。是契丹的西北族,沙陀的別種,散居在中國西北、蒙古、中亞、獨立國協(xié)東部等地。元亡后,其宗族走漠北,于清時歸附。
《韻府拾遺 曷韻》:奏達(奏達)
杜夲張真人禱雨有應詩:君坐默不語,奏達虛皇前。
《漢語大詞典》:達才(達才)
亦作“ 達材 ”。亦作“ 達財 ”。
(1).使之通達、成才。孟子·盡心上:“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焦循 正義:“財即才也,才恐其滯而不通,故達之。” 元 姚燧 《襄陽廟學碑》:“ 世祖 詔即 闕里 ,聚 孔 、 顏 、 孟 三族,置官而教之,以俟其成德達才者?!?明 宋濂 《故熊府君墓志銘》:“自 吳公 纘承 伊 洛 之緒於將墜之餘,完經(jīng)翼傳,扶秘闡幽,所以化導其徒者,多成德達財,出而用世?!?br />(2).通達事理的人。史記·田敬仲完世家論:“之為術,幽明遠矣,非通人達才孰能注意焉!” 唐 賈公彥 《序〈周禮〉廢興》:“至 孝成皇帝 ,達材通人 劉向 子 歆 校理秘書,始得列序,著于《録》《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