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漢語大詞典》:添前字
唐 代新錄取的進士,在參加皇帝 曲江 賜宴之后,即登 慈恩寺 塔題名留念。如遇未及第時題名處,則在其上添一‘前’字,謂之“添前字”。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慈恩寺題名游賞賦詠雜記:“ 神龍 以來, 杏園 宴后,皆於 慈恩寺 塔下題名。同年中推一善書者紀之。他時有將相,則朱書之。及第后知聞,或遇未及第時題名處,則為添‘前’字?;蛟娫唬骸}名處添前字,送出城人乞舊詩?!?/div>
《漢語大詞典》:鎖廳試(鎖廳試)
亦作“鏁廳試”。 宋 代稱現(xiàn)任官或有爵祿者應進士試。 宋 葉適 《太府少卿福建運判直寶謨閣李公墓志銘》:“復鎖廳試禮部,詞致瓌特,有司異之?!?span id="koci60d"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一》:“凡命士應舉,謂之鏁廳試?!?span id="xlebx6l" class="book">《宋史·選舉志三》:“ 熙寧 十年,始立《宗子試法》。凡祖宗袒免親已受命者,附鎖廳試,自袒免以外,得試于國子監(jiān)?!?/div>
《國語辭典》:四進士(四進士)  拼音:sì jìn shì
戲曲劇目。明代故事戲,敘明世宗嘉靖年間新科進士毛朋、田倫、顧讀、劉題四人出京為官,相約赴任后不得違法瀆職,后田倫因姊犯罪而行賄顧讀,為毛朋判罪的故事。也稱為「節(jié)義廉明」。
《漢語大詞典》:房稿
明 清 進士平日所作的八股文選集。又稱房書。 清 顧炎武 日知錄·十八房:“至乙卯以后,而坊刻有四種:曰程墨,則三場主司及士子之文;曰房稿,則十八房進士之作;曰行卷,則舉人之作;曰社稿,則諸生會課之作?!?清 李漁 《慎鸞交·訂游》:“小弟因在房稿之中讀過佳篇,極相契慕,所以聞得駕臨,就來拜訪。” 清 趙翼 陔馀叢考·刻時文:“其后坊刻漸眾,大約有四種……曰房稿,則十八房進士之舊作?!?/div>
《漢語大詞典》:淡書名(淡書名)
指進士榜上的名字。 唐 宋 科舉放榜時用淡墨書寫榜文,故稱。 宋 王禹偁 《賦得紙送朱嚴》:“前春懸作牓,應見淡書名?!眳⒁姟?淡墨榜 ”。
《漢語大詞典》:淡墨榜
科舉時代,禮部錄取進士,以淡墨書榜,稱“淡墨榜”。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雜文:“ 貞觀 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門……進士榜頭,豎黏黃紙四張,以氈筆淡墨袞轉書曰‘禮部貢院’四字,或曰 文皇 頃以飛帛書之?!?宋 張洎 賈氏譚錄:“ 李紆 侍郎將放舉人,命筆吏勒紙書,未及填右語‘貢院’字,吏得疾暴卒。禮部令史 王昶 者亦善書, 李侍郎 召令終其事。適值 王昶 被酒已醉,昏夜之中半酣,染筆不能加墨,迨明懸榜,方始覺悟,則修改無及矣。然一榜之內,字有二體,濃淡相間,反致其妍。自后榜因模法之,遂成故事?!?宋 楊萬里 《送族弟子西赴省》詩:“淡墨榜頭先快睹,泥金帖子不須封?!?/div>
《漢語大詞典》:曲江會(曲江會)
唐 時考中的進士,放榜后大宴于 曲江亭 ,謂之 曲江 會。 宋 人稱為聞喜宴。參閱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
《漢語大詞典》:重赴瓊林(重赴瓊林)
清 制,進士于考中后滿六十周年,重逢原科(同一干支之年)開考,由禮部奏準,與新科進士同赴恩榮宴(通稱瓊林宴)。《清會典事例·禮部·貢舉》“重赴瓊林燕”:“大學士 嵇璜 ,係 雍正 庚戌科進士,服官有年,精神矍鑠,茲當會試周甲之期,與新進士先后同年,實係人文盛事,著照從前 史貽直 之例,重與恩榮燕,以為藝林佳話?!?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潘文恭公福祉:“本朝耆臣生加太傅者五人,重宴瓊林者八人。”
