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國語辭典》:旰食之勞(旰食之勞)  拼音:gàn shí zhī láo
形容忙于政務而無法按時進食的辛勞?!稌x書。卷七二。郭璞傳》:「狂狡蠢戾之妖,以益陛下旰食之勞也?!?/div>
《國語辭典》:渴飲饑餐(渴飲饑餐)  拼音:kě yǐn jī cān
渴時喝水,餓時進食?!?a target='_blank'>紅樓夢》第六六回:「是日一早出城,就奔平安州大道,曉行夜住,渴飲饑餐。」
《國語辭典》:飯前酒(飯前酒)  拼音:fàn qián jiǔ
一種西洋餐會飲品。為增進食欲,在飯前飲用的酒,這類酒皆以葡萄為制造原料。也稱為「開胃酒」。
《國語辭典》:上桌  拼音:shàng zhuō
1.把食物端上桌子。如:「菜已經(jīng)上桌了,快趁熱吃吧!」
2.就位進食。如:「孩子們!快上桌,吃飽了好去做功課。」
《國語辭典》:嗝癥  拼音:gé zhèng
氣逆不能進食的病癥。
《國語辭典》:朝齏暮鹽(朝虀暮鹽)  拼音:zhāo jī mù yán
早餐吃腌菜,晚餐則以鹽下飯。形容生活窮苦。唐。韓愈 送窮文:「太學四年,朝齏暮鹽,惟我保汝,人皆汝嫌?!?/div>
《國語辭典》:布讓(佈讓)  拼音:bù ràng
席間勸客人用餐?!都t樓夢》第三回:「旁邊丫鬟執(zhí)著拂塵、漱盂、巾帕。李、鳳二人立于案旁布讓。」
《國語辭典》:布菜  拼音:bù cài
北平方言。指在筵席上,為客人夾菜。也作「餔菜」、「布菜」。
《國語辭典》:布菜(佈菜)  拼音:bù cài
北平方言。指在筵席上,為客人夾菜?!都t樓夢》第四一回:「薛姨媽又命鳳姐兒布了菜。」也作「布菜」、「餔菜」。
《國語辭典》:點補(點補)  拼音:diǎn bǔ
在正餐外吃少量的食物來填補肚子?!都t樓夢》第六二回:「姑娘們頑一回子,還該點補些小食兒?!埂秲号⑿蹅鳌返谌呕兀骸钢贿@一頓,就撮了三大碗半小米子粥,還點補了二十來個雞子兒,也沒聽見她嚷個頭暈肚子疼的?!?/div>
《漢語大詞典》:沙包肚
產(chǎn)婦產(chǎn)后進食太多,以致肚腹膨脝,永不消退,俗稱“沙包肚”。《西游記》第五三回:“ 行者 笑道:‘夯貨!少吃些!莫弄做個“沙包肚”,不像模樣?!?/div>
《漢語大詞典》:禁口痢
一種禁忌進食的痢疾。儒林外史第二三回:“那痢疾又是禁口痢,里急后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