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鍵詞:
收錄約1萬典故,50萬詞匯、2萬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處分類按人物分類
檢索結(jié)果:全部 66詞典 1分類詞匯 65
《國語辭典》:氤氳(氤氳)  拼音:yīn yūn
1.古時(shí)指陰陽二氣交會(huì)和合的樣子。南朝陳。徐陵 勸進(jìn)梁元帝表:「自氤氳混沌之世,驪連、栗陸之君,卦起龍圖?!?br />2.煙云?漫的樣子?!读凝S志異。卷一。畫皮》:「少懈,則氣氤氳自縫中出?!?br />3.形容香氣不絕。南朝梁。沈約 芳樹詩:「氤氳非一香,參差多異色?!骨?。李漁《閒情偶寄。卷一○。器玩部。椅杌》:「焚此香也,自下而升者,能使氤氳透骨?!?/div>
《國語辭典》:凄迷(淒迷)  拼音:qī mí
1.景物凄涼迷濛。宋。陸游 即事詩八首之三:「煙雨凄迷晚不收,疏簾曲幾寄悠悠?!?br />2.悲悽迷惘。清。陳曾壽〈南歌子。雞唱催將息〉詞:「半床書蠹共銷沉,字里凄迷時(shí)遇少年心?!?/div>
《國語辭典》:荒荒  拼音:huāng huāng
1.黯淡的樣子。唐。杜甫 漫成詩二首之一:「野日荒荒白,春流泯泯清。」
2.慌張的樣子?!秳⒅h(yuǎn)諸宮調(diào)。第一二》:「走來荒荒告道,言有機(jī)密公文,專來至本府?!?/div>
《國語辭典》:莽蒼(莽蒼)  拼音:mǎng cāng
郊野蒼茫廣大的景色?!肚f子。逍遙游》:「適莽蒼者三餐而反,腹猶果然?!顾?。陸游 哀郢詩二首之一:「章華歌舞終蕭瑟,云夢(mèng)風(fēng)煙舊莽蒼。」
《國語辭典》:密密  拼音:mì mì
1.暗中?!度辶滞馐贰返谒囊换兀骸改侵h與江都縣同年相好,就密密的寫了一封書子?!?br />2.細(xì)密、緊密。唐。孟郊 游子吟:「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國語辭典》:密勿  拼音:mì wù
1.勤奮努力。如:「公務(wù)員為民服務(wù),自當(dāng)密勿從事,竭力以赴?!埂端螘>硭亩?。列傳。劉穆之》:「密勿軍國,心力俱盡?!?br />2.慎密、機(jī)密?!度龂尽>硪涣N簳?。任蘇杜鄭倉傳。杜畿》:「與聞?wù)旅芪鸫蟪?,寧有懇懇憂此者乎?」唐。李德裕 謝賜讓官批答狀:「承吁俞之命,或慮闕遺,奉密勿之機(jī),實(shí)憂不逮?!?/div>
《漢語大詞典》:煙際(煙際)
亦作“煙際”。 云煙迷茫之處。 北齊 劉晝 新論·通塞:“入井望天,不過圓蓋;登峯眺目,極於煙際。” 唐 李嶠 《詠綾》:“何當(dāng)畫 秦 女,煙際坐氤氳?!?宋 蘇轍 《黃樓賦》:“放田漁於江浦,散牛羊於煙際?!?元 李存 《送倪東江之上元縣主簿》詩:“沙頭煙際挹征襟,嚼盡梅花出短吟?!?/div>
分類:云煙迷茫
《國語辭典》:魍魎(魍魎)  拼音:wǎng liǎng
1.山川中的木石精靈?!段倪x。張衡。西京賦》:「螭魅魍魎,莫能逢旃?!埂段饔斡洝返谝话嘶兀骸敢膊粫缘糜猩趺垂硭铟汪u,邪魔作耗?!挂沧鳌肛鑳伞?、「罔閬」。
2.影子外圍顏色較淡的部分?!段倪x。班固。幽通賦》:「恐魍魎之責(zé)景兮,羌未得其云已?!挂沧鳌肛鑳伞?。
《漢語大詞典》:煙蕪(煙蕪)
煙霧中的草叢。亦指云煙迷茫的草地。 唐 權(quán)德輿 《奉和李大夫九日龍沙宴會(huì)》:“煙蕪斂暝色,霜菊發(fā)寒姿。” 宋 柳永 《破陣樂》詞:“露花倒影,煙蕪蘸碧,靈沼波暖?!?清 納蘭性德 《憶秦娥·龍?zhí)犊凇?/span>詞之二:“青如翦,鷺鷥立處,煙蕪平遠(yuǎn)?!?/div>
《國語辭典》:漫漶  拼音:màn huàn