《國語辭典》:終南捷徑(終南捷徑)  拼音:zhōng nán jié jìng
唐代盧藏用舉進士,然不受重用,遂隱居終南山以求高名,后果被召任官的故事。見《新唐書。卷一二三。列傳。盧藏用》。后用于比喻求官或求名利的便捷途徑。明。章懋〈與韓侍郎書〉:「又休退多年,今驟得美官,而強顏復出,恐貽終南捷徑之誚?!埂段拿餍∈贰返谒乃幕兀骸笍垖毉懡璐苏J識了幾位當?shù)?,又結交了幾家富賈豪商,自以為終南捷徑?!?/div>
《漢語大詞典》:團宴(團宴)
唐 代考中的進士,放榜后大宴於 曲水亭 ,相聚慶賀,故稱。又稱曲江宴。 清 袁枚 隨園隨筆·科第:“聞喜宴,勅士宴也,最大者曰團宴,即曲江宴也。”參見“ 曲江宴 ”。
《國語辭典》:曲江宴  拼音:qū jiāng yàn
唐時春榜進士與朝廷官員,常于長安東南的曲江亭舉行慶宴,稱為「曲江宴」?!杜f唐書。卷十三。德宗本紀》:「二月戊辰朔,百僚會宴于曲江亭,上賦中和節(jié)群臣賜宴七韻?!?/div>
分類:曲江
《漢語大詞典》:唐衢痛哭
唐衢 , 唐 中葉詩人,屢應進士試,不第。所作詩意多傷感。見人詩文有所悲嘆者,讀后必哭。嘗游 太原 ,預友人宴,酒酣言事,失聲大哭。時人稱 唐衢 善哭。事見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中、 白居易 《傷唐衢》詩二首、《舊唐書·唐衢傳》。后用為傷時失意之典。 康有為 《出都留別諸公》詩:“滄海驚波百怪橫, 唐衢 痛哭萬人驚?!?/div>
《漢語大詞典》:送卷頭(送卷頭)
科舉考試中一種舞弊行為。 清 代參加殿試的進士,抄錄預擬策首的文句,送交有關閱卷大臣,以圖賞識,并俾便識別,謂之“送卷頭”,以詩送覽者稱“送詩篇”。 清 趙翼 簷曝雜記·殿試送卷頭:“殿試前,有才之士例須奔競,以所擬對策首三十餘行,先繕寫送諸公之門。卷內有當切題處固不能預擬,而頌圣數(shù)語則不拘何題皆可通用也。謂之‘送卷頭’。延攬者即以是默識之?!?span id="jyvf10e" class="book">《兒女英雄傳》第一回:“轉眼復試朝考已過,緊接著殿試……怎奈老爺是個走方步的人,凡那些送字樣子、送詩篇兒這些門路皆不曉得去作;自己又年屆五旬,那殿試卷子作的雖然議論恢宏,寫的卻不能精神飽滿,因此點了一個三甲?!?/div>
《漢語大詞典》:天生仙(天生僊)
稱進士考試及第一甲三人。 明 彭時 《彭文憲公筆記》:“翰林官惟第一甲三人即除授,其餘進士選為庶吉士……好事者因謂第一甲三人為天生僊,餘為半路脩行僊?!?/div>
《漢語大詞典》:題名會
唐 代進士試中,稱同年,皆集會于 長安 慈恩寺塔 ,列書姓名,以資紀念,謂之“題名會”。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下:“﹝進士﹞既捷,列書其姓名於 慈恩寺塔 ,謂之題名會?!?/div>
《國語辭典》:雁塔題名(雁塔題名)  拼音:yàn tǎ tí míng
唐朝新科進士于皇帝賜宴后,須前往長安慈恩塔題寫姓名。見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后集。卷二一。王禹玉》。后比喻科舉中試,金榜題名。元。鄭光祖《?梅香》第三折:「你若是鳳墀得志,雁塔題名,可早來呵。」
《國語辭典》:雁塔  拼音:yàn tǎ
座落于今陜西省長安縣南的塔樓。舊有雁塔二座;一在慈恩寺,稱為「大雁塔」;一在薦福寺,稱為「小雁塔」。
《漢語大詞典》:一品白衫
唐 人推重進士,稱應進士科者為“一品白衫”。意謂他日可以官登一品,但今日則猶著白衫。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散序進士:“進士科始於 隋 大業(yè) 中,盛於 貞觀 , 永徽 之際??N紳雖位極人臣,不由進士者,終不為美,以至歲貢常不減八九百人。其推重謂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