木石上所刻的文字,長時(shí)間受風(fēng)雨侵蝕,變得模糊不可辨認(rèn)。引申作東西敝壞不能分辨。宋。蘇軾鳳翔八觀詩。東湖〉:「圖書已漫漶,猶復(fù)訪僑郯。」
《國語辭典》:昏迷  拼音:hūn mí
1.思緒昏亂迷惘。南朝梁。劉協(xié)《文心雕龍。諧讔》:「謎也者,回互其辭,使昏迷也。」《三國演義》第七七回:「起坐內(nèi)室,秉燭看書,覺神思昏迷,伏幾而臥?!?br />2.愚昧不明事理?!段倪x。張協(xié)。雜詩》:「流俗多昏迷,此理誰能察?」《東周列國志》第一○六回:「趙王一向昏迷,惟郭開之言是聽?!?br />3.沉迷。《英烈傳》第一回:「順帝那里曉得,只在深宮昏迷酒色,并不知外邊災(zāi)異若何?!?br />4.失去知覺、意識(shí)?!度龂萘x》第四九回:「心腹攪痛,時(shí)復(fù)昏迷?!埂都t樓夢(mèng)》第六九回:「于是血行不止,二姐就昏迷過去?!?/div>
《漢語大詞典》:迷煙(迷煙)
亦作“ 迷煙 ”。
(1).指迷漫的煙霧。 唐 駱賓王 《秋雁》詩:“帶月凌空易,迷煙逗浦難?!?br />(2).迷茫如煙。 宋 吳文英 《憶舊游·別黃淡翁》詞:“葵麥迷煙處,問離巢孤燕,飛過誰家?” 宋 李彭老 《祝英臺(tái)近》詞:“露草迷煙,縈緑過前浦。”
《國語辭典》:蒙蒙  拼音:méng méng
1.昏暗不明。《漢書。卷一○○。敘傳上》:「昒昕寤而仰思兮,心蒙蒙猶未察?!?br />2.萌生?!洞蟠鞫Y記。夏小正》:「日冬至,陽氣至始動(dòng),諸向生皆蒙蒙符矣?!?br />3.形容多而密布的樣子?!冻o。東方朔。七諫。自悲》:「何青云之流瀾兮,微霜降之蒙蒙。」
《國語辭典》:濛濛  拼音:méng méng
1.形容水氣綿細(xì)密布的樣子。晉。陶淵明〈停云〉詩:「靄靄停云,濛濛時(shí)雨?!埂度龂萘x》第一○○回:「三將不能相顧,只管亂撞,但見愁云漠漠,慘霧濛濛。」
2.迷茫不清的樣子。唐。白居易 江夜舟行詩:「煙澹月濛濛,舟行夜色中。」唐。岑參與高適薛據(jù)登慈恩寺浮圖〉詩:「五陵北原上,萬古青濛濛?!?/div>
《國語辭典》:矇矇  拼音:méng méng
昏暗不明。引申為不明理、不開通。《文選。班固。幽通賦》:「昒昕寤而仰思兮,心矇矇猶未察?!?/div>
《國語辭典》:蒙昧  拼音:méng mèi
昏昧不懂事。唐。韓愈 答崔立之書:「設(shè)使與夫今之善進(jìn)取者,競(jìng)于蒙昧之中,仆必知其辱焉?!?/div>
《國語辭典》:濛昧  拼音:méng mèi
昏暗不明。南朝宋。鮑照〈還都道中〉詩三首之三:「霮?冥隅岫,濛昧江上霧?!?/div>
《國語辭典》:矇昧  拼音:méng mèi
1.眼睛看不清。漢。蔡邕〈瞽師賦〉:「夫何矇昧之瞽兮,心窮忽以郁伊?!?br />2.不開通、不明理。《三國志。卷四二。蜀書。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譙周》:「昔在鴻荒,矇昧肇初,三皇應(yīng)箓,五帝承符,爰暨夏、商,前典攸書。」
《國語辭典》:空濛  拼音:kōng méng
煙雨迷茫的樣子。南朝齊。謝朓〈觀朝雨〉詩:「空濛如輕霧,散漫似輕埃?!顾?。蘇軾 飲湖上初晴后雨詩二首之二:「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也作「涳濛」。
《漢語大詞典》:冥迷
(1).陰暗迷茫。 宋 史達(dá)祖 《綺羅香·春雨》詞:“盡日冥迷,愁里欲飛還住?!?明 徐渭 《雨》詩:“一雨連秋夏,無朝不冥迷?!?清 納蘭性德 《一絡(luò)索·雪》詞:“密灑征鞍無數(shù),冥迷遠(yuǎn)樹。亂山重迭者難分,似五里濛濛霧?!?br />(2).迷糊。形容因過度悲傷而神智恍惚。 宋 葉適 《除工部侍郎謝表》:“臣昨承君命而趨走,遽罹家禍之悲傷。當(dāng)其冥迷,仍復(fù)顧省?!?/div>